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小学自然学科的性质和任务 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更好地确定自然教学的内容,恰当地选择自然教学的方法,有必要先认识自然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这个根本问题。 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学大纲一开头就指出:“小学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这里的“科学启蒙教育”六个字,简明扼要地规定了小学自然学科的性质,即自然学科具有科学性、启蒙性、教育性三大性质。 关于科学性,指的是自然学科的研究对象。小学自然课研究的是科学知识,是有关自然界事物的知识,而不是语言、文字、计算、计量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紧紧把握住自然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尽可能多采用观察,实验等教学方法,不能用教语文课的方法来教自然课。 什么是科学知识?自然教学大纲里所说的科学知  相似文献   

2.
一、十年教改的回顾近十年来,小学自然课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在概述如下: (一)教学思想的转变小学自然课的改革,是从对这门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开始的。传统的观点认为:“自然课是小学阶段儿童学  相似文献   

3.
目前,许多自然教师对于如何各好课,怎样上好课,缺乏应有的基本能力,使得这门重要基础学科没有更好地发挥作用。这里仅就自然教师备课方面应具备的教学基本能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理解大纲,掌握教材理解自然教学大纲和掌握自然教材,是自然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能力,是上好自然课,提高自然课教学质量的前提。自然教学大纲精辟地简述了自然课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1998,(Z2)
让学生动手操作已经是自然课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了。这不是偶然的,而是这门课教学目的、认识对象改变的必然结果。 改革后的自然课,不是仅靠听讲、读书来获得一些自然知识了,而是让学生动手“搞科学”,主动地探索自然的秘密,同时获得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志趣、知识和能力。对小学生而言,这些要求尽管还只能是初步的,启蒙性的,但就它们的获得过程来说,却应该像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一样,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王珏 《现代教学》2008,(11):26-27
我们在自然课中或者课余时间让学生饲养小动物、栽培花草、观察当地的植物、认识常见的动物、研究植物的根茎叶、做蚯蚓找栖息环境的实验、研究土壤的成分等活动,为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创造了条件。当然让孩子们亲近自然的途径有多种,但我们的自然课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重要特点。所以,自然教学要积极指导儿童进行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知识和能力。针对许多教师把自然课上成语文课的现象,我们编发了这组小学自然实验教学文章。这组文章,较系统地分析了小学自然一、三、五册的实验类型、特点,提出了有关实验教学的建议,是自然科任教师暑期备课的一份较好的参考资料。我们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自然课上成语文课”的局面一定会得到改变。·编者·  相似文献   

7.
理论联系实际是各科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而利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体现,这一点尤其适用于自然课教学。因为自然课介绍的事物,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见过,有的虽然见过或听说过,也只是知其表,不知其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想使学生学好自然,...  相似文献   

8.
要上好自然课,不仅要确定好教学目的,设计好教学过程,还要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怎样才能做到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呢? 一、要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不同作用 自然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实验、谈话、讲授、讨论、练习等,这些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 观察——可以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自然事物的形态、构造和某些性质,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并锻炼观察能力。 实验——是借助仪器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认识自然事物的教学方法。有的实验可以克服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在课堂上再现某种自然现象;有的实验可以通过控制条件、进行对比,使学生更清楚地认  相似文献   

9.
现在自然课中所有用实验方法认识自然的课,都是探究性实验,在需要验证所获得的结论时,进一步用实验加以验证,这同以往用实验来验证现成的知识结论是不同的。这是自然课教法上的重要改革。 探究性实验是为了引导儿童用实验方法探索自然知识,没有既定的结论,有利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把儿童的兴趣引导到探索未知世界的自然研究实践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0.
大纲指出自然课要“密切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教学”。我国幅员广大,各地自然情况千差万别,教学时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选取相应材料来替换,这确实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我们学校地处城市郊区,同市区学校比,在指导学生认识当地的自然方面,条件更为有利。 一,必须始终注意指导学生“认识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和现象”。如《植物怎样过冬》一课,教科书以蓟为  相似文献   

11.
吉霞 《四川教育》2002,(10):38-38
自然课是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的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一、根据自然学科特点,激发“自行探究”的欲望。小学自然课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自然教学《大纲》强调:“自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获取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这里,“主动的认识”和“自行探求”突出了自然课的素质教育特点,也体现了让学生“自行探究”的重要性。自然课的…  相似文献   

12.
小学自然课涉及的知识广泛,蕴涵有丰富的培养和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内容。因此在自然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自然课教学质量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人们在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比较、归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是经常使用的思维方法,它们之间是互相渗透、密切联系着的,但各有其特点。比较和归类比较是认识事物彼此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的一种思维方法。在观察自然事物和现  相似文献   

13.
自然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去认识客观的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来合理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自身经历认识过程,完成对具体的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指这种符合学生认识特点和规律的组织和指导,所谓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在亲自参与学习活动中经历认识过程,从而获取新的认识,因此,要发挥好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对具体的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对自然课实践的探讨,从而找到自然课作业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中年级自然课知识难度增大,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认知规律等因素来考虑,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智力结构,以提高学习成绩。加强自然教学中的课外学习(通过课前探索、课后实践等多种途径),不断丰富学生智力背景,是达到全方位发展智力、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一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过:“智力背景是儿童千万个疑问的发源地,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他们活用知识、培养能力的海阔天空。”由此也可看出,丰富学生的智力背景是自然教学中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年级自然课教学的智力背景,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提供。一、组织丰富…  相似文献   

15.
自然课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基本途径 ,也是自然课教学最显著的特点 ,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手段是进行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所以观察、实验是自然课教学中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之一。但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如何进行观察课、实验课的教学 ,如何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仍然是自然课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一、自然课的教学现状现行《自然教学大纲》中指出 :“自然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 ,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它不仅使学生获得一些浅…  相似文献   

16.
我校地处丘陵地区,有山有水有石,有花有草有木,这一切足自然教学中指导儿童直接认识当地自然事物的有利条件。再加上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直接而广泛地接触着大自然,对动植物、气象、季节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是城市小学可望而不可及的。但由于办学条件差,特别是关于自然教学的仪器几乎一无所有,这方面又远远地赶不上城市小学。如何扬长避短把农村小学的自然课上好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有条件的要充分利用条件自然课有些内容,需要大量的实物来作为学生观  相似文献   

17.
在多年的自然课教学实践中.我注重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因为“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特点”,具体做法如下:一、观察课的教学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在小学自然课的教学中,只有做到认真观察,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上好自然课,才能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怎样进行观察教学呢?我是这样做的.1.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相似文献   

18.
动植物标本的分类整理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小学(442213)郑重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课教学的首要前提,自然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在教...  相似文献   

19.
自然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教师要按照自然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去教学,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去认识他们周围的自然事物,而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认识事物。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自己能动地去认识,而学生自己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参与教学活动自行探求知识的过程。自然教材的编写与其它教材有所不同,自然教材主要写了怎么来研究自然事物,而没有写研究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在自然教学中展开研究过程。而要展开这一过程,教师就必须立足“三个着眼点”,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自行探求知识。【一、…  相似文献   

20.
冯梅 《青海教育》2005,(4):54-54
培养盲童从小爱科学、爱大自然是盲校自然常识课的一个重要任务。而盲生由于视力缺陷,给自然课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作为教师,应该重视训练盲生的触觉、听觉等其他感官能力,以最大限度地补偿其视觉缺陷,培养盲生学习自然课兴趣,使其获得知识,感受自然与生活。显然,“以手代目”是盲生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因此,用其他感官直接感受在盲生自然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