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代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学习外国的四次浪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学前教育从诞生之初就是西方幼教思想、幼教制度、幼稚园模式和儿童教育心理科学向东方传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提倡、宣传的积极产物,而清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则是幼儿教育机构产生的经济基础、物质基础;而清政府兴学育才的需要,外国教会在华创办幼稚园,提供经验和模式,又是清末创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社会基础。一、第一次浪潮学习日本20世纪初,日本工业发展,幼儿园也随之得到发展,并迅速传入中国。幼儿园制度从日本传入中国,主要途径有三个方面:一是派留学生到日本学习;二是派出代表团赴日考察教育(含幼儿教育);三是戊戌变…  相似文献   

2.
项建英  杜莹 《教育评论》2014,(4):149-152
从清末到建国初期,日本教育学教习、美国教育学学者、苏联教育学专家在中国教育学科建立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清末日本教习是中国教育学术发端的重要推手;民国时期,美国教育学者来华促使中国教育学术蓬勃发展;建国初期,苏联教育学专家的到来使中国教育学术出现结构式转型。在中国教育学术的发端、发展和转折时期,外国来华教育学者在中国教育学术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日本与清末警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政的举办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变革中的一件大事.然而清末的这一政治制度从开办伊始就深受日本的影响,并成为清末受日本操控和干预最多的内政.因而研究日本和清末警政的关系尤为重要.但颇为憾惜的是目前尚未见到有人涉足.本文拟就日本对清末警政的创办、警察教育、警政规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展开论述,以期对清末警政史的研究做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吴汝纶的日本教育视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以日本为模式的教育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吴汝纶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特别是他的日本教育视察对清末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日本教习时代”虽然时间不长,前后不过十年左右,但却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对清末新政时期的师范教育影响更大.师范教育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从事师范教育的日本教习也最多.因此,有必要分析清末日本教习的构成、分布状况、所授课程、关键人物在师范学堂的活动等问题,阐明清末日本教习在中国师范教育近代化中所起的作用,反思其弊端和对当前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受新武教育崛起、西方农业技术传播和农政管理改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近代农业教育于清末产生并形成初步的办学体系和一定的办学规模.农业教育体现着新式教育的诸多特点,表现出教育目的的实用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先进性、师资队伍的专业性.清末农业教育影响至深,为数不少的办学实体延续至今,一批在近代农业生产和农业教育彪炳史册的农业人才得到培养,农业学堂的开放武办学直接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传播.  相似文献   

7.
咏梅  冯立昇 《物理教学》2012,(5):59-61,65
本文介绍了清末从事物理学教育的日本教习总体情况,对其所受雇的学校分布、类别进行了统计分析;收集了36名日本物理学教习资料,对其聘约、薪俸、资格水平及事迹作了简要介绍。通过考查日本教习从事物理学教育方面的活动,阐述了这批教习在中国物理学教育建立时期的物理学普及、物理学教育等方面工作,认为清末日本教习对我国近代物理学教育的创建和规范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清末教育改革的历程中,清末赴日考察学务官员对清末的教育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怀着教育救国的梦想,远赴日本,对日本的教育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考量,为清末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沈纮是上海东文学社培养的优秀日语译者。他翻译的大量农学和教育方面的日语书籍文章,对于清末中国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农业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清末国人翻译日本书籍热潮的一个缩影,沈纮的译介活动及成就展现了上海乃至全国的东文学社所培养的日语译才在清末日书汉译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清末中国学习日本教育的重要途径有:聘请日本教习、翻译日本书籍、派留日学生和派官绅赴日考察教育.其中对派官绅赴日考察教育研究为学界所忽视,故拟时官绅赴日教育考察的兴起与发展这一近代教育史上颇为重要的教育事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社会教育”是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我国的一个全新的教育名词,中国近代社会教育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是受日本与德国社会教育双重影响的结果,在晚清后10年中,社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种教育思潮,并直接影响了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育司的成立和后来的各种社会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比较教育发端于清朝末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吴汝纶。他受清政府之命赴日本进行了3个多月的教育考察,有明确借鉴日本经验改革本国教育的目的,他通过各种形式的调研,获取了翔实的日本教育资料,形成了自己教育改革的主张。这些资料与主张促进了当时及民国初期的教育改革。这充分体现了发端期的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所具有的前沿性,这一时期的比较教育研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并给而后的比较教育研究者留下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3.
日本教习与清末师范教育的创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时期,大批日本教习执教于中国新创办的师范学堂中,推进了中国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中日近代教育的交流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师范学校大量聘请日本教习的原因、分布状况,考察其教学活动及所授课程等,从而阐明日本教习在清末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及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数众多的爱国青年学生赴日留学。这些留日学生利用多种方式,通过广泛、积极的参与,对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思想、科学、文化、教育、军事等领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西方化的引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无论其引导者是支持还是反对皇权。对于清政权,留学生是革命派还是支持派,取决于他们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看法,即清政权是否能够强大或是无可救药。19世纪的最后20年,传统的士绅和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仍然希望改革清政府,但到20世纪初,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坚信推翻清朝统治是拯救中国的唯一手段。他们在留学期间,支持或是反对其留学国家只是他们个人经历的部分结果,而中国与东道主国家的全面关系则更具重要性。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日本对中国的长期侵略和中美相对友好的关系是留美幼童支持美国而留日学生反对日本的更具决定性的原因。留学生没有盲目热爱或仇恨所留学国家,他们是客观公正的观察者和评论者。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佛教清国开教实质上是对中国的侵略行为。日本政府曾欲迫使清政府给予日教在华合法传教权,但遭到中国社会的广泛抵制,终末得逞。中国社会抵制日教的斗争,是清末蓬勃发展的反帝爱国运动之一。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历程:选择·融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有机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近代中国,其主要渠道是清末民初以日本为中介的导入;五四运动前后,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导入;以及20世纪20、30年代"以俄为师"的导入。导入的基本特点是多元性、选择性、间接性、初步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自导入之日起,便开始了其中国化的历程,经历了西方导入与主动、自觉选择的结合,中西融合、认知与践行的结合,进而不断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这种中国化的演变,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推进教育改革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百年之中,中国高师课程体系经历了清末的初建、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调整和世纪末的多样化态势等四个阶段的变迁。中国百年高师课程体系的结构性、师范性、学术性、人文性等问题,对当前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的留日学生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末民初是中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的高潮时期,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培育了新生的力量,留日学生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推动了晚清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三是掀起了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四是推动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五是对民国以后中国政治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日本曾多次侵犯台湾,都被明朝军民击退。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军事实力增强,侵略性高涨,在美英等列强支持下,日本大举侵略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使腐朽的满清政府战败割台,日本对台湾实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这证明了一条真理: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世界强国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