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在人生边上》校读记●汪少华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于1941年和1983年先后由上海开明书店、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钱先生修改过的一九八二年版为基础,由杨润时、栾贵明负责校核”后又予以出版。然而这本280...  相似文献   

2.
《出版史料》2004,(1):56-56
鲁迅写的文言小说《怀旧》,是用笔名“周卓”发表在1913年4月《小说月报》第4卷第1号上,是他写的第一篇小说。而写成于1918年4月的《狂人日记》是用“鲁迅”笔名发表在同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  相似文献   

3.
林海音的女儿夏祖丽最近一年忙于为母亲写传,已完成23万字的《林海音传》,将由天下文化出版公司于9月出版。  相似文献   

4.
五明治十年开办东京大学,其第一批毕业生有井上哲次郎。他于十三年七月毕业,十月任职文部省;十五年任东京大学助教授,翌年讲授东洋哲学史;十七年二月赴德国留学,原定三年,后延至六年,于二十三年回国;同年任文科大学教授。是秋发布教育诏书,井上于二十四年写了《诏书衍义》。三十年被任命为文科大学校长。三十二年出版《累轩论文初集》,三十三年出版《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三十四年出版《卖轩论文二集》,与蟹江义丸合编《日本伦理汇编》,三十五年出版《日本古学派之哲学》、《伦理与宗教的关系》、《释枷牟尼传》,三十七年辞…  相似文献   

5.
祝愿与期望     
编辑同志: 去岁岁末收到寄来的信及《出版科学》1996年第4期。这期《出版科学》刊登的夏丐尊先生于1945年写的《中国书业的新途径》和王益同志的《读后》,堪称珠联璧合,读了很受感动。感谢你们采掘、开拓之功! 1997年1月4日  相似文献   

6.
陈辽 《传媒观察》2005,(8):62-63
有三位女作家写了三本书,都以“往事”为题。一本是老作家梅志写的《往事如烟》,获好评;另一本是章诒和写的《往事并不如烟》,出版后有争议;如今又有一位名记者也是女作家的古平,她于2004年10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往事如新》的书.问世后立即令人刮目相看。古平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已56年。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握手》(张扬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从一九七九年七月底初版,到十月底止,三个月内,全国各地共出版三百万册,是一部读者  相似文献   

8.
《瘟疫与人》1976年出版于美国,1977年和1979年两次在英国出版,1994年重印.1980年,陈秋坤写了第一篇中文书评做了介绍.该书1985年,以日文出版;1998年,以中文繁体字出版;2010年,才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在国内出版.  相似文献   

9.
1997年,《图书馆建设》庆祝创刊20周年并出版100期时,我写了一篇短文《迎接〈图书馆建设〉的第三个十年》(发表于《图书馆建设》1997年第6期)。去年,在海南过冬的时候,接到毕红秋的电话,力邀我为30岁的《图书馆建设》写点儿东西,我这才意识到当初迎接的第三个十年已悄然而过了。  相似文献   

10.
写在前面:拙稿《安徽藏书家传略》,草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我供职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期间。其《序言》刊于《图书馆工作》(安徽)1986年第3期和《安徽史学》1987年第1。徐雁、王燕均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1990年7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其《文献录》中即录有此条目,并注明“稿本名”。  相似文献   

11.
1993年创刊的《出版科学》至今已经20年。古人20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出版科学》一路走来,经历种种困难周折,取得很大进展,如今年已及冠,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可喜可贺。著名编辑家林穗芳2003年为《出版科学》创刊10周年写了一篇专文,肯定《出版科学》的工作,指出刊物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12.
韦雨涓 《中国出版》2017,(16):70-70
一本学术著作,能如刘绪源《今文渊源》(青岛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写得如此“轻灵可读、文学性强但又充满学术创见”,于笔者有限的读书生涯中,除《缪钺说词》《经子解题》《美的历程》《顾随诗词讲记》等,此为近年所仅见。  相似文献   

