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度报道是阐明新闻事件因果关系.预测新闻事件发展趋向的一种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不仅要讲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过去和现在,还要预测事物的发展和未来;不仅要报道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还要报道涉及的地方;要报道当事人,而且还要报道相关的人物;要阐明新闻事件的背景,意义和影响;要有具体的情节和细节,而且更要用事件本身的典型人和典型实事说话,因此,深度报道具有更大的舆论引导作用,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2.
王强 《编辑之友》2015,(9):65-68
着眼整体和宏观,对未来事态发展作出预测,是数据新闻的一大优势.要让“数据驱动”和“叙述驱动”合力推进数据新闻的生产,必须处理好“总体样本”与“个体故事”之间的关系.以下3种方式可以有效弥合二者之间的裂隙:一是以人性化视角进行数据挖掘,二是对数据进行“语境化”处理,三是数据新闻的“众包式”生产和个性化定制.这些构成了数据新闻叙述策略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3.
新闻文摘     
深度报道的几种形式 一、观察性深度报道。 二、解释性深度报道。 三、平面组合式深度报道。 四、主题纵深式深度报道。这叫“全息报道”、“宏观透视性报道”。 五、回顾性、复回式的深度报道。通过“回头看”来探明现在,显示将来。 六、进行式连续性的深度报道。 七、述评式深度报道。有思辩色彩的深度。 八、探险式深度报道。 九、专题探讨性深度报道。 跟踪报道要掌握好三点 《新闻出版报》刊载“采写跟踪报道的ABC”,认为跟踪报道是对一个人物或事件作连续性、有新闻价值的报道,可以把人物或事件的全貌,比较完整和系统地层现给读者。文章认为跟踪报道是一种可以大显身手的报道,关键要掌握好三点,首先要持之以恒,抓住不放,第二要注意挖深创新,在采访中要把属于新闻的变化写出来;第三要认真选择题材,决不可“捡到筐里就是菜”,随便抓住一条线索就跟踪报道,要看它有没有跟踪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4.
余正华 《新闻窗》2011,(4):63-64
一、广播新闻的分类目前,可以见到的对广播新闻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中国广播电视学》一书将广播新闻节目的"特有报道形式"分为:一、现场直播,又称实况直播、现场转播。二、记录报道,包括口播新闻,录像录音报道。三、系列报道。四、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5.
何谓解释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是一种背景新闻,是通过大量使用背景材料,揭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一种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在西方很流行,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介也开始较多地使用这一报道形式。解释性报道主要有四个特点:一、在新闻要素“五个W”中,着重点在回答“为什么”,也就是交代新闻事实的背景;二、提供背景性事实,用事实来解释新闻事件,这是与评论的不同2处;三、具有集中、整理的功能,使读者获得完整的信息,满足读者对一详细报道”的需求;四、由于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说明,因此还具有通俗的特点。在目前清…  相似文献   

6.
新闻消息,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严格。通俗地讲,就是要求第一时间采访,第一时间发表,才能保证一则新闻第一时间“新鲜出炉”。新闻这个“新”,其实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报道的内容要新,二是要讲究时效与契机,要在导语中突出最新的时间慨念:  相似文献   

7.
眼球经济时代,传媒必须以"快"制胜,只有在报道中抢占先机,才能吸引观众.本论文第一部分对突发性新闻现场直播的相关情况作了介绍,第二部分交代了现场直播快速反应的积极意义,第三部分分析了突发性新闻现场直播快速反应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四部分则提出了效解决措施,第五部分揭示了突发性新闻事件现场直播快速反应对我们的启示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预测.论文指出媒体在现场直播中必须有所作为,做到反应迅速,而对于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要"快",还要抓住热点,展开深入报道和后续报道.  相似文献   

8.
深度报道及其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报道在我国报界兴起基于三个原因:一是媒体竞争的结果,二是受众需求的选择,三是报社记者社会责任感使然。为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为未来走向前瞻预测,是它得以发展并受欢迎的政治基础、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有两种倾向必须引起高度注意:一是一些深度报道中记者评点色彩太浓,缺少新闻味;二是一些报社重视长报道,轻视短新闻。在充分肯定深度报道优势的同时,必须处理好理性分析与客观报道、文章长与短的关系,防止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肖群 《声屏世界》2007,(12):51-51
改进会议报道.需要从四个字上下功夫:精——严格把住会议报道关。一是会议的组织者要把关。二是新闻单位的领导要把关。明确规定哪些会议必须报道;哪些可报可不报:哪些一律不报道。三是记者、编辑要把关。不要不分轻重。  相似文献   

10.
新近报界出现了一种“紧俏新闻”,叫深度报道.这种报道主要通过对新闻背景材料和新闻事实客观的解释、分析,深划地揭示出新闻事实的含义.它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超时空,不仅要说明现在,还要追溯以往,甚至预测将来;不仅要报道现场,还要注意现场的延伸与波及. 二是“全息组合”,带有多元性、偶然性,甚至带有不可知性的信息,在一个完整的理性框架中发挥出最佳效益。三是走向理性.它已不是把一人一事作为写作的对象,而是把与新闻事件有关的人与事,包括跨越数省数国的人与事作为现象  相似文献   

