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教育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是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教育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哲学思维,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哲学反思,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需要哲学指导。教育应该回归生活,追求人性的完满,提升生命的价值,从而不断走向哲学。  相似文献   

2.
我们为什么需要创造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造是人之为人、追求意义的需要,人通过创造活动实现自身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及创造教育的功利化,不仅损害了学生作为人之为人的内在品质和创造性,也损害了教育通过培养人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基于人性发展需求的创造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创造的欲望、发展人创造的才能、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培植人独立自主的个性、促进人性的完善与卓越。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越来越功利化,弱化人性关怀,使得学生的健康成长陷入危机。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政治教育中人本价值的体现和中职政治教育中人本价值的确立,提出了政治教育中人本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4.
审美是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进入新时代,人们的劳动从追求小康生活向追求美好生活转变,劳动教育也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从审美角度提升劳动教育效果。过去劳动教育存在功利化倾向、技术化取向、体力化偏向而脱离美学视野,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要提升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审美价值,就需要更新劳动教育观念、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教育本质内在规定的全面价值是否被教育主体内心所追求为标准,教育价值分为合理建构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教育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与功利化非教育价值是对立关系。消除教育功利化,促进教育健康发展,要促进教育外在价值向内在价值转化,并使二者相互促进;改变片面教育价值,减小教育负价值,消除教育的非教育价值,关键是增强教育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现实生存到价值生存——教育提升人性之意义探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引导人性中的社会性生成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教育亦作为一种价值实现活动,是人寻求自身意义与价值实现的过程,教育需要更多地关注人的生存问题。人性中特有的社会性决定了人要适应现实环境、关注自身的现实生存,而人性的自我超越性又决定了人在面对现实环境时会力求做出适度改变,实现价值生存的意愿。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则引导人从现实生存向价值生存迈进,从而达到人性完满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源自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在经历历史的磨砺、沉淀后,成为超越时空的教育灵魂。自由教育追求理性发展和德性完善的核心思想,深刻地影响后世的教育实践。通识教育作为自由教育发展的现代形式,不仅顺应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发展,还仍然坚持继承其核心思想。我国通识教育改革也应彰显自由教育基本精神,将发展理性、涵养个性、铸造自由和谐心灵,超越功利、追求卓越、成就德性完满的"全人"作为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对价值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在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定位很有意义.可以从社会、教育本身和个体三个角度来考察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定位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为职业性、公益性及个体人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经历了价值取向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价值追求由社会化转向个体化、价值目标由理想化转向现实化、价值评价由责任化转向功利化的变迁。针对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要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重视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着手全面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因此教育必然要关注人的发展,它应该是人性化的,针对现如今教育在培养经济人才的过程中对人性的疏离,本文重新审视并确立了教育人性价值开发对教育经济价值实现的必要性,证明了教育经济价值的真正实现需要发挥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出现了价值取向功利化、发展模式单一化等诸多问题。研究生教育创新应确立全人格教育的宗旨,加强研究生的研究性学习,营造开放的培养体系,形成多样化的培养结构和层次;应以制度革新为保障,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推动研究生教育创新,才能适应以创新驱动为主的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一、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确立反思我国的教育,一直是社会本位的“无人”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性价值而忽视了教育的个人性价值。在今天,时代的发展已经呼唤人们将人的教育权利提升到议程上来。重视人的基本教育权利,是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的需要,更是每个普通的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普通群众对教育的需要便应是当今社会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工具性、功利化目的造成教育中人的工具化和人性的虚无,也使孩子们的上学观迷失了教育的价值方向。分析当前教育价值迷失的状态及其原因,重新建构合理的教育价值观,从“为学”到“为道”,实现教育的终极关怀,即由掌握知识技能为重心的形而下价值追求升华到人的精神心灵思想的形而上价值追求,在教育中实现人格的升华,成为自由的人,活出生命的价值来。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担负着培养人的任务,是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是一个人性化的全面发展过程,在如今教育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功利性,忽视个体人性价值的发展与实现,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才提出了关于教育的人性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探讨问题,目的是为了发挥个体的人性价值的作用,从而能够实现教育经济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现代知识客观性以及建立其上的教育行为的批判和反思,这种教育价值观受到质疑,现代教育跨向新的转型期。其一,在教育价值追求上,从追求教育的工具价值转向重视教育的人本价值,在寻求通过教育使人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同时,强化教育对个体生命和文化提升的意义;其二,在人的发展上,从追求以知识记忆与应用为标志的外在发展转向以知识判断和批判为标志的内在发展,强调知识的个体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价值思维的师德教育范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体思维影响下所形成的师德教育的"培训范式",导致了师德教育的去生命化、去生活化和功利化,使师德教育陷于困顿.从实体思维向价值思维的转变,开启了师德教育范式的变换.在价值思维中,师德教育的范式应从"培训范式"转变为"交往范式".与实体思维下的培训范式相比,交往范式凸显了主体的生命意义.其转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价值目标定位上,要从社会本位为主转向社会需要与生命意义的兼顾;在师德教育过程中对生命的处置方式上,要从规训与抑制转向对生命的尊重和激发;在师德教育方法上要从独白转向对话.  相似文献   

17.
伴随教育的现代化,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必须实行现代化转向,以培育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之需要的现代公民。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现代化转向的着力点是价值重构、回归原点,目标重塑、追求优雅,体系重建、培育素养。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在人的价值实现方面出现了精神价值模糊化、生命价值危机化、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确立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融合的原则,灌输兼顾社会发展和个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提升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道德主体,必须以实现教育的终极价值为己任。教育的终极价值是帮助和促进人的精神的完满发展,促进心灵的丰盈和健全。教育的终极价值超越于教育的工具价值。如果工具价值僭越终极价值,就会导致教育的工具化。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必须具有教育良知,具有对教育终极目的的理解,具有对于好的教育的深刻认识与信念,不断追求教育的终极价值的实现。教育良知使得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形成对教育行动的清醒和敏感的反思,使教育工作与教育的终极价值相符合。有良知的教师是文明社会的促进者,是文化崇高精神的保护者,是优秀人性的培育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教育的发展有两条路径,一是西方国家先追求多样化的平等再转向提高教育质量,二是以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先施行均衡化的平等再转向追求多样化、特色化。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走的是先追求精英化再转到均衡化最终走向多样化的发展道路。高中教育发展主要受社会生产方式、教育思想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其中民族文化传统是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如何实现多样化发展,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要以区域为中心、以文化传统为基础,此外还要注意教育思想的适恰性、改革效果的滞后性、社会力量的探索性以及制度体系的保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