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论丛》(以下简称《论丛》)面世了。本书共收集论文108篇,456000字,分为理论纵横篇、改革发展篇、管理服务篇三个篇章,作者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后勤部门和高教管理部门。《论丛》汇编了三年来,发表在《中国高校后勤研究》的高校后勤改革部分优秀论文,这些论文既有对改革实践的经验之谈,又有对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层次的认识及理论性的前瞻,也是我们经验积累的宝贵财富。颇具借鉴与指导意义。对于我们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有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广大后勤工作者在高校后勤改革实践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加强理论研究,对于加速推进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作用。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的理论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进入门80年代,才有了很大的进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理论体系,涌现出一大批高校后勤理论研究的专家。原中国人民大学总务长、《中国高校后勤研究》杂志总编辑杨佳民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研究》它的前身《中国高校后勤研究》,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的理论刊物.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建设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又一次飞跃,是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需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作为高校后勤战线的干部,必须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后勤改革的全局。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后勤工作,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努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盛世欢歌,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本刊2003年征订工作开始了。我们愿为您提供优秀的读物,优质的服务回报对您给予本刊的热情相助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简称《研究》),是教育部主管,由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的理论刊物。自1985年创刊以来,得到了教育部,全国高校后勤管理学会的重视与关怀;得到了全国高校后勤界和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迄今已发刊87期,刊出各类文章4000多篇,集中反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果和经验,交流和探讨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研究》2011,(Z1):86-86
《高校后勤研究》(简称《研究》)是教育部主管,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系统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理论刊物。自1986年创刊以来,得到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校后勤管理分会的重视与关怀;  相似文献   

7.
由西安邮电学院院长助理,后勤集团总经理兼书记钟顺虎编著《高校后勤系统重组研究》已经出版,更深感“后勤也是一门学问”理论之雄浑,直至有不少高校、读者不断的打电话查询、求购,文采余韵、翻阅这本书,再次深深感到作者对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问题,满怀强烈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与创新意识,明显地力图对高校后勤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进行理论上的探索与回应。论述依藉自己积累的高校后勤的实践经验和深湛的管理理论功底,向读者展现了高校后勤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改革、发展、重组的价值取向和多元选择的要旨。正如陕西省主管教育的副省长陈宗兴教授在给《高校后勤系统重组研究》一书作的序中所写: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表面上看是单项改革,实际上涉及到很多方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的逐步发展,必然要涉及更深层次的问题。论著从后勤的内涵、时代特征及其实践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出发,比较努力地去理清后勤改革历程的脉络,再系统地归纳出发展的经验,再逻辑地演示到理性的思考、模式的趋向、决策的支持和科学的评判,“综合——分析——综合”,“理论——实践——对策”均贯穿于该论著的逻  相似文献   

8.
理论雄浑。“后勤工作也是一门学问,也需要学习,也能出人才,不钻进去是搞不好的”(《邓小平文选》三卷56页)。《中国高校后勤研究》(简称《研究》),是在这一伟大理论指引下,伴随着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崛起的一份期刊。1.简单的回顾《研究》主管部门——教育部,主办单位是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于1986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一些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如何走出传统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束缚,在成功的管理中去寻找突破点,从“高校后勤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上去研究探讨管理问题,是摆在高校后勤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一、建设高校后勤文化是高校后勤管理的新思路所谓高校后勤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高校校园环境中,以高校后勤职工为主体,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在长期的管理、服务、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形态及相应载体的总和。高校后勤文化既有别于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但与之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两个文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研究》(简称《研究》)是教育部主管,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系统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理论刊物。自1986年创刊以来,得到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校后勤管理分会的重视与关怀;得到了全国高校后勤和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迄今已发刊144期,刊出各类文章7000多篇(含彩版)。全方位反映  相似文献   

11.
正《高校后勤研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主办,是全国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高校后勤领域权威性、指导性、学术性综合期刊,也是"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和入网期刊。自1986年创刊以来,本刊在提升高校后勤系统理论水平、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保障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不仅在全国高校后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高校后勤管理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管理改革不断向深层次发展。以人的完善为根本目的人本管理为现代高校后勤管理的深化、打造后勤管理新的系统工程提供了依据。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后勤管理理论得到了发展,管理  相似文献   

13.
自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以来,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党的十七大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认真研究“十二·五”期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积极提出对策与建议,继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85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更明确强调,“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改革的方向,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通过改革实现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是十多年来我国高校后勤工作者积极实践、努力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对全国部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改革的调研,认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只有遵循如下原则,才能  相似文献   

15.
黄陈 《中国高校科技》2019,(12):112-112
“服务育人”是高校后勤组织的功能延伸,也可视为传统学校教育中“立德树人”价值向非教育部门的“迁移”。2017年教育部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服务育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展开部署,自此国内高校后勤育人服务开启了新的实践模式。《高校后勤服务育人三十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年10月版)一书由赵晓军著写,作者以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参与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对于新时期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解放思想,抓住机遇 全面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将高校后勤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之中,使高校后勤工作成为社会统一市场上具有教育特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了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又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而在最近由教育部制定、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已经成立十周年了。十年来,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坚持办会宗旨,团结高校后勤战线的同志们,紧紧围绕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主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积极进行研讨、探索,开展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取得了很大成绩,为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继续加强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的作用是非  相似文献   

18.
创刊20余年来,《高校后勤研究》杂志这份社科类期刊的编辑队伍更换了一批又一批新人,作为这个杂志的老读者内心深处仍对《高校后勤研究》杂志保持着一份温情和敬意。我与《高校后勤研究》结缘于1996年。那时我任《中国机关后勤》杂志副总编辑,我们两家建  相似文献   

19.
要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创新体制,高校后勤必须完善机制、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尤其要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高校后勤面对的是特定的行业、特定的市场和特定的群体。如果完全按照社会市场的运作,完全以过去的管理方法来经营、管理现在的高校后勤是行不通的。几年的实践,高校后勤工作取得了不少经验,但还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进一步培养、选拔、引进一大批高校后勤的创新人才。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高校后勤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呢? 我们认为,首先他们必须热爱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普遍的共识。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内涵,对于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社会化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高校后勤社会化”概念的提出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在学校整体综合改革中,已切身体验到后勤工作必须实行社会化才是出路,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深入开展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什么是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概念怎样表述?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研究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