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要坚持不懈地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充分挖掘、提炼、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精髓,并将其科学地融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一、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优良革命传统及其载体。红色文化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物质层面上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所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江苏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江苏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形成的历史产物,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和精神形态的红色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实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大力发掘江苏红色文化传承先进文化、凝聚精神力量和教育引导大众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话语     
《天津教育》2011,(3):3-3
“和谐德育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道德意识、责任教育。”“应充分挖掘地方德育资源,包括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名人资源、英模事迹资源、建设成就资源、节日文化资源等。”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红色文化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天然平台和载体;红色文化是消除思想障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要大力发掘和培育红色文化资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我国学者对于两者的特点、内涵、相互关系、影响和作用以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该论述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其核心要义包括强调红色文物和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是重要基础、深化红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的当代价值、提出加强党史军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是铸魂之基以及强化红色文化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对该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当代价值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其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孟繁 《成才之路》2010,(15):1-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红色资源是党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积淀,是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探讨红色资源的利用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意义,能够在宣扬红色资源的同时,更好地利用好红色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建设。  相似文献   

8.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红军长征遗址、西路军奋战遗址、八路军活动遗址、陕甘宁边区旧址、解放战争战场遗址。甘肃省红色文化体现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头之一,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生动诠释。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对甘肃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就是利用甘肃红色文化资源采用各种因地制宜、潜移默化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红色资源在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中,区域红色资源具有特殊优势,如大别山红色资源中的大别山精神、服从服务大局的革命优良传统等。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的方法路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讲好"红色故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径之一。讲好红色故事不仅靠讲、靠说,而且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如通过《红色历史文化通俗读本》阅读、红色讲堂、红色旅游、红色公祭、红色历史文化研究交流等形式把包含正能量的红色历史文化信息传达给受众,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熏陶。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精神传承的一部分,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的载体,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先进分子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所产生的历史故事、文学作品、物质文化资源等。红色文化产生地,如今也已成为我们教育后人、发展文化产业、红色文化旅游等炙手可热之地。红色文化有自身独特的内涵,对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价值实现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对红色文化资源地区的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剖析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价值的实现,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对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质资源,因而如何有效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就成为了每位高校工作者思考的重点,文章试图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础,探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入机制。  相似文献   

12.
金晶 《教师》2024,(2):3-5
泰州红色文化资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泰州地区人民在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资源,主要有物质、信息和精神三种形态,是高校进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精神形态的泰州红色文化资源是课堂教学的现实素材,物质形态的泰州红色文化资源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域,信息形态的泰州红色文化资源是网络教学的有益补充。文章作者结合教学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泰州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主要路径,以期为相关教学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信中的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载体,可通过红色遗址、红色故事、思政课堂、实践课堂、新媒体等进行传播.通过有效整合各种红色资源,传承中国红色文化,增加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用心理学的视角分析,通过强化、积极关注、榜样作用等使红色文化深入人心,成为深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口口相传的传承内容。  相似文献   

14.
江西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利用这些资源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手段,对江西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具有加速作用。当前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推进中存在着挖掘深度不够、整合传播不到位、利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应加大移动传播媒体推广;建立专项基金投入红色文化产业,建立红色文化产业园;挖掘红色文化传播新思路,创新育人形式,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众化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巨大的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是教育人、培养人、涵养人的精神沃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精神,积极探索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优秀历史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分析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融合价值,阐述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融合途径,通过提炼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理论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泛普及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与关键环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沂蒙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在特殊的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笔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非常一致的内涵和本质。充分利用沂蒙红色文化资源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目前应该积极挖掘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价值和理论优势,借以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红色文化资源本身具有意识形态价值,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素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其价值指引、诱发激励、价值内化等功能,建立一个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网络文化等多领域、立体化的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延安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战争时期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的具有延安特色的文化。通过阐述延安红色文化的界定、内容、特征,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道德评价四方面依次解读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一性,并提出在政府、学界、教育、文化等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传承和发扬延安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源头活水。清远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清远深厚的文脉,是清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宝贵财富。本文通过分析清远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特征,揭示清远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困境,力图探究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清远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机制,在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作用下,促进清远红色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期提升清远文化软实力,赋能清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