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教师的话语霸权是社会权力结构、文化专断以及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它使教师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话语,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没有主动权和参与意识。因此可以通过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对话以及采取宽容的态度等来实现师生话语的共享。  相似文献   

2.
谢嗣极 《宁夏教育》2006,(7):140-140
课堂对话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对话的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首先,课堂必须是真正民主的课堂,学生享有充分的说话权利,教师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学生说话的权利。其次,尊重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的表达,可能语言哆唆,条理不清,甚至漏洞百出,这就更需要教师耐心倾听,仔细筛选,适当点拔,听完之后要做准确而简要的概括。如果学生的发言对自己有帮助,要告诉全班学生,让他们知道,倾听别人的发言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为学生做个耐心倾听的表率。再次,要吃透教材。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一旦激发出来,常常会提出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中的话语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话语和权力有着密切的联系,话语是权力的表征,权力搭载话语实施控制。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言说并以独白演说的方式言说着“成人世界”,用单一的声音制造着自己的话语霸权,而学生却保持沉默。课堂教学中的“共声喧哗”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和追求,因而必须:重构言语环境,消解中心;激活主体意识,加强对话;关注“弱势群体”,用心倾听。  相似文献   

4.
叶伟锋  朱帼英 《师道》2014,(5):49-50
“真正的教育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而心与心的对话又从真诚的倾听开始”。倾听,是一把打开学生的心锁的钥匙.为教育的递进与成功打开心灵的窗户。诚然,倾听是教育的开始,连着教育的过程,也影响着教育的结果。懂得倾听。藏着师者尊重学生的情愫,透着师者演绎教育的思想。诚然,唯有用心倾听。才能奏响成功教育的乐章。  相似文献   

5.
教师和学生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实践表明,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从尊重、信任学生的角度出发,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激发和唤起学生读书的热情,积极地鼓励学生,根据生成性的反馈信息,相机进行点拨和引导。通过插问追索、反复诵读、启发想象、比较品评、联系语境等方式,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提升师生阅读教学中对话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始于倾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的核心思想是尊重,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尊重每一颗灵动的心。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倾听”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有时甚至连形式也没有。许多教师往往没有耐心听学生发言,  相似文献   

7.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学会倾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认真倾听教师的话语,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保证活动有效地进行。作为语文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倾听的能力。为此,我试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8.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学会倾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认真倾听教师的话语,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保证活动有效地进行.作为语文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倾听的能力.为此,我试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9.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和非语言为中介而进行的话语、精神、思想等方面的双向交流,旨在达成相互沟通与相互理解的一种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前提是自由与平等、热爱与谦虚、信任与尊重、倾听与理解、开放与分享。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教学中要学会倾听学生心灵的声音,真正的做到和学生平等对话,学会倾听就要做到师生平等,尊重个体,要做到保守学生的私人秘密,对学生要宽容,做到了认真倾听才能真正的让学生感觉到师生的平等。  相似文献   

11.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更重要。教师的倾听不仅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的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一种驾驭课堂的教学技巧,更是一种走进心灵的教育境界;不仅仅是教师以此和学生进行语言的讨论或争鸣,更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与交流。那么,在课堂上,教师该如何有效倾听呢?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李政涛语)倾听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教学手段。倾听是一种能力,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倾听也是教师的一种修养,是对学生说话的尊重。  相似文献   

13.
以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情感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的新要求,选取我国小学特级教师鲜活的案例,提出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学教学应该是尊重、理解、关心学生的教学的观点,教师要做到和学生平等对话、倾听学生真实的话语、给予学生及时积极的鼓励。  相似文献   

14.
<正>一看。就是看学生预习展示情况,了解学生自学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是否学会倾听,情绪是否饱满,思维是否活跃,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师生配合是否到位,同时还要看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给每个学生表达、表现的机会。二听。就是倾听师生对话。倾听学生的发言,要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5):71-7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倾听,而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倾听。其实,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学生发言,成为学生认真倾听的典范,引领学生学习倾听。倾听学生发言能了解学生,把握新课学习起点;倾听学生发言能准确评价学生,及时做出有效的引导;倾听学生发言能够点燃课堂中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倾听学生发言是对学生的人格尊重,更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6.
"真对话"是建立在倾听基础之上的,是在了解别人的发言内容之后进行的发言。要想让"真对话"发生在课堂上,教师就必须允许课堂中冷场与沉默的存在,且要养成认真观察、认真倾听、心怀学生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保证活动有效进行。要让学生明白倾听是一种学习、一种沟通、一种尊重,倾听能使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没有倾听,就不会有对自己观点的反思,就不会有对不同意见的思辨,就不会有对他人思想的接纳,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李政涛语)倾听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教学手段.倾听是一种能力,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倾听也是教师的一种修养,是对学生说话的尊重.  相似文献   

19.
论对话教学的精神实质与本真意义的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话教学是当代教育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它的本真内涵是对话各方的彼此尊重、平等交流和心灵融合,它对于解构教师的“话语霸权”,张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话教学在具体实施当中,也存在“倾听”的丧失、目标的迷失、片面强调理解的相对性等误区。我们应当正确把握对话教学的精神实质,让它以应有的本真面目出现。  相似文献   

20.
"自主对话式学习",引领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放下"身架"倾听学生声音,从而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与学生平等对话中开展教育教学,用信任和期待的力量激起思维碰撞,达到心灵沟通、情感共鸣的教学效果,促进师生在"对话"中一同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