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三维DLT方法对优秀运动员所做的跳马难度动作进行了分析,得知在起跳的时候,身体的关节角度是不同的,特别是肩的角度。踺子上板和助跑起跳上板具有很大的区别。在起跳的第一腾空中,其时间小于到最高点的时间,所以反映出快速撑马完成第一腾空。第二腾空时间最长达到平均值1.03秒,最高重心高度在2.85米,完成高难动作。在第二腾空开始的时候,增加旋转的角速度要屈臂,紧抱躯干。同时转体是表现为先慢,后快,再慢的变化。快速的助跑和达到最高的第二腾空是完成难度动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远度的构成在跳远运动中,远度S是由S_1+S_2+S_3+S_4构成的(图1)。S_1是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投影点到踏跳点之间的距离(若投影点超出起跳线,为正值,反之为负值)。S_2是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所处的位置到人体腾空后身体重心落回到同一水平高度时的水平距离。S_3是腾空后身体重心落回到起跳离地瞬间同一水平高度时的重心投影点,到  相似文献   

3.
<正> 一、问题的提出1986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美)威尔伯·罗斯教授撰文摘抄,文章指出:“刘易斯只要在技术上做点改进,就可以突破9米大关。罗斯教授具体提了5点: 1、助跑能保持正前方向,直至完成起跳。2、掌握好助跑速度。3、根据刘易斯本人的特点,起跳角度定为30°。4、腾空时要抬高骨盆,升高身体重心,使腾空时间保持在1.8至2秒以上。5、落进沙坑之前要高抬双腿并尽量  相似文献   

4.
赵云娟  龚铭新  黄勇 《体育科研》2009,30(4):86-87,99
采用图像解析的方法对郭佳浩“倒手翻接屈体后空翻两周半”技术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郭佳浩助跑速度快;上板踏跳快速有力.垂直速度增加较高;撑马时间短促有力;第二腾空横轴和纵轴转体角速度快,空中姿态保持较好,落地较稳;第二腾空时间长,腾空高度高;不足之处在于他触马瞬间到离马瞬间过程中垂直速度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5.
<正> 要取得跳远的优异成绩就要解决助跑速度这个关键问题。因为从力学定律(V_0~2·Sin2∝)/g的公式看,跳的远度S是由人体腾起初速度V_o和人体腾空时重心运行路线的方向线与水平面所合成的腾空角所决定的。我们知道腾空初速度是由助跳和起跑时到所产生的水平速和垂直速度构成的,而腾空角又是以这二种速度的对比关系确定的。根据抛射运动  相似文献   

6.
筋斗中的空翻必定是用脚起跳腾空完成的,这是人们固有的概念。但现在这种概念要改变了,因为一神用手推起腾空允成的前空翻已试做成功(有录像为证)。这不但打破了空翻必定是用脚跳起腾空完成的概念,_史电要的是为自由体操的筋斗闯出了一条新路,使筋斗的形式更加多变,内容更加丰富,前景可弃。  相似文献   

7.
跳远及三级跳远三次起跳后的腾空初速度、起飞角和身体总重心的高度,决定着跳远和三级跳远的成绩。跳远和三级跳远的科学研究证明:获得最佳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起跳初速度和起飞角。对高水平和较低水平的跳远运动员跳远技术生物力学研究证明,当起飞角保持在18°~24°时,腾空初速从8.5米/秒增加10.6米/秒,能使成绩相应从6.9米增加到8.9米。助跑的最后几米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腾空初速度和运动成绩,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是密切相关的,其相关系数男子为0.943(波波夫),女子为0.875(萨尔吉祥)。  相似文献   

8.
浅谈110米栏的直线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身体重心轨迹的直线性要求   110米 (100米 )栏的理想状态是人体重心经过 110米 (110米 )的距离,而事实上,人的跑动不是一种平移,尤其是跨栏跑,过栏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身体重心的上下起伏,其差值由栏间跑身体重心高度和过栏时身体重心高度决定,他们是跨栏跑直线性的关键。   正确的栏间跑技术应是重心高而平稳。优秀的跨栏运动员的栏间跑应象短跑运动员一样,身体重心上下起伏小,起跨过栏时身体重心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移大,垂直方向上下波动小,这样,可以缩短腾空时间,达到经济实效的运动效果。   另外,在跨栏中,从起点到…  相似文献   

