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办学和管理体制是适应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已经不适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需要。为了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院校的模式与运行机制,有必要分析一下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重大的变革中,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同样,对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的素质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的那样:“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作为培养下一十世纪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须根据上述要求,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教育应该如何发展和改革,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的关系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望同行斧正。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深化教育改革具有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经济领域的巨大变革,这一变革对我国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然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并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许多有利条件。具体说主要有三个有利条件:一是有利地于地方和学校根据市场的需要培养人才,有利于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院校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和培养方式;二是有利于学校和市场直接挂钩,参与科技市场、人才市场的竞争,有利于把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三是有利于各类学校根据当地条件和本身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所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市场成为学校与社会沟通的一个恰当中介,从而打破了过去学校封闭于社会,教育只为政治服务,听命于上级部门的弊端,使学校改变脱离社会需要的状态。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等院校如何面向市场经济叶衷人,陈强在党的十四大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加快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的步伐,高等教育改革同时不断深入进行,国家教委起草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在我...  相似文献   

5.
政府管理模式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主管部门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关系,已经逐渐影响到高等院校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重新定位与思考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模式,加强高等院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力,是高校适应国际教育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调整地方高校专业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调整地方高校专业设置刘爱群,王国权我国正在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对人材的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对高等院校培养人材的质量规格、知识结构、专业素质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人...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是实用之学。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教学内容,拓宽实践环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改革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校招生并轨综合改革的构思高忠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中国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是优化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要求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使其达到最大的边际效益。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应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高校后勤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因此,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参与市场活动,健全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那么,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社会要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以市场需求作为各个行业发展的主要调节杠杆,实现市场法人主体的优胜劣汰。目前高等院校已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事业,如何改革体制,转换机制,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充裕适用的人才资源和科学技术成果,主动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实现教育与社会的接轨,是关系到高等院校自身存亡和发展的大事,也是高校目前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拟主要从学校专业设置和改造的角度出发,探索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一个时期以来,高等院校教师流失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具有高级职称或者高学历教师的流失,严重地困扰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给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造成了不利影响。造成高等院校教师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目前高等院校人事管理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高校教师流失问题的出路是深化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高校人事管理要主动遵循、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必须认识到人才的流动是大势所趋。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的流动不是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学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客观上为高等院校提出了一个重太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加快改革步伐,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利地完成这一伟大而艰巨的转变过程。 1 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生产知识形态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现存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高校的办学体制与建立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的要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高校伙食工作的跨世纪问题探讨王荣森我们正处在世纪交替的年代,高等院校在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促动下,变革的深刻性令人瞩目。高等院校的后勤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呢?高校伙食工作如何适应新世纪高校体制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高等院校新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正在逐步形成,并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迈进。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健全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毕业生就业工...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转轨必然引起观念更新。过去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职教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僵化的、是阻碍职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桎梏。只有确立崭新的职业教育科学观念,进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职教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使职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转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推动经济走上“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6.
如何贯彻十四大的精神,主动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需要,主动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行高等院校各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下面着重谈谈以十四大精神为指导,加大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力度的一些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必须加快经济立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和执法监督,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消极现象;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探讨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对策,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体制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职业高中教育要主动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搞活办学体制是一个关键问题。当前,应如何搞活职业高中的办学体制,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呢?我个人认为:  相似文献   

20.
李栋  赵彩霞 《成人教育》2009,29(8):26-2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探讨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对策,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体制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