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中学数学杂志》2014年第6期刊载了黄栋老师《线段旋转的面积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文[1],讨论了线段绕点旋转所扫过的图形的面积问题,通读文章后笔者觉得作者对于"旋转中心在线段外"的情况的讨论在图形和解题策略方面似乎存在一些疏漏,值得商  相似文献   

2.
《中学数学杂志》2009年第6期《也谈图形面积平分问题与探求重心》一文,对“怎样确定平面图形的重心”提出了如下方法:探求出能将平面图形面积二等分的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平面图形的重心.  相似文献   

3.
龚劲涛 《物理教师》2008,29(10):44-45
本刊2006年7期《力学中几个问题的讨论》一文(以下简称文[1])和2006年11期《对一道链条问题解析的商榷》一文〈以下简称文[2])都对同一道力学题的解法进行了质疑,但却各自得出了不同结论,那么两者孰对孰错,正确的结论应该是什么?笔者现在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邢成云和刘金青两位老师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年第3期(中旬)《异曲同工,妙在其中》(以下简称文[1])一文中对勾股定理(第1课时)的教学创设了两个导人设计,文章对其定位于“两种方法殊途同归,异曲同工”.由于笔者也比较关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才是合适的数学情境,本着学术争鸣的科学态度,针对文[1]中关于导入设计1和导入设计2的本质差别提出一些看法,并在此问题上表明自己的见解,不妥之处,还请两位老师指教.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笔者有幸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10期王自文老师的《试论公开课》一文(以下简称《试》文)。读后深有同感,王老师真是说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心声!在此,特借贵刊一角与王老师进行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本刊1981年第4期中的文章《处理复数问题必须慎重》,以下简称[1]文。《数学通报》1979年第4期中的文章《“复数”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以下简称[2]文。[1]文分两部份,第一部分是规定i=-1~(1/2)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年第4期刊登了文昌才、李继红两位老师所写的《一类盈亏问题的解法》一文(以下简称文献[1]),之后,同年的第12期刊登了何升根老师所写的《也谈"一类盈亏问题的解法"》一文(以下简称文献[2])。文献[1]主要讲述了用比较法来解决典型的和复杂的盈亏类问题,但其例3用了小数,不够直观。文献[2]则主要讲述了用矩形面积法来解决盈亏类问题,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文献[2]将盈亏数画在每份数的右边,显得不够简洁。本文将盈亏数画在每份数的上面,简明直观,一目了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鉴赏(教研)》(2008年第1期)刊出了刘方老师《(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指瑕》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苏教版该文的几处注释提出了质疑。细读之余,笔者实不敢苟同:文中所举五例。除一例“指瑕”值得肯定之外,其余四例实“无瑕”可指.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0年第5期刊登了林运蓉老师的一篇文章《对一道等边三角形问题的探究》(以下简称“文[1]”),笔者仔细拜读后,激发出关于文[1]许多新的“念头”.现结合自身平时的教学和研究,就这道源于课本、植根于课堂的试题再做一番探讨,以便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0.
<正>《中学数学杂志》2017年第8期刊登了安徽华兴恒老师《三角形内外角关系的拓展与证明》(以下简称文[1]),笔者在认真研读期刊时,想到了更一般性的结论,并拓展到二次平分∠ABC、∠ACB、四次平分∠ABC、∠ACB……在此整理成文,供读者参考.为使读者能清楚本文结论的一般性,先简要介绍文[1]中的结论:(1)如图1,OB,OC是角平分线,有∠O=90°+1/2∠A;(2)如图2,OB平分∠DBC,OC平  相似文献   

11.
拜读了《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12期(下半月·初中)沈仁广老师的《数学评价数学素养数学哲学》一文后(以下简称文[1]),被沈老师潜心研究中考命题、积极进行评价的精神所打动,也为沈老师对数学素养、数学哲学的精辟见解所折服.通过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文[1]所述的观点与涉及  相似文献   

12.
将本文后面所列参考文献分别简称为文[1]、文[2]等.将新编全日制十年制初中数学教材简称为教材. 文【1]中有一种制造逆命题的方法,它是文[2]的方法的推广.但文[1]只从形式上去推广.未注意其实质,结果似是而非.本文先谈一些有关逆命题的内容.并对文[2】的方法作一些讨论。然后讨论文[1]的方法. 1.应注意两点首先,应该注意下列两点: 第一,一个命题往往有讨论范围(即先决条件),讨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时,总是在相同的范围内讨论的. 第二,等价原则: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界加强了课堂教学改革 ,各地创造了不少的新教法(或教学模式)。对此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引发了不少的思考与争鸣。贵刊于2000年第2期发表了《反思“带着问题读”》一文 ,于第5期又发表了几篇相关的争鸣文章。拜读之后 ,对其中《“带着问题读”应改为“发现问题读”》(以下简称《改》文)一文的观点有不同看法 ,特此摆出来与《改》文作者商榷 ,同时 ,就教于小学语文教学界的同仁们。首先 ,《改》文认为“带着问题读”的教法 ,是“按图索骥式的教学 ,带着框框 ,限制(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4.
近日,笔者拜读了张业厚老师的《狗尾还是貂尾》(《教育文汇》)2011年第5期,以下简称《尾》文)一文,受益匪浅。文章字里行间体现了张老师及其同事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精准解读和创造性的实践,尤其是张老师感情真挚、文采飞扬的下水  相似文献   

15.
贵刊2004年第5期刊登了杨老师的<与二次三项式有关的一个极值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文[1]),读后获益非浅,但笔者认为文[1]中命题的推广是不成立的,现对该文作一补充并与杨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2月笔者研究了印度数学家乔特哈里和德什潘德发现的一组有趣连续数组956~968的性质(见文[1]、[2]、[3]),其论文《完全平方数对半和的几个性质》发表于《数学通报》1999年第12期上,审稿人罗运纶老师另外给出了笔者论文结论的简化证明(见文[4]),上海的俞润汝在《数学通报》2006年第2期发表的《Chaudhar—Deshpande数组的广义解》中给出了’笔者论文结论(见文[4])的更简捷证明,  相似文献   

17.
开卷有益,读书贵疑。读书快乐,质疑、讨论更是其乐无穷。《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0年第1期刊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陈金华老师的《‘踮起脚尖”犯了“重复口嗦”的错误吗》(以下简称陈文),另一篇是张志先老师的回应文《“踮起脚尖”的确犯了“赘余”语法错误》(以下简称张文)。  相似文献   

18.
贵刊2013年第12期登载了《我们不是课堂“神话”的缔造者——“将课堂交给学生”之我见》一文(以下简称文献[1]),该文结合2013年第10期《启发思维重于诱导结果》(以下简称文献E23)针对“将课堂交给学生”的话题展开深入而有效的论述。文献[2]基于新课程理念从评课者的视角评价公开课,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思维;  相似文献   

19.
认真拜读了《小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9期孔爱玉老师写的《大道至简 大象无形——特级教师林爱娟(一面五星红旗)教学片断赏析》一文,颇有些感想。不知道林爱娟老师所教的这一课是不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课文?如果是,我想就以下几个问题与孔爱玉老师讨论、商榷。  相似文献   

20.
本刊2007年第8期刊登了《对一道全国中学生物理预赛题的通式探究》一文(以下简称《通式探究》).我们有以下几点需要进行改进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