9.
跳马过程中人-器械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程菲和洪淑贞完成的“踺子转体180°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转体180°”(简称“R180”)进行建模与仿真,从研究两人与跳马器械动力学关系上,揭示这类跳马在踏跳和推马阶段的运动技术规律.方法:首先对程菲和洪淑贞完成的“R180”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再采用MSC.ADAMS/ LifeMod软件建立19环节的人体模型,通过Python脚本语言编写的接口软件,将人体三维运动坐标赋予人体模型,建立与人体相接触的助跳板、跳跃平台(马)的跳马器械;最后对“R180”进行计算机仿真及动力学分析.结果:程菲踏跳垂直反作用力峰值为2 382 N(5.9 BW),洪淑贞为2 692 N(6.5 BW),程菲在开始踏跳阶段垂直反作用力-时间曲线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小平台期,而洪淑贞没有出现;程菲推马双手垂直反作用力合力峰值为556 N(1.4 BW)、洪淑贞为846 N(2.1 BW),程菲此阶段垂直反作用力-时间曲线呈双峰型,洪淑贞呈单峰型.结论:“R180”类跳马动作,踏跳阶段,运动员踏跳同时的一定量转体减少了第一腾空转体难度,可能也减少了踏跳力大小,这对于踏跳技术好坏无明显影响;推马阶段,不要使身体纵轴转体开始过早,这可能导致向上推马动力不足,影响第二腾空高度.提示,完善踏跳和推马技术是练习这类跳马动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所有单人、双人和集体项目的技巧动作均可分为两类(图示)。第一、保持平衡类:它是摆动类在平衡的条件下保持身体姿势的练习基础,这类动作有倒立、平衡、悬垂、支撑、桥、劈叉、扶持和罗汉。在保持平衡类动作中,依据完成动作的方法,可以分为二种:1、完成没有腾空的动作(用力、震起、拉起、推起);2、完成腾空的动作(跳起、跃起)。  相似文献   

11.
竞走     
阳21.19 20015981竟走的荣辱〔刊,中,工〕/肖航,李山//体育科技信息一2001一21(2)一l一2,7(S瓜)竟走刀竞赛规则//腾空//动作//技术分析G821.4 20015982竟走的判罚〔刊,中,工)/马涛,李山//体育科技信息一2001一21(2)一3一4图5(S砒)竞走//裁判工作//裁脚j员刀裁判法竞走~~  相似文献   

12.
横马屈腿腾越是体育系女生普修体操教学的主要动作之一,也是我国体操女子三级支撑跳跃的规定动作。对此动作的教学手段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完成教学大纲的问题。一、动作特点与女生生理特点横马屈腿腾越是属于支撑跳跃正腾越一类,就动作技术而言,它要求起跳要有力,第一腾空中两腿后摆要有一定高度,提臀要稍高,在完成推手后,身体在空中不仅要有屈腿似蹲的姿势过马,又要在第二腾空中做出充分展体和平稳落地。从屈腿腾越动作在起跳后身体重心运行的轨迹来看,它比分腿腾越相对要高,腿的动作相对也复杂些,在完成推手的瞬间,  相似文献   

13.
"跳起转体90°~180°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动作是近几年来女子跳马比赛中新发展的一类动作,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着重分析杨亚红(目前我国惟一能完成该动作的运动员)完成该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并找出她的优势和不足.研究结果表明杨亚红的助跑速度快,第2腾空转体角速度快,空中姿态保持较好,但第2腾空高度还不够.  相似文献   

14.
17年前,我刚从学校毕业,一天上体操跳箱课,我把跳箱摆好,踏跳板距离跳箱1.5米,然后我在距踏跳板20米以外准备开始作示范动作。"同学们,请看我的第一次示范。"我有节奏地开始助跑、踏跳、腾空(第一腾空挺高)、分腿的同时支撑手推箱面、第二腾空、落地缓冲。"啪啪啪………"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老师,你的示范太优美了,能不能再来一遍?""好,再来一遍,"于是我把刚才的示范动作又做了一次,依然  相似文献   

