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市报向何处去?地市报人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那就是报业数字化。报业数字化是报界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地市报可以享受报界,尤其是大报探索与实践的成果。报业数字化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地市报有责任、有义务去实践和探索这一课题,尤其是地市报个性化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残酷的报业市场竞争中,一些旧有体制所固有的弊端以及面临强手的市场竞争,地市报自身的缺陷显露无遗,地市报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地市报要勇敢地面对挑战,沉着冷静地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实现地市报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地市党报人才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国报业竞争的战场正由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拓展。在新闻竞争和报业竞争中"偏安"于一隅的地市党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以省级党报和其子报开办地方版所引起的新一轮报业大战,使地市党报被卷入了新闻竞争的主战场,全国的报业格局面临着一次重新"洗牌"的大变局。在这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竞争中,地市党报赖以取胜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对于嘉兴来说,中等规模城市,地市报业的发展不仅面临着省会城市报纸和县市报的上压下挤,还要正视新媒体发展与读报人群老化带来的危机,地市报的优势是根植于本地,发展的好坏也要看能否在市场中精耕细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进一步加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报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地市报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如何求生存谋发展,做大做强地市报业,并立于不败之地,是目前地市报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地市报的一员,结合自身实际,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五个坚持”。  相似文献   

6.
有人分析说中国报业正遭遇“拐点”,也有人说中国报业已进入“报业之冬”。总之,报纸这种传统媒体正站在十字路口,跨过去也许会迎来一片新天地,融入新世界;停滞不前,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对于地市报,进军互联网等新媒体,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从近几年国内新闻界竞争的日益加剧、报业和广电集团的不断扩大和入世后国外媒介巨头的入境,不难看出中国传媒业迎来一个结构调整、行业整合、购并合作频繁的时期。媒体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于地市级的媒体,尤其是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与境外媒体面对面竞争为期不会遥远。近年来,地市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横向来看,地市报业的规模仍然较小,影响力大多只局限于本地,市场空间狭窄,市场拓展的难度较大,入世后面临的形势会更加严峻。 规模小不可怕,可怕的是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低当然,地市报业的发展规模以及发展水平要受到地…  相似文献   

8.
当美国个别老牌报纸突然告别新闻纸,而以电子版的形式与读者见面时,中国的纸质媒体,尤其是许许多多发展实力还相对薄弱的地市党报,发展的危机感显得更加强烈。因为传统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因为新兴媒体强劲冲击,也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报业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地市党报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可谓身处逆境。那么,要不要、能不能在逆势中扩张,如何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地市党报报业的科学发展?这是地市党报必须正视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报业总体格局而言,地市报的情况较为特殊:作为腹地的县市,一般经济总量不大,报刊消费有限;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往往又是省报的经济腹地.受区域资源配置等方面影响,地市报又难以到其他地区发展,面临诸多发展困难.而手机、互联网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经过十几年的指数型增长,已经接近“临界点”,迫使地市报进入“全媒体”发展环境.面对传统报业空间挤压和新媒体的两面夹击,一些走在前面的地市报做出了适应“全媒体”发展需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地市党报是我国数量众多、覆盖面广并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媒体。进入新世纪,网络传媒方兴未艾,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进入WTO后,地市党报的生存和发展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促进新发展,这是地市党报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地市报要做大做强,最有效的办珐是实行市县联办,组建准报业集团,采取集约化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当前,报业竞争激烈,地市报在同城范围内,既面临着立体媒体——电视、电台、网络的竞争,也面临着平面媒体——大报制造的“厚报时代”,报业集团在本埠开设的地方版和体制新、机制活的市场化民营报业等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国内新媒体的挑战,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尤其处于基层的广大地市报纸,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将愈来愈强烈,甚至直接影响到地市报业经济快速、持续、科学的发展。今年一季度一些报社广告经营额的增长幅度同比去年有所降低,有的甚至是负增长即是一个佐证。这也充分说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于报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面临新世纪即将到来,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地市党报,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间竞争已是不可避免的矛盾。那么,在竞争中地市党报应当如何继续发展?如何尽量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本文将对一些地市报在进入市场中的某些误区进行有益的探讨。其在进入市场中的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追求大而广的误区 地市报如何进入市场,目前虽无一致的看法,但一批目光敏锐、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报业老总已经提出了新的思路,他们响亮地提出党报进入市场,要  相似文献   

14.
地市报在我国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全国已有地市报1000(含党报、晚报都市报、商报等)多家。 随着我国新闻改革不断推进,地市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在报业竞争愈来愈  相似文献   

15.
报业竞争的烽烟早已在一些中心城市燃起,并逐渐向地市报的“地盘”蔓延。短短几年间,来自中心城市的各类报纸分流了原地市报的大批读者,而且改变了读者对新闻的阅读兴趣和评判眼光,使其对地市报“几十年如一日”的老面孔很不满意。随着中心城市报业市场的逐渐饱和,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各大报业集团将把目光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国报业竞争战场正由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迅速向地市级城市扩展,地市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面对省级报纸、电视、广播电台、网络等媒体的多重打压,地市报应如何突破困局及经营管理的"瓶颈"?笔者做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地市报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大众最贴近的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性质相同、功能相近,各报遇到的问题常常具有某种共性,探讨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必要而有益的。本文简略提出地市报的角色定位、发展前景和队伍状况等问题,意在引起同仁关注。 一、现实的竞争中,如何给我们的角色准确定位 地市报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八十年代作为地方主角媒体的地位,今天已经动摇。调查表明,50%以上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地市报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但由于地域经济的差别,使得东西部地市报的发展很不平衡。曾天海同志这篇《正视东西部地市报的差别》,分析了出现的差别及其原因,探讨了地市报“扩版热”在东西部的不同结果,就如何正确估量和应对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市报的影响,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报业发展、搞好新闻改革、改变观念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读后很受启发。希望地市报的同志、尤其中西部地市报的同志,对如何发挥和利用本地资源和优势做大做强地市报积极建言献策,欢迎大家深入探讨,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9.
珠三角地市党报的生态环境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飙 《当代传播》2004,(5):26-28
目前中国报业竞争主要集中在全国性或者区域性大城市,所以人们更多的关注省级以上大报,对于报业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地市报业市场关注不够。珠三角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同时也是中国报业最发达地区之一。也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珠三角地市党报较早经历了市场报业竞争的洗礼,其所处的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内地地市党报现在或将来会遇到或经历的。这份调查研究主要想通过实地调查珠三角地市党报的生态环境,为中国地市报业的发展做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2002,(6)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报业结构的 调整,以及加入WTO逐步来临的世界媒体的竞争,还有所谓的第四媒体——网络的压力,我国的报业竞争日趋激烈,使发展空间本就不大的行业报面临生存的危机。 报业竞争新态势使行业报面临许多困难 近几年,报业竞争态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