13.
《世象微言》(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是晏乐安同志出版的第三本书。他的第一本书是《一个记者的理论与实践》.出版于1994年。第H本书《给“上帝”送去温暖》(通讯选),出版于1996年。作为一个四十刚出头的年轻人,在短短的三四年间就出版了60余万字的新闻作品,足见其专业知识、专业水平、专业能力的丰厚。如果说《一个记者的理论与实践)},是晏乐安步入新闻专业理论阶梯的话,那么,《世象微言)}(以下简称《微言》)则标志着他攀上了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又一个制高点。他写的这本书是报纸言论集(也称新闻评论),不论是思想深度,理…  相似文献   

14.
程天敏等编辑的《中外新闻选》即将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胡乔木发表于1946年9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的《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被列为该书篇首。此书共收人中外108家新闻媒体上溯1840年、下至1991年这151年间刊播的370篇富有借鉴意义、参考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下,陕甘宁边区的新闻、文化和理论工作者,曾创办了许多报纸和刊物,摘要介绍如下: 《解放周刊》,是一九三七年春创刊于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报,铅印,周刊。一九四一年《解放日报》出版后,即行停刊。《新中华报》,是一九三九年二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报纸,铅印,三日刊。毛泽东同志曾写了《必须强调团结与进步》的文章,纪念该报创刊一周年。《共产党人》,是一九三九年十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党内刊物,铅印,月刊。毛泽东同志曾为这个刊物写了《发刊词》。《中国文化》,是一九四○年一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在延安创办的理论性刊物,铅印,不定期出版。毛泽东同志的名著《新民主主义论》,最早是作为该刊的发刊词发表的。《中国工人》,一九四○年二月创刊于延安,由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编,铅印,月刊。毛泽东同志为该刊写了《发刊词》。《群众报》,是一九四○年三月由延安大众读物出版社创办的、面向边区工农群众的报纸,铅印,周刊。《大众文艺》,是一九四○年四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创办的文艺月刊,铅印;主要刊载著名作家和边区文艺工作者的作品,为边区文化协会的机关刊物。《连队生活》,一九四○年八月由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政治部创办于延安。是面向部队的刊物,铅印,旬刊。《大众习作》,一九四○年十月由边区文化协会延安分会创办,铅印,不定期出版。主要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时,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当代中国出版》的文章,值此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再补写最近十年的出版变革,当是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味书屋     
范敬宜,195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在《东北日报》任助理编辑。1978年起在《辽宁日报》历任农村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1984年调任文化部外文出版局局长,1986年任《经济日报》总编辑,1993年8日调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写“值班手记”是《人民日报》的传统,白班对夜班有什么交代,夜班对白班有什么说明,都写在值班手记上,并把它的内容作为《每日快讯》印发给全社各个部门,起到上下之间、部门之间沟通情况、增进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院陈力丹教授新著《解析新闻传播学2012》,于2012年4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共计30万字。这是他2006年以来出版的第七本《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系列著作。这本书从他2011年及2012年1月写的文字中选取了与当前关系较为紧密的69篇,根据内容划分为九章:第一章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3篇)、第二  相似文献   

19.
一道 《出版史料》2001,(1):69-69
《隔膜》是叶圣陶的第一本小说选集。它的出版经过,叶圣陶说:“《新潮》出版的时候,顾颉刚兄要我写小说,我就写了几篇寄去。写小说并不是那时候才开头,在五六年以前我就写过二十来篇,多数是文言的,有三四篇是白话,从印本撕下来自己订成一本,一直没有想起印什么单行本,到现在,那本子不知道哪里去了。再说给《新潮》写了小说之后,接着《小说  相似文献   

20.
说出版     
谁写了书不想出版?当然也有写了书不想出版的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写了书不想出版的人,也就是奇人。奇人终究是少见的。李贽算得上是个奇人了,李贽写了《焚书》《藏书》,结果也没焚掉藏好,结果还是出版了。之所以取了《焚书》《藏书》这名,并不是真焚真藏。真焚真藏,大概也就不会写了。无非是觉得这书不合时宜,暂且不出版而已。凡是书,都是想出版的。即使写作者写出了,他不想出版,但书却想把自己给出版了出来。出版,是书的命运,就像女儿总要嫁人的。女儿想嫁人,哪由得了父亲!你不想出版,偏偏有人想给你出版,这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