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笔者集得一个挂号实寄封,封背贴二枚长80×宽40mm的不干胶机盖邮资标签。该标签纸呈乳白色,盖有红色邮政日戳和邮资已付戳,一枚邮资2元,另一枚邮资0.5元(见图)。此种不干胶邮资标签目前似少见。  相似文献   

2.
前几日整理《中国集邮报》,在其2010年4月25日第4版上,看到一篇《一枚罕见的"文革"时期国际航空挂号快递实寄封》,介绍的这枚实寄封为国际航空挂号快递(超重)封,正面贴多枚邮票,面值合计283分,销广州1972年4月21日收寄戳,背面盖西德杜塞尔多夫当月24日到达戳。文章作者依据"当时国际信函快信邮资为每件人民币22分"计算,认为该封邮资应  相似文献   

3.
闻锺 《集邮博览》2010,(5):61-61
偶然得到两枚实寄封,一枚挂号,一枚平信,封上分别贴有两枚泰国邮票,盖销邮戳,并作为符资函件实寄,这些邮票都贴于信封背面。这两枚实寄封上的泰国邮票正好凑成了一套。挂号函件(图1)加贴"挂0948"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件颇具历史价值的实寄封。 邮票:封背贴华北人民邮政生产图邮票3000元(HB435)和中国人民邮政“普1”天安门图邮票200元各一枚。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混贴封。 邮资:所贴邮票面值共计3200元,符合自1950年5月11日起调整的平信800元加挂号2400元邮资标  相似文献   

5.
我国邮政部门规定邮资明信片上的邮资图剪下无效,如果贴用从邮资片或邮资封上剪下的邮资图,邮局不承认其纳付邮资,予以退回寄件人。如果邮局疏忽,让其送达收件人手中,应在封上加盖欠资戳记,向收件人补收邮资;如没有任何印记,则属于违规邮品。笔者曾经收到1枚超重实寄封,寄件人将1枚4.2元面值的《吉林风光》邮资明信片贴在C5号信封上,然后用白纸将明信片文字部分遮盖,仅留出邮资图部分(箭头所示),再将其它6枚80分邮票环绕着古塔贴在封上,加在一起是面值9元的邮资,1件超重挂号实寄封,销“上海华东师大2”日戳。  相似文献   

6.
近期笔者在整理北京邮区邮资凭证标签实寄封时,发现几枚变异的邮资凭证标签。现分别介绍如下: 邮资凭证标签中仅有“邮政日戳”的邮资凭证标签实寄封(图1):该“标签”实寄封是中华财税信息网于2001年9月21日寄给安徽省合肥市的,到达日期为2001年9月26日。实寄封上使用的是第三代邮资  相似文献   

7.
本刊第10期51页《一枚少见的纸包挂号标签实寄封》和《这是挂号签条吗?》介绍了两件邮品,现将与二者相关的邮政业务知识简介如下:“纸包”全称为“纸制品包裹”,是1986年7月1日起开办的一项国内邮政业务。此前的国内印刷品每100克起重资费仅为本埠0.015元,外埠0.03元,邮政亏损  相似文献   

8.
2008年笔者在旧货市场收到一枚实寄封,仔细查看,此封是1949年3月28日由上海寄出的。该封贴孙中山像上海大东一版金圆100元邮票两枚、20元一枚。所贴邮票符合当时上海航空信邮资。  相似文献   

9.
杜明明 《集邮博览》2013,(12):47-47
最近,笔者收藏到一套宿松河塌图案式邮政附加费的全套挂号实寄封,非常罕见。其中一枚封销“安徽宿松/1993.6.15.8/246512”日戳,贴“挂079宿松河塌”标签(图1),其余三枚封销“安徽宿松/1993.8.16.8/246512”日戳,分别贴“挂311(549、674)宿松河塌”标签(图2、3、4),而且在每个信封中均有对应序号的挂号收据(图5)。这套封的出现,也无可辩驳地否定了“宿松河塌图案式邮政附加费无挂号实寄封”的说法。  相似文献   

10.
2.13二件欠资邮票合贴一件的实寄封(图20) 这是一件特别的欠资邮票贴用实例,较为少见。此件为平信误作印刷品邮寄的欠资实寄封,1952年6月14日洮南寄沈阳,贴改7100/15元2枚,50/10元1枚,合计邮资250元,欠资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笔者收集到1枚由广州市寄往温州市的盖有“印刷品”字样的实寄封,上面贴有一张与以往不同的新型签条纸邮资机标签。此标签尺寸为长74mm×宽32mm,白色不干胶纸面印有淡金黄色的宋体“中国邮政”和英文字母“CHINA POST”。在标签上,左面盖有单圆圈红色日戳,戳径为24mm。右面为三格式“目”红色邮资符志,戳框规格阔30mm×宽24mm。  相似文献   

