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问读者     
正2016年第8期梦灵读者问:如果地球上除人类外所有动物瞬间消失了,只留下人类、植物和微生物,会发生什么?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人类、植物与微生物,那靠动物授粉的植物就会因为没有授粉者而消失,而依靠这些植物生存的微生物(如在豆科植物根部生活的根瘤菌)也会相应消失;没有了蚯蚓的粪便和蚯蚓松土,土地就会变得贫瘠且不适合植物生长。随着植物的大批消失,地球的温度会不断上升,人类就会因为饥饿、缺氧而灭绝。  相似文献   

2.
环保猪     
猪的粪便中含的磷会促进藻类的生长,使水域很快形成富营养化,从而污染河流和湖泊,并使鱼类因缺氧死亡。加拿大安大略省古尔弗大学的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一种粪便中含磷量比普通猪要少20%~50%的“环保猪”。这种新品种猪是把老鼠和某些细菌的部分基因引入到约克郡猪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中而培育出来  相似文献   

3.
高等的哺乳动物的排泄物是屎尿分家的,但是低等的动物(包括鸟类等)只有一个泄殖腔,屎尿合二为一,是“混为一谈”的。人们习惯上把动物的屎和屎尿的混和物统称为粪便。动物的粪便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等营养元素,经过沤制后是优质的农家肥料。农牧业大量饲养的猪、牛、羊等,其粪便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肥料,是生产绿色农产品的营养上品。动物粪便除了用作肥料外,有的具有特殊的功能,有独特的用途;有的动物消化吸收能力极强,科学家受到启发,通过研究找到了某些废弃物处置的方法;有的动物在摄取、消化食物和排泄粪便的同时,帮助某些植物解决了传宗接代的难题。如此等等,就引出了动物粪便中觅瑰宝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方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清理街道等公共场所的动物粪便,本人通过调查、研究,运用了"皮带传动""链条传动"等科学原理进行该清理装置的设计。本装置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操作简便,使用轻巧,能快速清理动物粪便,很好地解决现有动物粪便清理产品中存在的结构结构复杂、不合理,不方便操作和拆卸维修困难等技术问题,对现有技术来说,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婆娑 《知识窗》2014,(5):30-30
当我们逛街逛累了的时候,可以选择在街边的咖啡馆里喝一杯咖啡。而这些咖啡的名字往往让人匪夷所思.比如猫屎咖啡。什么?猫的粪便?没错.就是粪便。而且,它还只是这世界上珍贵的动物粪便之一,有很多动物的粪便都超乎我们想象的珍贵。  相似文献   

6.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13,(12):24-25
从抑郁症到肥胖症,从肺结核到性病,动物也会患上一系列与人类相同的疾病。而且这些疾病并不是出于研究目的通过基因改造而让动物患上的。1.刺猬会感染沙门氏菌2012年以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接到多份感染一种历史上罕见的沙门氏菌的报告。研究证明,这种可致人死亡的沙门氏菌来自于刺猬。携带沙门氏菌的刺猬并没有患病,它们通过自己的粪便传播这种细菌。沙门氏菌是导致食物  相似文献   

7.
2003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院的一位名为格雷戈里·菲力舍的生物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使用基因技术,菲力舍改变了一种细菌中某种基因的活动能力,使那种基因失去了正常的功能,因而细菌表面上一种微小的结构也随之消失了.  相似文献   

8.
熊旭东  张涛 《科学生活》2014,(11):72-74
正常粪便由已消化的和消化不全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和水分所组成。粪便常规检查包括粪便的颜色、性状、细胞、寄生虫、隐血等多项指标。为使读者能够简明扼要地了解粪便常规检查的意义。本文择取了白细胞、红细胞和隐血这三项最重要的指标加以阐述。通过对白细胞、红细胞两项指标的解读。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有无肠道传染病的可能。目前多采用生理盐水涂片后在显微镜下检测。  相似文献   

9.
刘慧 《今日科苑》2012,(10):59-61
被称为"国宝"的大熊猫,真的浑身是"宝",就连它的粪便也不例外。科学家近日发现,熊猫的粪便中含有一种强大的细菌,可以帮助生产新一代生物燃料,解决未来地球的能源危机。无独有偶,日前,媒体曝光利用熊猫粪便作为肥料培育的"熊猫茶"宣称具有抗癌奇效,竟卖出"天价"。那么,你到底对熊猫粪便了解多少?熊猫粪便真的如此神奇吗?  相似文献   

10.
花粉与便秘     
便秘,即粪便滞留于体内之意。粪便有很强的吸附力,肠内异物、肠内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及从外界摄取的有毒物质等均被粪便吸附。倘若粪便滞留在肠内,即为宿便。宿便会在肠内发生异常的发酵,产生很多毒素。肠内的细菌也会排泄出毒素,这些毒素则统统被肠壁吸收,其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日久天长蓄积体内的尿酸会引起内脏机能障碍、老化,从而痼疾沉淀,慢性病萌生。  相似文献   

