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学过程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学不乏存在思政课教师潜心于思政课的艺术性,即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而忽视思政课的学术性,即理论对学生思维启发、经验养成、价值塑造的专业引导作用。思政课教学的学术性与艺术性被割裂开来,学生对思政教育存在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的问题。造成思政课艺术性与学术性分离原因,主要是教师困囿于“学科知识”,缺乏教育之“教”的意识;困囿于“教学经验”,缺乏理论之“思”;困囿于“工作文化”,缺乏对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的认知。因此,构建高中思政课教学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需要确定学术与艺术融合的原则,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联结,并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社会与技术环境、学生主体特质、教学方式等转变,人们对高校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期待。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思政课程普遍缺乏兴趣,学习存在认知误区;课程教学方法有待改善,教学效果满意度不高以及思政课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课程管理急需得到应有重视等问题。通过发挥授课教师的教育与引导作用、构建课程自主性学习多维度激励机制、加强授课教师专业培训、改进各主体对思政课的认知意识等方法和途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融入生涯规划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这要求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实现课程理念的整合,统筹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促进不同学段教育教学合作,实现课程设计的整合;加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课程教学的整合;完善不同学段思政课评价机制,实现课程评价的整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融入生涯规划教育,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思政课目标体系的协调统一,有助于提高思政课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因缺少对学生职业理想的关注,导致学习主体缺失、方向不明。思政课虽不是职业教育课,但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可以深化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源动力、引导学生明晰自身的职业方向。这要求思政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的职业认知进行正向牵引,准确培塑学生职业品质,开展职业实践体验活动,对因时代发展而出现的职业创新进行科学阐释,奠定学生未来敬业、勤业、创业、立业的思想与能力基础。  相似文献   

5.
教学效能感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深刻关系。文章以思政课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为切入点,探讨思政课教师教学效能感对高职新生行为的影响,分析了思政课教师如何运用教学效能感来提高高职新生的认知能力,如何促进高职新生感恩行为和诚信行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出现了与现实"脱节"、认识"断层"的现象,思政课往往被学生忽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传播者的思政课教师自然受到一定的"冷落"。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否让学生喜爱思政课取决于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喜爱。所以,要让学生热爱思政课,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由"尊重教师——喜爱教师——喜爱课程"。  相似文献   

7.
高中思政课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渠道。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思想认知和道德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明确红色文化内涵和明晰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设计多样化教学主题及搭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等方式促进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教学科研水平精湛、师德师风高尚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对提升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论断,引起了思政课教师与学者对思政课性质和功能的思考与讨论。该论断从社会功能角度明确了思政课铸魂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政治属性,从课程满足个体成长需要角度明确了思政课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教育教学本质。对于高职思政教师该如何理解思政课讲道理的本质,并在教学过程中彰显这一本质,通过对国家有关思政课政策和文件精神的研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现状的经验性观察、事实性梳理和部分实证类调研数据的分析,从社会政治属性维度、教育内涵构成维度、高职学生特质维度、高等教育类型维度、教育方法论维度逐一针对性剖析,发现高职教师若能贯通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吃透思政课基本原理和最新理论成果、掌握高职学情、对标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灵活运用契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就能做到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好、讲对、讲活,让道理可信、好听、有用,让学生能懂、爱听。与此同时,重视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数量质量齐抓并进,教师明确“六要”,练好内功,充分利用并发挥高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势,以“大思政”思维拓展教学平台与资源,鼓励学生用心体悟,这些...  相似文献   

10.
开展以多媒体制作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由高校思政概论课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它符合学生对思政概论课的认知特点,是立足理工科学生实际的必然要求。在理工科专业中开展基于多媒体小课件制作的思政概论课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使得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增加了学生学习思政理论课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政概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从而实现思政概论课的教学共赢。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学生思政课学习效果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情感、课程价值认知和课堂体验分别对学生的思政课学习产生重要影响,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一定影响机制。深入研究影响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可为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是高职院校的基础理论课,对学生成长成才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高职教学系统中思政课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但是,一方面由于过去长期以来思政教师在教学中只专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与学生实际的联系,使学生错误地认为思政课与自己的学习无关。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思政课的偏见,对思政课缺乏兴趣,厌倦思政学习,成绩普遍偏低。这种现象与思政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极不相称。因此,有必要从高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出发,对高职思政课的教学进行审视与反思,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思政课是高职学生职业观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思政课教师在培育学生职业观方面依然存在着忽视思政课对学生职业观塑造作用、教育内容偏差、教育能力较弱等问题。思政课教师应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提升专业素养等,从而加强思政课对学生职业观的培育能力,提升其就业力。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最主要的任务内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三观与认知,因此,小高年里思政课需要用问题+辩论+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品质与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发展铺设道路,这样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小学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集宁师专学报》2020,(3):109-114
本文立足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与教师的认知结构差异,构建以思政课程、综合课程、专业课程三大课程体系的认知结构沟通模型。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科技加持的亚文化自信"特点,通过"真实情景再现"引导改变学生片面认知结构;另一方面正确认知教师政治思想现状,提出改善教师思政水平。基于交互认知模型分析,构建教师与学生"彼此充分理解"的心理沟通机制,实现教师对学生"充分理解前提下"交互认知的课程思政效果,达到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综合人文教育、专业能力教育三者"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学不但可以满足学生对思想理论的需求,亦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往的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都与现实需要产生了较大的偏差,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为此,调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发展方向、实施教学改革已是当务之急。依据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新特征和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应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思政教师媒介素养培训,并将思政课堂与网络、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向、激励、调控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教学面临挑战的同时更要关注教师教育亲和力。增强思政课教育亲和力,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模式、培养科研意识、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固有印象,让学生乐学、爱学,以提高中学思政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思政课考试方法的改革,推动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师的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不断提高.改革后思政课考试方法主要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考核、实践性综合测评考核进行.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思政课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的相互关系、思政课改革与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改革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学生思政课的学习投入度是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学习投入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学习投入总体表现一般,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较低,但认知投入较高;影响学习投入的主要因素是由教师、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实践教学所构筑的学习软环境。努力打造教师"硬核"实力、积极建设思政"金课",切实加强实践教学顶层设计等方面入手,打造学习软环境,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投入度,切实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现实困境从根本上表现为作为供给方的教师和作为需求方的学生之间难以同频共振。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对分课堂的实践,通过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内化吸收,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达成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和拓展,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