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植筋法"施工填充墙拉结筋,拉结筋定位准确,方便墙体砌筑。不直接预埋拉结筋,也不需事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墙)中设置埋件,而且可以按砌块模数进行位置设置,与预埋方法比较,不需模板钻孔穿筋,而且避免了因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振捣等原因而造成的预埋件位置不准确,拉结筋施工时剔凿过深或面积过大,影响主筋保护层和削弱混凝土结构断面尺寸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施工中,混凝土柱与墙体连接,必须按规定在柱内预埋拉结筋。在实际施工中,柱内预埋拉结筋存在漏埋、移位、拉结筋选用、制作不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浇钢筋混凝土柱与墙体连接,必须按规定在柱内预埋拉结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柱内预埋拉结筋却存在的问题。包括漏土里,移位,拉结筋选用、制作不呈,漏土里后补设方法不符合要求,不加区别统一设置等,需要一些好的防治方法来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4.
在框架工程中,因为要先施工混凝土框架柱、梁、板等,后砌筑墙体,所以需要在钢筋混凝土柱中预先设置拉结筋。当前预设承结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框架柱的钢筋骨架上绑扎拉结筋,根据图纸要求及具体情况绑扎在柱钢筋上,砌筑时再凿出来,弯好钩,砌入墙体中;另一种是用-50×5扁钢做成预埋件,焊接在柱钢筋骨架的箍筋上,砌筑时再凿出来,按要求焊接上相应的拉结筋,然后砌筑。但这两种方法有两个缺点:一个是在凿钢筋混凝土柱上的拉结筋或预埋件时,对柱子混凝土有不同程度损伤,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施工现浇钢筋砼柱与墙体连接部位时通常需按规定在柱内设置拉结筋,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易产生漏埋、移位等通病,即影响了工程质量,又保证不了结构的抗震能力。我根据近些年来现场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几条对柱内拉结筋设置通病的防治措施,在实际施工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在水工构筑物现浇混凝土池壁施工中,为了防止模板变形和胀模,需要用对拉螺栓加固模板,而通常方法施工时,对拉螺栓需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中,浇筑后无法取出,浪费大的问题,总结了多年来对对拉螺栓的研究,提出了采用可周转对拉螺栓,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晖 《大众科技》2005,(12):48-49
在昆北地区的住宅楼建设中,填充墙拉接筋的预埋问题一直是施工人员关注的问题.文章主要针对这一情况,介绍了锚固树脂胶植筋的施工方法,并分析了采用该种方法所能获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姜帅  辛红涛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251+13-251,13
在施工现浇钢筋砼柱与墙体连接部位时通常需按规定在柱内设置拉结筋,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易产生漏埋、移位等通病,即影响了工程质量,又保证不了结构的抗震能力。以下重点介绍这些通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领域中,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的施工中,先修建的结构与后补充的砌体结构之间必须要设置拉结钢筋,这种施工方法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是以手持式电钻在模板上进行木板上钻孔,将钢筋预先置放在混凝土竖向构件上。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逐渐形成了以拉结钢筋预制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方法是在模极拆除后从混凝土表面抠挖出钢筋构件,进行连接。但是就过去多年的工程实践分析,无论是哪种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进行框架柱与填充墙连接,其必然会影响美现}生,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为此,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针对框架柱与填充墙拉结筋之间存在问题进行改进,以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科 《大众科技》2008,(8):68-70
由于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原因,建筑物墙体常产生各种形式裂缝,影响观感和使用,甚至危及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本工程采用少浆量低压多次循环注浆法、纵横墙连接处设置拉结筋、室外设置散水及排水沟、压力灌水玻璃砂浆法对墙面裂缝进行处理,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框架结构墙体拉结筋的设置方式及施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的位置应与块体皮数相符合。拉结钢筋应置于灰缝中,埋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一皮高度。"设计院在图纸说明时均注明了砌入墙内拉结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为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对此均采用了不同的设置方式。而拉结钢筋的过程是需要有一个严格的控制标准,否则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为此,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对框架墙体拉结钢筋的设置及其拉结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防水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效果,不仅在于混凝土本身质量的好坏,而且与结构细部的变形缝、后浇带、预埋金属件及穿墙过管等部位的施工也有密切的关系,是能否达到防水效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目前建筑施工中出现的柱内拉结筋预埋通病分析与预防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是漏留孔洞、漏埋套管或者预留预埋位置不准确,造成管道或设备安装时凿墙钻洞,影响使用功能甚至破坏结构,留下质量隐患。因此,加强预留预埋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主要分析了建筑那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的主要技术措施,同时,还提出了预留预埋阶段的施工程序。  相似文献   

15.
后张法无黏结施工技术无需预留管道与灌浆,而是将无黏结预应力筋同普通钢筋一样的铺设,在结构模板设计的位置上,然后浇筑混凝土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筋并用锚具进行锚固,最后进行封锚。由于其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造价低、便于更换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可单独防腐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个工程项目的砌体拉结筋质量高低往往取决于砌筑施工的技术质量控制水平。文章结合实体项目砌体分析了影响砌体工程拉结筋质量的原因,提出定型拉结筋砌筑的施工工艺,结果表明,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定型拉结筋的施工工艺能有效提高拉结筋合格率。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框架柱和填充墙结构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这样不仅有效的保障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使得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着一定的强化。但是,由于在框架柱和填充墙设拉结筋施工时,其施工工艺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使得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我们就要采用相应的改进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本文通过对框架柱和填充墙拉结筋施工的相关内容进行概述,讨论了其创新改进的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应富 《今日科苑》2009,(16):119-119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清水混凝土及混凝土不抹灰直接批腻子进行装饰装修的施工方法应用越来越普遍;采用这种施工工艺不仅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工效,而且减少湿作业,有利于环境保护。采用这种施工方法不仅对模板、混凝土施工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对钢筋工程施工要求更为严格;因为,钢筋作为整个建筑物的骨架,其位置的准确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钢筋保护层过小会受外界潮湿环境影响而锈蚀,如钢筋位置出现偏差将无法弥补而成为终身隐患。  相似文献   

19.
张东林 《今日科苑》2007,(16):153-15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植筋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受力结构的连接相比,它解决了焊接时受力筋的破坏、膨胀螺栓连接结构易分裂等问题,同时具有性能好,施工方便,速度快,文明施工程度高,对原钢筋混凝土构件破坏小等优点,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强度后,穿筋并用张拉机具张拉钢筋至设计规定应力值,借助锚具把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端部,最后孔道灌浆,这种预加应力的方法称为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施工。就后张法有黏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做浅要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