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院士增选:门槛提高 把关加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选院士一直是科学家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们心目中的崇高荣誉,增选院士及其标准自然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1日正式启动,增选名额仍为60名,与2009年一致。此次院士增选,中国工程院严格把关,强调候选人工程技术特点、关注增选院士的学术道德、关注边缘学科的候选人……以求保证院士增选工作的权威性与公平性。  相似文献   

2.
《神州学人》2008,(2):23-23
2007年12月。两年一次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及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由此,每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总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3.
院士增选要严格把关、宁滥勿缺,要注重候选人学术质量与学风道德,要确保院士增选工作的公平、公正……在这些“旧条框”的规范下,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和新当选院士群体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呢甲  相似文献   

4.
国内     
正中国工程院2017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公布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工作于3月31日结束。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最终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533位,平均年龄为55.78岁。各学部候选人情况如下: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4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3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0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2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1人,环境与轻  相似文献   

5.
2009年岁末,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公布。在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共有48名。其中来自高校的新院士有20名,所占比例为41.7%,高于研究院所、企业及管理部门。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56.2岁,其中60岁(含)以下的52人,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首次低于60岁,也是中国工程院历次增选中当选院士最年轻的一次。  相似文献   

6.
院士今年三十八杨辉祥支志明,你令人钦羡!刚年满38岁就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遍数获此殊荣的我国科技专家,找不出比你更年轻者。1995年10月5日至15H,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院士增选大会,460多名院士从587名有效候选人中,以无记名投票、40%差额...  相似文献   

7.
2007年岁末。院士增选工作落下帷幕。在29位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3位为上海的科学家,他们分别是: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段树民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张经教授。随着他们的加入,上海现有的中科院院士总人数接近百名。  相似文献   

8.
何勇 《教育》2011,(20)
据6月3日《齐鲁晚报》报道,中国工程院1994年产生第一批96名院士,1997年,中国工程院增选116名新院士,1999年,增选113名院士,2001年再添81名,院士总人数已达到616人,还不包括24名外籍院士。短短7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工程院发布了2011年度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其中,部分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在列;而且工程管理学部44名候选人中,近半数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虽然没有法律明文禁止“仕而优则院士”,国企与政府高官进入院士候选也有“法不禁止”的自由。但是,笔者还是可以进行以下追问:其一,  相似文献   

10.
马静 《教育》2011,(29):5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饶毅称早已预计到结果并表示不再参选院士。网友称饶毅落选是院士制度的悲哀。饶毅曾撰文质疑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也曾批评科学界浮躁、教授搞关系拉经费不搞学术等问题。比起"工程管理学院士候选人近半来自国企高管和政府官员"的新闻,以饶毅为代表的纯学术人才的落选,更能激起网络上的热议。综合看来,当前院士评选制度的堕落已经病入膏肓。其一,"仕而优则院士"  相似文献   

11.
院士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我国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院士制度,必须建立和完善院士遴选问责制度.院士遴选问责制度主要由院士候选人问责、院士推荐人和选举人问责、院士候选人推荐单位问责、院士管理单位问责等构成.在建立院士遴选问责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权力与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世界教育信息》2007,(7):87-88
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2007年5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本年度增选的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研究员李爱珍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增选83名院士,其中湖南科学家5名。至此,我省两院院士(湖南籍和长期在湖南工作并当选的院士)总人数增至146人。  相似文献   

14.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院士增选必须是一个审慎的过程。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有资格当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究竟是如何开展的?今年的院士增选又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详见本刊“大事分析”)。▲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工程院增选81名院士12月12日,81名工程领域的杰出专家从733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已达616人。  相似文献   

16.
新增选两院院士名录1997年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年前在京揭晓。增选结果表明,中科院新院士进一步年轻化。58名新院士的平均年龄为609岁,其中60岁以下(含60岁)的有27名,占466%;而51—55岁的就有11人,占总数的19%;...  相似文献   

17.
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增选名单正式公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叶向东教授入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就在10个月前,叶向东和他的同事黄文、邵松研究团队完成的"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复杂性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院士称号是国家给予的崇高荣誉。研究工作是一项集体的工作,这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团队的肯定。"叶向东说。  相似文献   

18.
新华网北京2007年1月21日电,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在院士、科技人员、科技新闻工作者推荐候选新闻的基础上,5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6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1日在京揭晓。本文选取“2006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信息命制一组原创题,供总复习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师》2012,(11):4-4
20i2年5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增选的84名院士和21名外籍院士名单,其中有3名华人科学家被增选为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20.
院士制度是国家为促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而设立的重要制度之一,今年的院士增选有何看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