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审美化教学旨在将学科中的审美因素以美的形式展现出来,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内在逻辑美与外在形式美相互统一、科学性与审美性相互统一的学科教学美育渗透模式.明确审美化教学定义有助于加强教师对审美化教学的认识,增强教学的艺术性;研究审美化教学特征有助于改善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审美化教学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法治"审美化教学"力图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成为一种诗化教学、美化教学、乐化教学。经验是道德与法治审美化教学的原点,显美是道德与法治审美化教学的建构,审美是道德与法治审美化教学的归宿。通过道德与法治审美化教学,解放教育对象、提升教育对象。  相似文献   

3.
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当前新课程理念的关键环节,在学校德育中,作者认为学校德育审美化教学是实现这一关键的有利方式.学校德育审美化教学首先要构建审美化德育场,再实施德育审美化教学.学校德育审美化教学的教育功效主要体现为激励功能、整体功能、陶冶功能和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4.
文学理论"审美化"研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研究文学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和方法.然而,我国近年的"审美化"研究模式中出现了,"非-审美"的异化倾向,表现为:一是抽空审美的具体历史内涵而将其界定为超历史的抽象概念;二是置换审美的内涵.否认了真善美之间的辩证关系,把现实生活的一切都等同于美,实质取消了"审美"与"非-审美"界限."审美化"研究模式难以真正使文学研究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5.
语文审美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审美理论和语文教育实践的有机统一。本文在对已有审美化教学概念的辨析和借鉴的基础上,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审美化教学是在充分发掘语文课程中的审美因素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审美化设计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简论教学过程的信息化与审美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的信息化需要审美化,而审美化又促进了信息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式合作实现教学信息化与审美化的和谐合一,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  相似文献   

7.
田素庆 《时代教育》2012,(7):285-286
"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研究对象,是与"日常生活"进入哲学视域得到相关批判建构有关。在西方后现代化、消费社会文化的语境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得到进一步的阐释和解读,由此成为中国文艺学界重要的理论资源。然其基于"言说立场"的不同,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文艺学界争论的焦点,其作为学科建制内的讨论与具有审美意味的中国传统日常生活的关系值得再予探讨。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內容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跟随现代大众文化、消费文化而兴起,市场经济的背景催促,文化生产的全面实践,信化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現,于是.审美从艺术领域向日常生活领域急速拓展.  相似文献   

9.
学科教学审美化,是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审美,是一种学科美育的教学模式。审美化教学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美育心理效应,达到以美促教、以美育人,美中乐教、美中乐学。作者在实施英语学科教学审美化方面,根据英语语言及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教材内容和学习活动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进而学会表现美、创造美;同时在教学中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过程的审美化的实验,其结果对英语教学的优化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审美化研究一直是教学改革者关注的重点。我国关于教学审美化的研究和实践,不但深陷“本体论”的误区,而且忽视审美中“生命”的重要性,将教学审美和功利直接挂钩等。教学审美化陷入误区的根源一是受到“认识论”思维的限制,二是受到了外部的干预和限制。  相似文献   

11.
德育审美化是近年来提出的旨在解决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之间矛盾的一种德育思想。对德育审美化的研究历程以及审美化德育模式的建构研究发展进行回顾,系统地介绍德育审美化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德育审美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翔 《中学生物学》2005,21(12):26-28
初步研究了中学生物学审美化教学模式,并从审美化教学角度对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3.
董福贵 《华章》2007,(12):206-206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课也在不断地革故鼎新,但教育效果往往欠佳.溯本求源,除外在因素的影响外,关键还是其自身原因,即教学不得法,缺乏审美化倾向.因此,教学方法审美化是思想教育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审美化的表现形式,一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二是教学方法的形象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审美化的实施基础,一是教师要有较高的审美能力,二是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修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助美学理论,联系文秘专业学科教学实际,讨论文秘学科教学的审美化问题,简要分析其性质,并提出了实现文秘教学审美化的几个策略,极具可行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常元伟 《考试周刊》2012,(33):33-34
初中语文所实施的审美化教学,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实施语文审美化教学,并从中发掘语文教学本身的审美资源,由此,作者提出了四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审美化教学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审美化教育”和“审美化教学”是我们历经七五、八、九五规划三个五年计划十数年实验和实践研究而提炼出的一种崭新教育教学理念及其构成系统。其最根本的特点是追求教育教学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的高度和谐统一,实现教育教学全面的、科学的审美转化,从而达到有效、轻松、愉悦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之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语文在基础学科中的定位是"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就决定了教师要善于运用审美化教学来表现教学内容,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既有情又有趣,充满艺术的魅力,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境和良好的审美体验,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从而兴趣盎然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语文审美化教学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和谐性等特征。汉语言文字则具有音乐美、形象美、意蕴美和情感美的审美化特点。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汉语母语的优势,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字的审美化特点,使学生真正感悟汉语言在语音上的音乐美、体会汉文字的形体美、体味汉语言语词的意蕴美、热爱文章中的情感美,从而深化语文审美化教学。  相似文献   

19.
从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上来说,教学情境是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所营造的审美情境.“情”既包括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又包括教师的审美感受;“境”既指作品中的境,又包括现实中的教学环境因素.它的营造依赖于教师审美化的教育行为.教师要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描述、提问等审美化行为,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对作品进行审美化的赏析,进而学会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20.
自2002年以来,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鸣一直持续不断.通过对2010年度包括理论建构、理性批评、比较研究在内的广义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的检视,我们发现,视野宽阔、焦点集中、方法多元是其突出特征.其整体性欠缺在于:理论深度不够,研究成果的分量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