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人们对传播体系中的主体概念加强了研究。但是对主体的认识不尽相同,有人认为主体是传者,有人认为主体是受众。总之,在他们看来,主体只有一个。这种看法不能解释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大众传播体系是由传者和受众共同构建的。没有传者,就没有受众;没有受众,传者的存在毫无意义,最终也会不复存在。节目传播环流是靠传者传播的内容和受众的接受、反应共同完成的。在节目传播环流初始阶段,传者是创作主体,决定传播内容的取舍,是传播主体,而当节目内容“及于受众”,受众则会对内容进行“选择”,还会将对内容的意…  相似文献   

2.
张帆 《新闻知识》2008,(5):81-82
从"传者本体论"到"受众本体论",受众已开始在大众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研究大众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在研究受众。受众地位的提高,不可忽视的引起了受众对传播的介入,不论是传统媒体开设读者信箱,还是网络媒体开设的BBS和各式论坛,抑或是新兴的blog,都不乏普通受众的身  相似文献   

3.
完整的大众传播活动,活跃着两个主体的思维和行为。从传的方面看,新闻工作者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标准,选取某些事实并将其撰为新闻告知受众,无疑,新闻工作者是行为主体。从受的方面看,受众也不是消极的新闻接受者,不是传者给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相反,受众也依据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念对传者提供的新闻进行评价和判断,他们仅仅选取那些在他们看来是可信和可用的新闻,只有这一部分新闻才可能对受众的行为产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社交对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的渗透,网络社交传播中信息的自我呈现等不合理使用方式引发了用户隐私的泄露,个人隐私安全问题逐渐凸显。网络社交中的“隐私悖论”现象作为用户无法避免的一种矛盾现象,其存在、成因及其消解的相关问题备受关注。隐私悖论的形成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宏观政策管理层面、法律层面、网络社交平台的技术层面及用户自身层面等。从网络社交用户本身来看,其隐私态度和隐私行为的非一致性是造成隐私悖论的主要原因,具体成因表现为自我呈现、边界管理、风险感知及具体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缺失,导致了隐私态度和隐私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李凯  陈谦 《新闻知识》2001,(3):26-27
从英国王妃戴安娜为躲避隐私暴光而导致车祸香销玉殒,到美国总统克林顿因绯闻案而闹得沸沸扬扬;从吴绮莉公开宣布自己怀了“龙种”而引起轩然大波,到郭富城因在澳洲的绯闻而被媒体炒得焦头烂额,一时间关于公众人物的隐私报道似乎成了媒体吸引受众的强有力的“卖点”。在这些隐私报道中,不乏以侵犯报道对象的隐私权为代价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隐私报道进行认真而深入地分析,以便我们能够对隐私报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所谓“公众人物”是指两种人,一种是那些具有一定名声而被大众看作公众人物的人,如…  相似文献   

6.
李莎 《新闻通讯》2013,(12):34-35
私人化、非公开性是隐私的显著特征。然而在当下,隐私话语尤其是普通人的隐私借由大众媒介得以公开表达,并且这种表达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隐私话语不但构成了节目的主体,并且引发了受众对其进一步的“消费”,这在情感调解类拦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以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为例,对普通人的“隐私消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深层探析。  相似文献   

7.
现代大众传播中,受众在受传过程中的主体性日益明显,这表现在受众对视听媒介及其内容的选择上,也表现在他对所选择的内容的审辨、加工、记忆上。这两个过程都以受众注意为起点,并自始至终伴随着受众注意的参与。这使得受众注意成为编辑实践和理论研究者必须深入探讨的课题。受众注意是传播活动中重要的心理资源,在媒体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能更有效地开发、更充分地利用这一资源,谁就握住了获胜的一个关键筹码。编辑对受众注意的开发媒介对受众发生作用,正是从引发受众注意开始的。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可把注意分为无意…  相似文献   

8.
传播的场所     
刘宏 《青年记者》2006,(19):30-33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理论假设,一个人在互联网展示自己的隐私照片,而另外一个人则把自己的隐私照片贴在了学校门口的公告牌上,这会有什么区别呢?换句话说,如果让一个人在这两种方式中做出选择,他或她会选择哪一种呢?看上去,他们做的是同一件事,只是方式不同,单纯从浏览的人数来看,网络的看客应该远远大于一个学校门口公告牌的阅读人数,照此推理,如果是出于展示的目的,更多的人应该选择网缗那么,反过来说是不是正确呢?如果是出于保护隐私的目的,一般人会选择学校门口的公告牌吗?  相似文献   

