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视整体教学培养思维能力──“倍数关系应用题”教学银川市城区十九小郭维茹“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客时,要从整体出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在直观操作中帮助学生形成“倍”的概念倍...  相似文献   

2.
“倍”概念一船是随倍数应用题的教学出现的。教学中,由于没有把“倍”这个基本概念作为重点,深入讲解、练习,导致学生对“倍”的概念模糊,对三种类型的倍数关系应用题不理解,出现见“倍”字就乘的现象。尤其是在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即求一倍数)一类题时,错误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在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时,看到“倍”字就用乘法计算,凭“经验”解题,这说明学生对比较两数的“倍数关系”并没有真正理解.为此,我在“倍数关系”应用题题组教学时,认真钻研了教材编者的编排意图,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突出分析题中数量关系这一重点,较好地突破了怎样分析两数的倍数关系,确定正确解法这一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4.
本册第六单元中“倍”的概念是两数倍数关系应用题中一个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概念。学生只有理解和掌握好“倍”的概念,才能充分运用它去理解倍数关系应用题的题意,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安排了较充足的时间(两教时)来认识“倍”。教学中,我们注意解决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具体形  相似文献   

5.
相差关系应用题,是一二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比多(少)”应用题,学生易犯根据题中个别字词来决定算法(如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错误。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我们进行了“相差”应用题整体教学尝试。  ●调查摸底就相差关系应用题,我们曾在县城小学二至四年级各抽一个班进行随堂小测,发现二年级学生出错率为66%,三年级为48%,四年级为16%。分析其原因,主要有:①教师讲一题,学生模仿做同一类型的题,知识分散、零碎,缺乏整体教学,不能适时比较异同,导致认知泛化,知识混淆;②旧经验、旧…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教学集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十分积极的作用。简单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起始,在整个应用题教学中起基础作用。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精选了求总和、求几个相同数的和、平均分、包含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倍”、求“一倍数”、求剩余、求相差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11种基本数量关系作为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把简单应用题教学安排在第一到第六册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相似文献   

7.
猜方法与提高分析能力银川市新城区九小谢红有很多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不知道分析数量关系。只是猪方法。原因在教师,教师没有教给分析思考的方法,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根据某些字词猜方法,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见“倍”就乘、见“平均”就除。我认为应用题教学应...  相似文献   

8.
“比多(少)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虽然属于简单应用题,但却是以后学习复合应用题的基础。但不少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常出现一些错误,如片面理解“比多(少)”,尤其是间接叙述的题,更易造成概念不清。数量关系模糊,表现为见“多”就加,见“少”就减,不去具体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掌握概念,明确数量关系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必须让学生掌握“同样多”、“甲比乙多”、“甲比乙少”、“谁多”、“谁少”、“求多”、“求少”等概念。上新课前可先复习一些旧知识,通过复习,找出两…  相似文献   

9.
乔斌 《山东教育》2004,(28):48-48
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一些涉及分数除法的应用题,表示单位“1”的数量是未知的,需要通过一定的逆向思维来寻找所求数量与已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加上条件比较复杂,一些题目往往需要先求出单位“1”的量,再转而去求其它的数量,这就给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造成学生在思维和解答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错误。由于“比”在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中所独有的灵活性,使我们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利用“比”的意义,有效降低思维的难度,更加灵活而巧妙地解答分数应用题。例如,(1)小明看一本书,…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的应用题虽然简单,却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在选择解题方法时,往往只注意题目中的一个因素,常常把运算与个别词语联系起来,如见到“还剩”、“少”就用减法,看到“一共”、“多”就用加法,这直接影响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影响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要让学生真正学好应用题,必须将应用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说”、“操作”、“补”等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维方式。一、从“说”入手,弄懂应用题的构成要素,理解数量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1.
简单应用题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是复杂应用题的基础。因此 ,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应用题的结构 ,掌握数量关系 ,获得解答方法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与品质 ,是学生正确解答的关键所在。教材中出现的例题一般比较典型化 ,叙述中往往带有明显的特征词 ,如“一共”、“还剩”、“比……多”、“比……少”。学生容易根据这些特征词列式 ,如看到“一共”就用加法 ;看到“比……少”就用减法等。但是当题中条件叙述顺序、表示方式发生变化时 ,学生就容易产生错误。因此 ,教师应设计一些改变固定结构的题目 ,使题目的表面现象、结构特征发生变化 ,但本…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第四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教学,既要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又要启发学生分析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的方法。首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建立“倍”的概念上。我在讲授第10页例8时,开始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先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求相差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及“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同一数量关系的三种不同形式(以下统称为差比类应用题)。这类题是简单应用题的重点及难点,教学中常常产生这样的现象:每教一类时,解题正确率很高,综合在一起就容易混淆;刚教学如何辨别时学生较能掌握,过一段时间,错误率就明显增高。其原因在于过去教学存在以下几  相似文献   