11.
新新闻文体     
近年来新闻报道方式和手段有不少新的变化和发展。体现在新闻文体写作中,出现了诸如追踪式报道、滚动式报道、多侧面报道、体验式报道、图表式报道、评点式报道、解释性报道、分析式报道、预测式报道、散文式报道、数字新闻等新形式。这便是人们所称的新新闻文体。  相似文献   

12.
杨保军 《新闻知识》2000,(10):31-33
如何再现新闻事实,即以什么样的方法和形式反映事实,这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最主要的一是要事实本身的特征,符合对象特征的再现方式才能较好地反映对象;二是要看报道的目的,目的不同,对同一事实的再现常常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在新闻传括实践中,报道方式总是这两种主要因素的统一,但往往也会侧重于某一因素。这里所说的再现方式不是指新闻实务中的具体报道方法或形式,像林永年先生在《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一书中所说的那样,有60多种,而是透过这众多具体的形式,从几个主要角度揭示出所有形式具有的普遍的东西。(一)从再现的内容特…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采访经验,认为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政治敏感性;二是下基层挖掘鲜活新闻;三是不断丰富采访经验;四是开启报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教育新闻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只注重报道工作的新闻,因而报道面不大,读者群不大.这是个困惑着许多人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新闻工作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得不承认,教育新闻远不是那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内行人看着不过瘾,外行人看不懂、漠不关心”正是一些教育新闻面临的尴尬处境:这种状况极须改变,改变的途径有二,一是改革教育工作的新闻报道,二是努力开拓教育新闻的报道领域.改革教育工作的新闻,一是要严格遵守新闻规律,报道工作中新近发生的事实,以事件为主题,寓工作经验于事实之中,要坚决砍掉那种“大而全、长而空”的总结式报道,坚决摒弃那种没有具体事实、只是为了“体现精神”而搞出来的“文件重述”和观点加例子的“印证式”报道.二是以反映工作中新人新事新经验新气象为主,提倡“一事一写”,事件一发生,新人物一出现,就迅速报道,不要等工作结束了再算总帐.三是坚持唯物论,敢于接触实际,敢于报道工作中的尖锐问题.四  相似文献   

15.
车速轶  时旸 《新闻传播》2007,(10):51-51,55
电视新闻报道是一门叙述的艺术。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关键要看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叙述的技巧。故事话语的研究强调要营造叙述角度的陌生化,才能使所叙述的故事吸引人、打动人。那么,电视新闻报道如果想达到吸引人、打动人的目的,同样也要努力营造叙述的陌生化。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一下,面对全新的新闻事实,而我们的报道思路、报道样式、  相似文献   

16.
赵晨 《新闻传播》2010,(6):73-73
预测新闻是根据事物发展现阶段的影响要素和特点.对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走向,进行判断和推测的一种报道,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特点。预测新闻不同于预报新闻。预报是对未来数日、数月、数年已经安排或必将发生的一种重大事件的提前报道,比如,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何时举行,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深度报道?有学者说,深度报道是讲求从总体的联系和结构上把握新闻事实,把新闻事实"还原"到其现实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发展中去的"第三代主流新闻写作文体";也有学者认为,深度报道是新闻执着于追求深刻性的一种写作旨趣;还有人说,深度报道是围绕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具体问题,用特定的方式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其真正意义的脉络中,使受众感知特定社会事实和意义的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18.
据了解,观众不爱看会议新闻的主要原因有:一、电视会议新闻画面拍摄制作的模式化。二、会议报道的有效信息量少。三是会议新闻过多过滥。就目前情况而言,会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传达政令、制订政策、研究和布置工作的重要方式,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电视台有责任抓好会议报道,提高报道质量。要改变观众对会议新闻的看法,首先应该精减会议报道,严格控制会议新闻的时间。其次是选择观众最关心的角度直接报道会议主题,抓住会议中感兴趣的新思想、新精神、新政策做文章。在改革的年代很多会议的内容与观众有着密切联系,比如住房…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是深化新闻改革的总开关。解放思想的思路,当然可以从外国涉猎一些好东西,但根本的思路应当是用党的十三大精神,对过去我们新闻报道的实践,经验及理论,进行再研究和再认识。过去指导我们报道工作的新闻理论和经验,其形成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一是革命战争或阶级斗争;二是计划产品经济;三是闭关锁国;四是“左”的错误。历史的经验应当接受新时代的检验。有的应当继承,有的应当扬弃,有的应有新的发展。我在学习十三大文件和阅读报刊中,断断续续产生了一些想法,难以集中,就算是浅谈新闻改革中的几种意识吧。 (一)关于喉舌意识一讲新闻改革,就会遇到这个传统观念。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倾向性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新华社要当喉舌或起喉舌作用,就只能讲党的观点,不能讲不同的意见。常说的一句话叫做“在政治上同中央  相似文献   

20.
新闻文摘     
当前新闻改革要抓好十件事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在中央部委产业经济报工诈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当前新闻改革要抓好十件事:一、改进领导人活动和会议报道,对这方面重点新闻要报道好,一般的要少报或不报;二、改进典型报道,围绕典型宣传,增强感召力;三、进一步加强热点问题的引导;四、加大舆论监督;五、大力增加报纸的信息量;六、新闻报道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联系实际;七、努力把文章写短写实,减少长文章;八、扩大报道面,丰富报道内容;九、搞出有自己特色的专栏、言论、栏目;十、改革内部管理。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生产资料的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