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本研读中的价值错位,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目前的文本研读中,有三种价值错位现象特别突出。 一、用“阅读价值”替代“教学价值” 每一篇课文,都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其一是课文本身的测读价值。简单地说,就是阅读了这篇课文所受到的教育、肩示等。其二是课文蕴含的教学价值。当一篇文章被选作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就自然产生了语文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同课异教从不同的目标开始同课异教从不同的目标设定开始。因为设计者选定了文本不同的语文教育价值,即使是同样的文本价值可能采用的方式、运用的方法不同。《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元的一篇课文,本组元课文主题是“感人的故事”,情感因素浓厚,  相似文献   

3.
文本研读中的价值错位,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目前的文本研读中,有三种价值错位现象特别突出。一、用"阅读价值"替代"教学价值"每一篇课文,都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其一是课文本身的阅读价值。简单地说,就是阅读了这篇课文所受到的教育、启示等。其二是课文蕴含的教学价值。当一篇文章被选作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就自然产生了语文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体现在与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发展相关的语文知识的呈现中,即"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表现为语识和语感两种状态。  相似文献   

4.
“教什么”是一个关乎语文课程价值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当一篇课文有许多文本秘妙的情况下,选择和确定教学核心价值是实施课堂教学高效的原驱力。那么,如何从众多的语言现象中正确寻找和确定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呢?下面以《钱学森》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本”的定义,向来有多种阐释,这里,我只将其定位为语文教科书中的具体课文。因之,我所言说的“文本价值最大化”,实际上也就是教科书中一篇篇课文的教学价值的最大化,是这些课文满足语文课程需求的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荆轲刺秦王》(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是一篇经典课文,其"主线"是把握荆轲的人物形象,把人物解读透彻,课文所包含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以及实用价值才能传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既有"知识收获",又有"情感经历",还有  相似文献   

7.
纵观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神话故事类题材的文本占有不小的比例,其中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均在第八组以专题的形式呈现。显然,入选语文教材的神话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这种独特的教学价值亦即本体价值。《夸父追日》是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的最后一篇课文,既是一篇神话故事,又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  相似文献   

8.
卜先生是天马小镇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他每个礼拜都在报纸上发表一篇精彩的小说,几乎整个天马小镇的人都爱看。  相似文献   

9.
准确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前提。怎样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呢?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从课文的内容来考虑。每一篇课文都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一般来说,主要内容就是教学重点。例如《种子的力》共分  相似文献   

10.
语文十册13课《琥珀》是一篇常识性课文。由于通过科学推测、合理想象以及语言润色,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早就选入初中教材,是一篇文质优美的传统课文。课文主要是通过推想,将一万年前发生的事情逼真传神地再现在我们眼前,对于今天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文一般都是千挑万选呕心沥血从浩如烟海的经典中遴选出来的,其语言学习、生活领悟、写作艺术、哲理透析的含金量都很高。我们面对一篇课文,也往往爱不释手,从词语到优美的句子,从谋篇到照应,从象征到过渡,从故事到社会意义,从文学史价值到现实意义,好文章真的是无一处不好啊!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精读课文常常是语文老师教学的重点,一篇篇课文仿佛是优美迷人的风景让人驻足欣赏留恋,而略读课文似"鸡肋"一般,长期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它的价值常常被人忽略。其实略读课文的作用很大,本文就略读课文的有效性教学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人们普遍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  相似文献   

14.
一、抛开文体,随意解读文本教学中,从一篇课文教学的开始到结束,对文体不管不顾,一字不提该篇课文是什么文体,始终以“文章”称之。学生学完了课文尚不知是什么文体,只知学了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翻阅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我们会发现,略读课文从三年级的每单元一篇逐渐增加到四年级的每单元一至两篇、五年级的每单元两篇,而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总量比精读课文还多一篇。略读课文该怎么上?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心中共有的疑惑。  相似文献   

16.
正课文是阅读教学的材料,用课文教语文,其教学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学习语篇知识,学会用语篇知识进行言语表达。然而,要实现教学核心目标,关键在于开发课文的语文核心价值。《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一、把握略读课文地位 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新课标语文(人教版)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18篇;四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29篇;五年级上下册课文56篇,其中略读课文28篇;六年级上下册课文49篇,其中略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可见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所占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8.
《鸟的天堂》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著名的作家巴金。课文记叙了巴金在一九三三年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景色。所谓“鸟的天堂”是一棵古老而巨大的榕树,它生长在广东省新会县天马河河心,枝叶繁茂,有十多亩地的范围。在这棵榕树上,住着无数鸟雀。一到早晨,成群的鸟在榕树周围飞翔,景象十分壮观。巴金目睹了这一奇特的当地名胜,就以“鸟的天堂”  相似文献   

19.
选入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具有双重价值,即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原生价值指文本所表达的内容,教学价值指文本是如何表现这些内容的。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原生价值的过程或基础上获取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翻阅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我们会发现,略读课文从三年级的每单元一篇逐渐增加到四年级的每单元一至两篇、五年级的每单元两篇,而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总量比精读课文还多一篇。略读课文该怎么上?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心中共有的疑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