9.
分析《超级女声》文本,发现无论是节目形态的规制还是节目的制作过程,其特点都可用“互动生产”一词来揭示。传者与受众大范围的全程互动,即传者力邀受众参与节目的建构。受众大范围长时间积极参与是《超级女声》节目成功的主要原因。《超级女声》产生了两个事件公众:一是粉丝公众(歌迷),粉丝公众是在观众如痴如狂的热情投入中形成的;一是思想公众,思想公众则是在关于《超级女声》比赛意义的激烈争论中形成的,是公共生活中的思想者。“粉丝”公众行为富于创造性,他们从某种程度上规制了节目赛事的公平公正性;思想公众“思想”富于建设性。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节目品位。这些充分印证了费斯克“两种经济理论”揭示的受众在大众传播中具有实践性、生产性和主动性,受者也可能是传者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如何加强农业科技节目的宣传,不断提高节目质量,让它真正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一个好“帮手”呢?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要为受众着想。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者和受者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受众的传播活动是没有意义的,不为受众所接受的传播也是无效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出去的信息只有为社会大众所接触、所接受,大众传播才能真正得以实现。过去有些对农节目,只是单向灌输式的传播,使农民不愿看:一是节目冗长,有效信息量少;二是节目形式呆板,声画两张皮,说教过多;三是编播时间不科学,没有紧跟农事。农…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图书馆服务中用户的隐私保护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从用户权益的内容、用户隐私保护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应广泛宣传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的理念,提供法律、人员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以人为本”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同样,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人本主义的理念也逐渐被认可,无论是传者还是受者,都是平等的个体,都有表达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认同的共同的期望。所以,传者在进行传播活动特别是制作新闻的过程中,要本着人本主义的理念,用一种平视的眼光。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近年来,《中原石油报》在新闻报道中践行以人为本、凸现新闻报道的人本理念,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对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与网络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探究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中传者身份的表征与身份传播的作用模式发现:组织传播中身份的作用既是组织统一性的维护,也是组织结构的维系。大众传播中传者身份则体现为媒介身份和受众身份的双重博弈,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形成的统一身份认知相融合,以促使社会共识的形成以及社会角色的多元化构造。传者身份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是个体融入社会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束缚的表现。传者身份在不同的语境下以不同方式影响个体的信息传递和交往活动。网络传播中的身份则重新划分为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互联网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带来各个传播环节的不稳定性,使传者的身份作用更加凸显,并将原有的传播类型转化而出现传播类型边界的消融。在互联网环境及其影响下,网络传播导致传播边界的消融与身份传播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现实生活中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素材,是否都可以成为媒体报道的对象?从认识层面来说,所有媒体从业者都会给出否定答案。在笔者最近执行的一项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评性报道的法律问题研究”的问卷调查中,197位有效受访的编辑记者在被问及“您认为报道哪些有显在新闻价值要素的事实时应慎重对待,而不仅仅是偏重考虑受众需要?请您列举几项”的问题时,有176位被调查者都将“隐私”列在第一项,其余被调查者也在稍后的位序列举了隐私事项。  相似文献   

15.
David Matheson之前已有多种对于信息隐私的界定模式,但这些模式的共同缺陷,使得它们都遭遇到大量不容否定的反例。David Matheson提出的BIT模式不仅具有简单性,而且能够成功地应对以往各种信息隐私界定模式所遭遇的挑战。但David Matheson的NIT是也只能是一种对于信息隐私的基准界定,人们在实际的、具体的信息隐私的确认过程中,还应参考Moor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播消费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个问题,当前亟须弄清楚3个问题,即:大众传播消费的范围是什么?谁是大众传播消费者?开展大众传播消费研究应明确哪些主要理论问题?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大众传播消费方面的许多理论问题也就明确了。一、大众传播消费的范围目前,人们对大众传播一般定义为:传播者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信息的过程。大众传播的定义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说明大众传播包含四项内容,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工具、受众;第二层含义说明大众传播是一个动态过…  相似文献   

17.
陈堂发 《视听界》2007,(2):57-58
第一,节目对他人隐私事项的披露必须经过隐私主体本人同意。隐私从法理上说只能是“特定人的隐私”,他人不可以代为放弃隐私。就这一点而言,一些侵权案例能够说明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编导或主持人以为公开隐私事项只要不导致当事人社会评价的降低或名誉受损,就没有问题;二是主持人以为家庭或情感纠纷中的任何一方都有权利谈论另一方的隐私问题。这两点都是法律认识的误区。尤其在报道涉及隐私事项的纠纷时,切忌只听一面之语,而放弃对另一方是否愿意公开谈话内容的意见征询,因为只有他本人才有权利决定是否公开这些隐私的事项。  相似文献   

18.
高校用户在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情景敏感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面临个人基本特征、行为情景等隐私泄露的风险。文章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情景敏感服务中涉及的用户隐私内容,分析了情景敏感服务对用户隐私保护提出的新要求,界定了用户隐私保护的范围,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技术、管理两个维度构建高校图书馆情景敏感服务中的用户隐私保护机制,并提出用户隐私保护与图书馆服务提供之间的平衡、用户隐私保护有效性评价、用户隐私数据的定期清理等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受众”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众”是什么?杨思迅“受众”是什么?在新闻出版界甚至整个文化界对这个词已经用熟用惯的今天,还有研讨的必要吗?很有必要。传播活动,大众传播活动,其基本动因何在?传播者与受众是什么关系?这是大众传播研究的基本问题,起点问题,必须给以清晰的回答。观念上失...  相似文献   

20.
石慧敏 《青年记者》2012,(20):21-22
心理效应,大多是心理学家通过心理实验得到的有关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心理效应在传播活动中的应用范围很广.从研究领域看,主要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从传播渠道看,主要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①本文从中选取了新闻采访报道中的心理效应进行剖析,进一步深度挖掘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传受者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揭示心理效应是如何影响和推动传者和受众的心理和行为的,从而为媒体的新闻采访报道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