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是个报业发达的城市,1999年发生的那场激烈的报业大战,曾经引起过全国的关注。综观2003年,南京报业市场主要是在消化前期竞争的结果,各家通过努力在巩固自己地盘的同时,积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目前以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华社江苏分社为力量核心形成的三国鼎立的局势,构成了南京报业市场的主要格局。一、对低价竞争策略的反思 低价竞争策略是南京报业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特征。1999年5月8日,《江苏商报》以两毛钱的低价进入市场,拉开了南京报业竞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1999年,对中国的报业来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继成都、南宁、西安、武汉之后,南京又爆发了报业大战。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的这次报业大战持续时间长(从1999年3月到2000年3月),竞争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也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一年中,南京的报业经过激烈的“震荡”和“洗盘”,“状况惨烈”。南京的报业竞争虽然是当今报坛的一朵浪花,但它带给新闻界的思考却是多方面的。 “ 0、1、2、3、4、5、”── 由报纸价格引起的思考 价格战是南京这一轮报业竞争的主要特征。早在1999年3月,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改…  相似文献   

3.
南京是报业重镇,许多报业竞争模式都出自南京;南京也是电视的舞台,培育出"南京零距离"这样广告收入超亿元的栏目.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中,南京的广播如何生存发展,本刊记者带着疑问和收音机到南京采访,试图解析南京广播市场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李兆丰 《当代传播》2000,(2):12-14,67
报纸竞争中的降价现象已成为当前报业竞争中的焦点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南京报业市场进行案例式研究,试图以新的角度从相对积极的意义上分析评价这种现象的合理性、成因及可能的影响,以澄清人们对报业竞争中的降价现象的模糊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仇蓓蓓 《新闻知识》2003,(6):42-43,41
虎踞龙盘的南京,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这里却出人意料地成为媒体竞争的“火药桶”:1998年掀起的报业大战风起云涌,一度引起全国关注。经过近五年的整合,如今南京报业  相似文献   

6.
陆高峰 《青年记者》2007,(15):23-23
有生有死、有胜有汰的局面,也许正是南京媒体市场充满活力、吐故纳新的表现。"南京是报业重镇,许多报业竞争的模式都出自南京;南京也是电视的舞台,培育出《南京零距离》这样广告收入超  相似文献   

7.
报业集团的“产品”,就是新闻报道。这是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报业集团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这是一个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勿庸置疑,知识经济时代,传媒业将成为主要产业。去年,我国加入了WTO。这意味着市场竞争是全球范围的。报业要图生存,必须走集团化、产业化之路。而报业集团的生存发展之道,在于核心竞争力是否处于强势。近年来南京报业市场的竞争,就已经达到了白热化。1999年年末,南京报业的价格战如火如茶,引领全国;至2000年,各报又各显神通,展开  相似文献   

8.
格局基本确定、采编创新乏力、策划效果不佳、报纸售价稳定、广告折扣很低……种种迹象表明,南京报业市场空间受限,这也可能是全国大部分城市报业竞争的现状.报业想要有所突破,只能寻找其他方式.本文以南京报业为例,尝试做一些报业竞争可拓展的方向分析.希望能给正苦苦寻找发展方向的报人一点借鉴和一点点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的大都市均不同程度地形成了报业竞争的格局。从北到南有北京、南京、广州等;从西到东有成都、武汉、上海等。这些城市的报业竞争虽各有特点,但价格策略的应用成为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其共同特征。南京报业市场的降价现象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0.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报业也是全国报业改革的急先锋。20多年来,随着广东经济的高速发展,广东报人以开放、务实、创新的精神,率先点燃了中国报业竞争的烽火。因为先行一步,走得最早,走得最远,因而广东报业竞争的振幅和强度遥遥领先,闻名全国。广东报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成为全国报业实力最为雄厚的第一方阵。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报业改革的深化发展,广东作为“先行者”的优势地位正在逐渐弱化,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等地的报业市场近年来迅速成长,奋起直追,努力寻求跨地区扩张的策略。竞争的加剧必将导致新…  相似文献   

11.
北京、上海、广州作为中国的三大经济文化高地,历来是报业必争之地,这三座城市云集了中国报业80%的资源,报业特别是都市报皆处于竞争风暴的中心地带,每座城市都有数家名头叫得响的都市报,竞争的激烈程度自是不言而喻.而南京、成都、武汉、重庆、郑州这样的二线城市,也不甘落后,其报业竞争同自身城市的发展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版着京、沪、穗的发展模式,同城报业的德比大战也在这些城市热闹地上演着.  相似文献   