12.
王辉 《集邮博览》2012,(8):60-61
笔者有一枚贴有印刷品资费的邮资机符志实寄封,这枚实寄封的独特之处是邮资符志与收件人名址合为一体,且邮资符志和日戳比正常的规格小,这在普通邮资机符志封中还未见过。  相似文献   

13.
杨波 《集邮博览》2013,(4):16-17
邮资信封邮集都要讲到它们的使用问题,如图所示的贴片选自我的《天安门图邮资信封》邮集,专门讲述普9普通邮资信封(2-1956)的使用,共展示了3枚实寄封,分别是:上封:火车邮局挂号封。1957年2月2日,云南个旧火车邮局寄四川西充,2月8日投递。加贴"普8"20分邮票一枚,合计邮资28分,超重挂号信。火车邮局挂号的邮资信封仅见一枚。中封:超重双挂号封。1957年3月  相似文献   

14.
1“改1”邮票最早使用日期至今未有定论,这里介绍一个贴“改1”200元邮票的较早实寄封。此封系1950年3月9日上海航空寄南非开普敦,封上贴华北区票4枚,面值共20000元;华东区票12枚,面值共23000元;“改1”200元2枚,全部合计43400元。查当时国际邮资表,寄往亚洲地区以外国家的航空资费每10克12700元,按所贴邮  相似文献   

15.
笔者收到一枚由辽宁移动通信公司大连市金州区移动公司大客户营业部寄来的挂号EP.80品实寄封,信封的规格是“GB/T1418—2003”。令笔者惊诧的是,这枚信封上没有贴邮资,而是在信封的背面用透明胶带呈扇形贴有三枚面值为80分“幸运邮天下”邮资片代替邮资(如图)。销邮资的邮戳是“辽宁大连金州城内/2009.10.21.16”。很显然。这种违反邮政规定的做法,并非出自邮政用户本身,而是邮政部门为了消耗大量积压的邮资明信片,而采取的一种变通手段。  相似文献   

16.
肖讯 《集邮博览》2011,(1):45-45
这枚实寄封贴1994-1(2-1)20分邮票3枚,加盖"沪K16"红色邮资机盖戳补资60分,一共是120分邮资,于2002年12月20日由上海北新泾邮局超重本埠寄出,由于邮政编码写错,加盖了一枚9mm×158mm的“邮政编码有误”红色副戳,可能收件人地址不详,无法投寄而退回,  相似文献   

17.
吕建国 《集邮博览》2012,(10):77-77
笔者收集的壬辰龙年邮品中,有一枚新加坡的龙年首日封颇有意思。该封贴新加坡发行的壬辰年邮票一套3枚。再加贴电子邮票2枚,补邮资0.85新币。于2012年1月5日龙票发行首日航空挂号寄往江西省靖安县。  相似文献   

18.
张世成 《集邮博览》2009,(11):67-67
近日收到台湾邮友寄来的《台湾近代画作》(2009年版)邮票航空首日实寄封,封上贴有面值为5元的《归途》和面值为25元的《双牛图》邮票,两枚票间保留有以邮票和放大镜为图案的《2009集邮节》过桥票。首日封左侧航空标签下方贴有一枚打印面值为3元的邮资  相似文献   

19.
第二轮生肖邮票已出至一半,由于邮资调整,邮电部门将“画”与“字”两枚票的面值对调,“画”图成了挂号邮资,“字”图成了平信邮资,与前5年正好相反,让人看着别扭。其实何必非要墨守“一平一挂”的成规,两枚都印成平信邮资有何不可? 自1994年以来,为庆祝两国建交,中外联合发行邮票已形成系列,效果不错,但名称却过于含混。比如今年的《花卉》和《珍禽》,多年以后的新集邮者在目录  相似文献   

20.
最近收集到1枚贴有邮资标签的实寄封,由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于北京建国门邮局2002年10月11日寄往湖南常德,所贴邮资标签按王晋枫先生的《北京新式邮资凭证考》一文分类(见《上海集邮》2002年第10期)和柳承美先生的《北京大宗邮资凭证标签的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