14.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应用题的复习,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注意仔细审题,防止错解学生做题时,往往忽视审题,稍一疏忽,导致全题错误。如经常出现:见“多”就加,见“少”就减,见“倍”就乘,见“平均”就除等错误。例如,某厂去年五月份用煤150万吨,比四月份用煤的2倍少6万吨,四月份用煤多少吨?学生  相似文献   

15.
低年级学生在练习了一定量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后,由于思维定势的干扰,以为“多”就加“少”就减,以后学习逆叙述题时,就容易混淆,发生错误。为了防止见“多”就加见“少”就减,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抓训练,理清基本数量关系教学“比多(少)”应用题,首先要让学生搞清“同样多”、“多”、“少”这些概念都是比较而言的,关键在于谁与谁比,谁多谁少,掌握其基本数量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主要确“求和”、“求剩余”两类简单应用题。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们需从应用题整体教学出发,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应用题的语言训练、结构训练、数量关系训练上,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应用题的语言训练刚入学的学生年龄小,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17.
应用题结构的错综复杂和千变万化,决定了应用题教学不能就题讲题,只能借题教给学生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分析、解答应用题时常用的思维策略与技巧,使学生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思维效率,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介绍一些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常用的思维策略与技巧。一、着眼关系词语应用题都是由条件和问题组成的,其中有些条件或问题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如“红花的朵数比白花多5朵”、“用去煤的吨数是总数的13”、“红金鱼与黄金鱼一共有多少尾”等,抓住这些关系词语,再结合其他条件,就能很快…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教授五年级百分数三种应用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判断推理)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使算术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的体会是:一、抓住主要矛盾,讲清概念在算术教学中,抓住主要矛盾,讲清概念,揭示演算法则,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讲百分数乘法和除法应用题的法则时,抓住“整体”和“部分”,只要讲清这两个概念(尤其是整体不一定比部分大),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为了让学生能够  相似文献   

19.
有些学生,看到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就望而生畏,感到“老虎吃天——无法下爪。”为此,老师应教给学生一点解分数应用题的“窍门”。 抓关键——找整体“1” 我们知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整体“1”。整体“1”如何确定呢?一般来说,在两个比较量中,必须弄清谁与谁比,把被比的量看作整体“1”。具体来说,分下面几种情况: 1.整体“1”直接给出。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效果总是不够理 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方法不当。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对如下几个问题加以重视。 一、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是解答简单应用题的基础。 简单应用题的“简单”之处在于是最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要求学生将数学基础知识学好。对于加法应用题的教学,可分成两类:一是求总数的应用题;二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由于求总数的应用题同加法概念比较接近,因而学生比较好懂也易掌握。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学生往往会得出不完全正确的结论,即题中有“总数”、“一共”或“多”等字眼,就用加法计算。造成形如:甲班有学生45人,比乙班多3人,乙班有多少人?用45+3=48这样错误的解法。如果教学时把重点放在讲清数量关系上,而不是分类上,使学生懂得加、减、乘、除的意义及两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