11.
<正>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UCSD)胃肠病学家Bernd Schnabl和他的同事认为,粪便肠球菌为酒精肝的致命性提供了一种解释。与不饮酒的人相比,在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粪便样本中,粪便肠球菌的含量是前者的2700倍,尽管细菌的数量与病人最终的结果并没有直接关系。研究人员还发现,由特定粪便  相似文献   

12.
《百科知识》2013,(13):65
麝雉是圭亚那的国鸟,生活在南美雨林中。它们的奇特之处在于,麝雉幼鸟翅膀上生有爪,待成年后,翅爪会自行脱落。麝雉的消化系统是鸟类中独有的,它们如同反刍动物一样,在食道前部会用细菌发酵来分解植物,不过它们没有反刍动物的瘤胃,而是以嗉囊来发挥同一功用。由于它们食用的叶子中含有芳香族化合物,加上细菌发酵,使它们发出一阵像粪便的气味。  相似文献   

13.
致富提个醒     
由于禽畜粪便成分复杂,含有多种细菌、病毒,山东省一些畜牧专家最近呼吁农村养殖户慎用禽畜粪便喂养禽畜。近年来,“生态农业”在各地农村叫得很响,用鸡粪喂猪,再用猪粪喂鱼鸭等一种或几种禽畜粪便喂另一种禽畜的养殖模式,被作为发展生态农业链的经验四处推广。山东省畜牧部门的一些专家最近指出,粪便的成分比较复杂,含有吲哚、胺类、尿类、尿酸、尿素、亚硝酸盐、寄生虫及虫卵,还含有细菌、病毒及其排出的毒素等,易造成  相似文献   

14.
我爱垃圾     
非洲的一组科研工作者报告说,在一块大象粪便上曾出现过一万六千只甲虫,科学家们两小时后回到原地,发现这块粪便已经消失了.清扫工就是那些小甲虫,它们把粪便搬到自己的住处,并以此为生.……  相似文献   

15.
花粉与便秘     
便秘,郎粪便滞留于体内之意。粪便有锒强的吸附力,肠内异物、肠内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及从外界摄取的有毒物质等均被粪便吸附.倘若粪便滞留在肠内,即为宿便.宿便会在肠内发生异常的发酵,产生很多毒素。  相似文献   

16.
彭文 《百科知识》2009,(2):11-11
西班牙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防龋齿酸奶,所起的作用与活性双歧杆菌相当,只不过是选用了一种特殊的细菌,能够抑制引发龋齿的细菌活动。这项研究是从那些从来不得龋齿的人身上分离出特殊细菌,使之充当龋齿细菌的抑制剂。研究人员计划几年之后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10年之后开始正式使用。研究人员强调,龋齿疫苗将是口腔或鼻腔喷雾的形式,使唾液对引发龋齿的细菌产生抗体,这样,无需注射就能预防龋齿。  相似文献   

17.
正说到粪便,很多人就会露出嫌弃的眼神,但是粪便也有辉煌的时刻,比如中国1000多年前就出现的中药"黄龙汤",再比如1958年,美国医生用粪水挽救了3名伪膜性肠炎患者的生命。再后来,还出现了用粪便移植来治疗耐药肠道细菌感染的方法。原理就是利用健康的粪便帮助患者重新建立细菌平衡。不过,粪便植入人体,有时会给患者带来完全不同的身体反应:有些患者称自从进行了粪便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用免疫BMPs,对含有大肠杆菌O157的粪便标本,进行目标病原菌的捕获和洗净,建立一种快速纯化细菌PCR反应模板的方法。方法:将大肠杆菌O157抗体接种于BMPs表面,制成免疫BMPs。使用免疫BMPs,对含有不同浓度大肠杆菌O157的粪便标本,进行目标病原菌的捕获、分离和洗净,再使用洗净的病原菌制备PCR反应模板。作为对照,对含有不同浓度大肠杆菌O157的粪便标本,常规进行增菌培养及鉴别培养后,制备细菌的PCR反应模板,或粪便标本直接制备PCR反应模板。结果:使用免疫BMPs处理后制备PCR反应模板,与通过常规增菌培养和鉴别培养后制备PCR反应模板,PCR检测结果一致。而粪便标本直接取样制备PCR反应模板,大肠杆菌O157低浓度时,PCR检测的阳性率较低。结论:利用免疫BMPs捕获自然标本(粪便)中的目标病原菌,通过分离和洗净,去除标本中存在的PCR反应抑制物等影响因素,可省略增菌培养及鉴别培养,快速纯化目标病原菌的PCR反应模板。  相似文献   

19.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2,(20):8-9
正"粪便动力"摩托车日本一家著名洁具公司推出一辆号称全球首辆以粪便为动力的摩托车。该车的车座由一个马桶取代,车身后带大型卷筒纸,车的"油缸"装载的不是汽油,而是动物粪便和污水。其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可让摩托车最远行驶300千米。该公司希望借助"粪便动  相似文献   

20.
双歧杆菌是1899年法国科学家狄歇首先发现的。他在观察母乳哺育的婴儿粪便时发现,在婴儿的粪便中存在着许多与当时已知的大肠菌完全不同的细菌,其形状很象罗马字γ,并以Baiillusbifidus(双叉乳杆菌,即双歧乳杆菌)命名。其后,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对双歧杆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双歧杆菌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