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士樵 《图书馆论坛》2007,27(5):164-165
这四句话是我对图书馆工作的一些体会、感想和总结。 我在图书馆工作已经20多年了,从到图书馆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忙碌在服务于读者的第一线,工作过的岗位有最初的半开架阅览室、全闭架书库出纳处、过期报刊阅览室,以及后来的全开架阅览室和全开架的借书处。多年的读者服务工作不但丰富了我的工作经验、学到了更多的文化知识、并且与众多的读者成为好朋友。而我爱上图书馆、爱上图书馆的工作,一个直接的原因,是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馆员,她在给予我帮助的过程中,其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工作的熟练程度让我感动和佩服。  相似文献   

2.
怎样扮演大学图书馆馆长角色?馆长究竟该干什么?怎么干?这是每位馆长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结合自己多年来工作实践,谈一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3.
论馆长工作的十大关系邓祖明(黄冈师范专科学校)我在多年馆长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复杂的关系问题,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我认为,正确处理馆长工作的十大关系,应本着一条基本原则:是否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这也是我们处理图书馆里一切...  相似文献   

4.
“平凡”和“伟大”是事物两个反差较大的层面,但通过“孕育”,前者可以向后者飞跃。这条真理,常州市图书馆巢洪康同志十多年来的艰苦实践,又一次证实了它。第一线工作在图书馆中一向被认为最平凡,它被人瞧不起,包括在这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十三年前,当巢洪康从中学英语教学的岗位上调到图书馆出纳台时,他的心情也是这样:“一个大学生站出纳台是大材小用,干上这一行,能有什么出息?能有什么前途?”但十三年后的今天,他却说:“我愿意做一支蜡烛,照亮千千万万读者前进的道路!我愿意做一架人梯,让千千万万读者踏着我的肩膀,登上学者、专家的殿堂!我愿意做一块铺路石,让千千  相似文献   

5.
我与编辑工作结缘,是做梦也不曾想到的,一干就是十多年,似乎又是我人生旅途的必然。这以前我干了十年的教学工作,组织上决定我到学报工作,说我一方面可以搞点业务,另方面兼管行政工作,搞个“双肩挑”合适。我服从决定到学报编辑部担任副主  相似文献   

6.
说到与图书馆的情缘,人们自然想到名人和图书馆,那里有马克思的足迹,有列宁的精辟论述,有毛泽东的身影,有钱学森的感慨,而自己是一介平民,能有什么可讲呢。然而,在我学习、工作的50多年的时间里,我与图书馆的情缘经历了有情、真情、深情和痴情四个阶段。也许是上苍的安排,也许是命里注定,在我一生工作的几十年中,竟有1/3还多的时间做了图书馆工作。  相似文献   

7.
编辑十年     
编辑十年鞠琰玮【济南】干编辑这一行,已经十个年头了。人生有几个十年!从小到大,上学,下乡,工作,上学。毕业后,在学校干了两年教师,十年前的今天,85年3月份来到了少儿社。干上了与文字打交道的编辑工作。回想一下,几近半辈的人生,经历最长的要数这十年编辑...  相似文献   

8.
徐引篪 《图书馆论坛》2006,26(6):294-294,324
1964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工作,从事的第一项业务是外文图书采访。我在外采组一直工作了5年,直到1970年下放劳动。这以后我又先后从事过典藏流通、书目索引编制、研究辅导和业务管理等项工作,经验不断丰富,知识逐渐积累,个人也在持续锤炼中得以成长和发展。40多年过去了,我始终忘不了的是在外采组:工作的5年。这5年,是我迈入社会、从事职业工作的起步。我在这5年中,不仅学到了业务知识,更多的是培养了我扎实、钻研的工作态度,以及和同志们协作的精神,我以后能在各个岗位上作出些许的成绩,都是源于这最初5年的锻炼。  相似文献   

