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了平面直线图形的认识和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设计理念〕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数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上课伊始,教师由一次动物赛车引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一问题,为学生创设了“…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公开课活动中听了一节“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颇有感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图形与变换”方面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为下节课教学“比例”打好了基础,在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先让学生直观感受,再动手测量、画图,理解意义后又组织练习,学生对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认识较深,可其中一个环节由于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造成一定障碍。影响了学生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实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一、别人“怎么教”——经典案例聚焦 “圆的认识”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几乎所有的小学数学名师都用过这节课来展现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后起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因此,有关这一内容的课例可谓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4.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中第五小节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节课的重点是归纳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下面我们实录两位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他们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实施方式虽完全不同,但通过教者的反思和专家的点评,我们看到的是对于相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师的组织与处理。这是我们开设此栏目的本意。  相似文献   

5.
报刊采英     
小学数学练习研究 一、目前小学数学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1、练习课的课节不足。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学单元的课时安排不能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 2、备课不认真。有些教师认为新授课已做过一些练习,只要把“练习”里剩下的内容做  相似文献   

6.
征稿启事     
《小学数学教育》2013,(1):23-23
《小学数学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是面向全国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等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开设的“好课多磨”、“课例评介”、“案例透视”、“教学频道”等栏目,欢迎数学教育专家、教研员、教师撰写稿件。“好课多磨”通过讲述磨课的经历与感悟,把一节好课形成的过程呈现出来,让广大读者了解“...  相似文献   

7.
郭玉娟 《考试周刊》2013,(90):64-65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展开概念教学的过程.帮助学生有意义地形成概念,是广大一线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教学实践中也往往有很多偏差。本文结合所在学校备课组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二册“正比例和反比例”概念第一课时的教学尝试.谈谈概念教学的一些基本要素与要义。  相似文献   

8.
“说课”──我教反比例应用题吴忠市利通一小常淑萍一、教材反比例应用题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简易方程、反比例的意义及正比例应用题解答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本节课内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稍复杂的反比例应用题。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是:在学生理解反比例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2009年江苏省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暨教学观摩活动第二学段的14节展示课,留给听课者的总体印象是教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努力,演绎了课堂的精彩,体现了教学智慧的丰富。用“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学特色等八项指标来衡量,这些课都是好课或较好的课。  相似文献   

10.
黄勤 《广西教育》2012,(33):61-61
数学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程”。然而,从时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来看,其教学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有:教师在概念课的教学中,虽然也借助感性材料作为辅助教学的脚手架,但是大部分教师采用这一脚手架的根本目的仅仅是为了引出概念,  相似文献   

11.
<正>有些数学课,学生难懂,教师难教,难点难突破。这些“难课”大多属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学习,且是数学结构性知识的“种子课”,涉及学生知识迁移及应用能力生长的关键节点。教师若不及时发现学生的认知误区、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势必会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三角形的认识”就是这样一节概念课。本节课内容处在小学几何教学的第二学段。学生在第一学段对三角形已有直观认识,能辨认三角形,会用三角形拼图,已学习角的认识和分类,并且四年级刚学习了“垂线”。  相似文献   

12.
陈冬梅 《成才之路》2014,(21):83-83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 在新世纪的今天,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成为我们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以前,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平时教学“满堂灌”,复习时则搞“题海战术”。而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考试成绩虽然上去了,但实际动手能力仍然比较差,社会实践能力则更差。高素质人才首先要具备各种文化素质。在小学阶段,数学又是基础性、工具性非常强的学科。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对其他各科都会产生很强的影响渗透力。所以,在小学阶段,一定要加强数学素质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这样学生才乐意“演”。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就会信任老师。这样,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如在小学数学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写法”的教学中,在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万以内数的读法”的基础上,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学到什么知识?”这时,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情绪很热烈。这样,学生就从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生学得比较愉快,教师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这是我在“名师风采”活动中上的一节课的实录,这节课是浙江版小学现代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我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让学生的“提问”与“交流”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自主、合作地探寻问题的研究方法成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审视、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成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由于学生在五年级时已学过立方体的展开图,也学过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但没有学过立方体展开图的特征。我希望这节课有所突破的几个问题是:学生通过观察两个图形,提出一串相关的数学问题,而这些数学问题中包含本节课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引导学…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于如何教学复习课的理解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教师“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甚至让学生把书后的总复习做好几遍;有的教师采用“练习一校对一再练习一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如果小学数学复习课就...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随机抽样听了一节小学五年级数学练习课,内容是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九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独立作业,做课本第44面第10题:“先锋小学要用长0.96米、宽0.69米的红纸,布置一个光荣榜,这个光荣榜高1.92米、长3.45米,布置光荣榜要用多少张红纸?”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有效的数学练习就是数学学习必备的“保健操”。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练习课的重要性,做到“三思而后行”,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思“内容”练习课的教学内容要“求精”。教师在确定练习内容时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一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围绕重点,精选习题;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将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反馈相结合,做到有针对性;三  相似文献   

17.
一、缘起:这是一节复习课吗 参加教能比武.抽到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中的一个内容:教材第91页“数学思考”例5。这个内容编排在小学数学的总复习阶段,但例5具体编排的却是一个学生还没学过的知识内容.该如何定位这节课?是复习还是新授?如果是复习课,“数学思考”这个内容又该如何复习?  相似文献   

18.
1986年下期,我州教科所在永顺县举行了全州小学数学教学比赛活动。比赛规定:参赛的教师都由各县市或自治州直属小学经基层比赛选拔,教学对象均借其他学校的学生,教学内容均在上课前一天由抽签而定。五年级一节“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课的教学比  相似文献   

19.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1.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发展有关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上一节课,就要把这节课分成几个步骤或环节,就要确定各步骤或环节的地位、顺序以及所需时间,确定各步骤或环节中教师、学生、教材等因素间的联系。这就是“课堂教学结构”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课堂教学结构,就是指课的环节或步骤以及各环节或步骤间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由以下因素决定:(1)学生认识发展的特点;(2)教学的基本任务或课型;(3)教师的水…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过程,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来加深理解,逐步掌握。”这说明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不可缺少的认识过程,应该引起教学的重视。可是,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1.练习课的课节不足。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学单元的课时安排不能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尤其是练习课,课节不足的约占30%左右。 2.备课不认真。有些教师认为新授课已做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