15.
短跑起跑后的加速一般发生在前30米阶段,在此期间运动员的跑速达到最大跑速的90—95%,在这一阶段跑的步幅的总时间实际上保持稳定,然而,运动员在加速过程中支撑和腾空阶段的持续时间则发生快速的变化,腾空的持续时间增加,支撑阶段缩短。由于运动速度可通过有效的跑道接触而提高,所以有意识的缩短腾空阶段在这里也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16.
国际滑冰联合会正式滑冰期的漫长里程结束了,在法国麦顿举行的短跑道世界锦标赛完成了1981年最后一次世界冠军赛.在人造冰场上,来自加拿大的别阿·阿利里以总分数(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胜过了自己的同胞卡埃塔纳·布塞.第三名被澳大利亚人马依克勒·利契蒙特获得.  相似文献   

17.
跨栏跑属于非对称的周期性练习。在跨栏跑项目中以110米高栏技术最为复杂。高栏技术一般分为跨栏步、栏间跑、起跑过栏等几个部分。跨栏步是由一个平跑单步的动作演变而来,腾空过栏时,运动员要完成特殊形式的交叉换腿动作,上体前倾及两臂摆动均与平跑不同。过栏技术,以身体重心腾空抛物线最高点为分界线,可分为“上栏”、“下栏”两个阶段。两  相似文献   

18.
一、按跳远的技术结构训练跳远的技术结构分为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 (一) 助跑的训练。主要是发展运动员的快速奔跑能力的训练,即提高运动员水平速度的训练。方法: 1.50米加速跑或快速跑的练习。 2.50米下坡跑或顺风跑的练习。 3.50米追逐跑的练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试竞技健美操一级运动员完成C组跳与跃中的科萨克跳、屈体分腿跳、剪式变身跳,分析在起跳、腾空、落地阶段中下肢主要发力肌肉的表面肌电特征变化。方法采用无线表面肌电仪对16名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完成3个难度分别在起跳、腾空、落地阶段中下肢左右腿主要发力的8块肌肉(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等)的表面肌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科萨克跳在起跳阶段贡献率较高的肌肉是右腿的股直肌、股外侧肌、腓肠肌和左腿的股直肌,腾空阶段贡献率较高的肌肉是左腿的股直肌、股外侧肌和腓肠肌,落地阶段贡献率较高的肌肉是左腿的股直肌、腓肠肌和右腿股直肌;(2)屈体分腿跳起跳阶段贡献率较大的是右腿的股直肌和腓肠肌,腾空阶段贡献率较大的肌肉是股外侧肌,落地阶段贡献率较大的肌肉是股直肌;(3)剪式变身跳起跳阶段无右腿的肌电图变化,贡献率最高的是左腿腓肠肌,腾空阶段贡献率较高的是右腿股直肌和股外侧肌,落地阶段贡献率最高的是右腿股直肌。腾空和落地阶段中,右腿肌肉贡献率比左侧同一肌肉贡献率相对较高。结论在完成科萨克跳和屈体分腿跳难度动作起跳阶段时,要求运动员股直肌和腓肠肌有较高的爆发力,腾空和落地阶段中,科萨克跳需要加强左腿肌肉力量;屈体分腿跳在训练中要注意运动员左右腿发力相同,以保证左右腿空中姿态的平衡;在完成剪式变身跳时,主要发力部位从左腿(起跳腿)过渡到右腿(前伸腿)。在训练中要加强主要发力肌肉力量训练,完成难度动作过程中主要发力肌肉与其他肌肉协调配合发力,提高运动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动作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体育师友》2015,(1):12-13
<正>跳远是高中田径类模块教学中的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的跑跳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具有较好的锻炼价值。"腾空步"是跳远"腾空"技术的组成部分,它是起跳结束时身体姿势在空中的延续,是人体腾空后空中动作的开始。"腾空步"完成得好与差直接影响到空中动作的质量,对跳远技术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高中学生在学习跳远时,如何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腾空步,顺利掌握跳远技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技能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