12.
竞争激烈的报业现状以江苏省会南京为焦点的江苏报业竞争,从来没有像去年那样引起报业老总们的强烈关注:1999年1月经济早报面世,声称一年内把发行量推到50万份;3月份有60多年历史的新华日报改成ABC版,上市零售,在新闻界掀起新一股浪潮;5月江苏供销社的行业?..  相似文献   

13.
李忠昌 《新闻界》2004,(3):21-23
1997年后,西安报业市场开始进入“战国时代”,报业竞争的帷幕渐渐拉开,很快地与成都、广州、南京等地并列为中国报业大战的发源地和主要战场。审视西安报业发展的历程,检讨西安报业竞争的利弊得失,或许会对我们了解中国报业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尚存在的种种缺憾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南京变局之格局观察——从一家独大到市场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这里有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有过令业内外议论纷纷的激烈价格战,还是唯一一个有中央媒体背景的综合性日报进入区域报业市场第一梯队的城市……无论报业发展规模还是竞争程度,南京都堪称报业重镇。 经过几年的争夺,南京报业市场的格局基本稳定,各报之间目前的座次已经维持一年多。市场从喧嚣归于平静,竞争需要新的突破口。岁末年初,又到了新一轮调整的关口,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地位也好,是为了打破平衡、寻找扩大市场份额的新机会也罢,我们在探访南京报业时发现,新一轮的变动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5.
目前报业竞争谈不上如火如荼 ,但至少可以说日趋激烈。众所周知 ,在广州、南京、成都三个地区 ,报业竞争近乎惨烈 ,因为已经有报纸在竞争中倒闭了 (历史悠久的四川《蜀报》和《商务早报》在竞争中停刊 )。去年 ,“战火”蔓延到素来被报界称之为温文尔雅、缺少竞争的浙江。《今日早报》与《都市快报》为泔水油能不能炸油条开打笔墨仗。二家报纸除了在各自报纸的头版头条 ,以通栏标题方式推出记者调查报告 ,还用了大量版面详细刊登了大量的调查文字和图片。这次新闻仗 ,完全超出了正常的新闻竞争或报业竞争 ,以致宣传部门不得不出面干预。新华…  相似文献   

16.
朱广盛 《传媒》2001,(3):55-56
在我国南京、广州、成都等地都先后上演了硝烟弥漫的报业大战。发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报业人员的首要任务。 竞争呼唤新的发行机制 我国许多报纸沿袭多年的邮局发行方式,在近10年中虽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改革  相似文献   

17.
去年冬天,南京气温骤降,而报业的价格大战却越来越火。《江苏商报》以每份2角的价格首开南京报业价格大战的先河,随后《现代快报》售价每份仅1角。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仅南京地区就拥有各类报纸36种,其中日报11种,报纸总数仅次于首都北京── 价格战:该出手时就出手 1999年5月份,《江苏商报》以每份2角的价格横空出世,无异于给本来就不平静的南京报业市场投下了一枚炸弹,挑起了报业的价格大战,致使南京的报业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有人形象地将南京的报业市场称为“0、1、2、3、4、5”。所谓“0”就是指一…  相似文献   

18.
南京出现职业“新闻线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扬子晚报》报道:一种以专门提供新闻线索获取酬金为谋生手段的职业“新闻线人”,最近在南京悄然出现。在南京报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各家报社都开始了有偿征集新闻线索,“新闻线人”也就因此应运而生。南京出现职业“新闻线人”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地市党报人才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国报业竞争的战场正由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拓展。在新闻竞争和报业竞争中"偏安"于一隅的地市党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以省级党报和其子报开办地方版所引起的新一轮报业大战,使地市党报被卷入了新闻竞争的主战场,全国的报业格局面临着一次重新"洗牌"的大变局。在这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竞争中,地市党报赖以取胜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在遍访了武汉、上海、南京、广州等一系列报业竞争激烈的重点城市,梳理了这些地区报业竞争与新媒体运用的实践与创新后,《中国记者》本期把视点聚焦在中央大报新媒体时代的生存之道上。中央媒体地处北京,历史悠久,更是主流大报的代名词。无论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还是《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