9.
马道军 《图书馆论坛》2003,23(4):151-152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转眼之间 ,我到图书馆工作已15年了。 15年的图书馆工作 ,说长也长 ,说短也短。说长是因为它毕竟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占有很长一段时间 ,说短是因为在这些年中没有取得什么成绩 ,有愧于自己。回顾 15年来的工作历程 ,这里面有酸甜和苦辣 ,也有成功和喜悦。这也是我一生中比较充实、收获较大的一段人生经历。只有热爱图书、热爱读者、才能热爱图书馆 ,才能做好图书馆工作。我热爱图书馆 ,喜欢图书馆工作 ,对图书馆事业有着真挚的情感。 15年来 ,我担任过外借管理员、办公室主任、副馆长、馆长 ,在这些岗位工作上 ,边学…  相似文献   

10.
张康康 《图书馆论坛》2004,24(4):199-200,37
父亲是我一生中最敬重的人,无论学识或是人品,都令人仰慕。小时候父亲常常对我讲起他的许多童年轶事,从中我了解到他的博学多才、为人的正直、坚韧不拔的精神、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学校图书馆。因此,从我懂事的时候起,图书馆就是我心中神圣的殿堂。在上学的时候我就常常到县城唯一的图书馆去阅读,同时也非常羡慕图书馆员的工作,虽然那时还没有真正理解图书馆职业的内涵,但是我已感受到图书馆员的工作是多么崇高而又有意义,并且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名图书馆员。1980年12月,高中毕业的时候,父亲的冤假错案得以平反昭雪,被调到当时的重庆师专(现渝西学院)工作,我自己也被照顾安排在学校图书馆。安排我到图书馆工作的情形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起初我被安排在学校财务室,得知这一消息后我感到非常失望,于是我就一再向领导提出要到图书馆工作,表明自己从小以来就有的心愿,就是做一名图书馆员,最后,我的真情终于打动了领导,圆了我进图书馆工作的梦。我暗自下定了决心,要珍惜命运给我带来的这一良机,做一名出色的图书馆员。  相似文献   

11.
1955年秋,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吴明玉提出了“包产到户”,结果成了右派、反革命,被送进监狱;1979年,落实政策的吴明玉重新参加工作。1980年底,人民代表大会制恢复,42岁的吴明玉当选为芦山县第八届人大代表。28年过去了,今年70岁的吴明玉依然是人大代表,从第八届到第十五届,一届也没有少。眼下,吴明玉不仅是芦山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而且是雅安市第二届人大代表。“在我参加革命工作的人生履历中,前20多年,我追求理想,后20多年,我追求民主。理想和民主伴随着我这一辈子。”2008年8月15日,坐在四川省芦山县城郊区的农家小院里接受采访时,吴明玉是这样总结自己一生的。  相似文献   

12.
十年笔耕人生新途西南电力报政教部主任蒋万瑛人生的转折1985年春天,我离开军营后,被分到西南电力报工作,圆了我的记者、编辑梦。当年,我虽然就读的四川大学中文系,也不乏名教授、名讲师指点、辅导,学业也不算下乘。但由于毕业后的10多年里,无论在地方还是在...  相似文献   

13.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晓蓉 《图书馆论坛》2005,25(3):228-229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从事图书馆工作已经10年。在一次偶然的工作调动中.我随爱人来到了我现在就职的学校。由于我学的是会计专业,在原单位从事的是审计工作,到了新的单位,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从事本专业。改行来到了图书馆,加入到高校图书馆工作的行列。在图书馆工作的这10年里,我先后在流通部,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工作过,最后来到了我现在就职的部门采编部工作。回顾10年的工作历程,自有一番感慨涌向心头。  相似文献   

14.
我对图书馆的感情从儿时起就产生了。我的父亲在图书馆工作,可以说我从小就是在图书馆中长大的,既受父亲的影响,也受图书馆氛围的熏陶,一直对这里怀有一份亲切感。因此经常想,自己将来也要做一名图书馆馆员。后来这一愿望真的实现了。参加工作至今,屈指算来已整整26年。26年的时间,说长也长,因为它毕竟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占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把自己的青春热血都献给了图书馆事业;说短也短,因为和图书馆的老馆员比,在工作时间和经验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在逝去的岁月里,我对图书管理工作的认识,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虽产生过疑虑、忧思,但最终自己还是认同了这一工作的神圣性和重要性,与图书管理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图书情报工作》45周年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父母早年毕业于武汉文华图书馆专科又多年从事图书馆工作,受此影响,在个人职业变化的重要时刻,我又毅然选择了图书馆工作。鉴于以上原因,从1981年起《图书情报工作》就成为我家庭订阅的刊物之一,至今已经有20年的历史。可以说,《图书情报工作》是我必阅的专业期刊之一,也是我从事图书馆工作20多年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6.
又到木棉花开时—我在图书馆的日日夜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宝珍 《图书馆论坛》2001,21(5):102-103,42
踏着新世纪的步伐 ,又到木棉花开时。弹指一挥间 ,我已在图书馆送走了几十个春秋。 1972年木棉花开的季节 ,我走进了图书馆 ,成为图书馆的一员。几十年来 ,风风雨雨 ,花开花落 ,岁月的流逝 ,总是脚步匆匆。留不住的岁月 ,却留住了让人难忘的情怀。1 图书馆与舞台我从事图书馆工作 ,纯属偶然。我原学中文专业 ,196 5年在华南师院 (即现在的华南师范大学 )毕业后 ,被分配在学校当教师。由于出身于教师之家 ,从小对老师就情有独钟。如果不是“文革” ,可能至今我还是一个手执教鞭的教师匠。“文革”期间 ,我与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样 ,被下放…  相似文献   

17.
郑立琴 《图书馆论坛》2006,26(5):241-243
为了一种图书馆情结,我这样奉献我的青春,这样度过我的岁月…… 1991年大学毕业时,全校有3个留校名额:学院学生办公室、新专业实验室、图书馆。我选择了图书馆。当时选择这个职业的直接原因是,我曾是图书馆首届学生民管会成员,深爱着里面众多的书籍和幽静的环境。有同学断言:“如果一直在图书馆工作的话,所有同学中,你将是最穷的”。没想到图书馆工作,一千就是十几年,并将成为我的终身职业。在当今社会一辈子只干一种清贫职业的人不算多,如果对图书馆没有深厚的爱恋是难以做到的。图书馆工作的酸甜苦辣、矛盾困惑都融入了这短暂而漫长的悠悠岁月。  相似文献   

18.
从业十载苦亦乐寻梦几度幻也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是我从事图书馆工作的第十年。十年,只是人生长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与从业几十年的图书馆前辈相比不足乐道,可它在我的生命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生本没有几个十年,何况又是从而立到不惑这个精力最充沛、最应该有所作为的十年呢?我把这个十年献给了图书馆事业,献给了我似幻却真的理想之梦。十年过去了,新的十年在向我招手,我不禁要回首凝眸,捡拾几行自己走过的蹒蹒跚跚、深深浅浅的脚印,咀嚼一番从心中翻涌而过的酸甜苦辣。 1990年,我由一名中型企业的行政干部,成为一名图书馆员。第一次走进书库,好象走进似…  相似文献   

19.
笔者根据本人到图书馆十年的工作实践和发生在身边的小事,简要说明馆员应加强思想修养,妥善处理好与读者的关系,这对自己所从事的图书馆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20.
岗位流动——实现图书馆员良性循环的最佳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在图书馆的岗位分工管理体制中,许多图书馆基本沿袭了岗位终身制.一个图书馆员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这是由于图书馆工作的惯性始然。图书馆员岗位分工的固定化,有利于馆员熟悉环境和业务,有利于工作的连续和稳定。但面对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这种固有的模式已越来越成为束缚和制约图书馆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桎梏.也成为图书馆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笔者认为,在实行馆员岗位大致固定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岗位流动,是实现图书馆员良性循环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