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少甚至杜绝平庸书的出版宋应离提高图书质量是繁荣出版的关键,是实现阶段性转移的核心。平庸书是影响图书整体质量,实现阶段性转移的严重障碍。下决心减少墓至杜绝平庸书的出版,是实现阶段性转移的重大步骤,是摆在出版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艰巨而重大的课题。所谓平庸书...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阶段性转移”──河南省第十届出版理论研究年会侧记本刊记者罗琳新闻出版署提出的“阶段性转移”已取得明显成果。但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研讨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就是河南省第十届出版理论研究年会的主题。此届年会于1995年11月7一1...  相似文献   

3.
树立精品意识 推进阶段性转移刘同元一、多出用品是“优质高效”的集中体现“阶段性转移”的主要特征是实现“优质高效”。尽管“优质高效”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出版物的结构、质量、出版管理、队伍建设、科技进步、深化发行体制改革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实行目标管理是深化“阶段性转移”的重要措施祝秀荣深化“阶段性转移”,实现“优质高效”的战略目标,既需要在出版规模的宏观控制、选题的优化、书稿质量的提高等多方面下工夫;更需要强化管理,建立起符合出版社特点的管理制度。邓小平早就指出,制度方面的问题更带有...  相似文献   

5.
简讯     
简讯第十一届全国地方科技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年会召开本届年会于8月14日至21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出版工作的阶段性转移和深化出版管理改革的问题。会议由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徐荣生副主任主持会议,陈元直和屠荣举顾问讲了话。出席...  相似文献   

6.
平庸书探源与对策张德田,张勇,胡炜据1994年国家出版主管部门统计,我国年出书达10万种。据了解,其中平庸书占很大比例。而大量平庸书的出版如得不到遏制,将直接影响出版行业“阶段性转移”的顺利实现。因此,研究平庸书出版缘由和遏制平庸书出版的对策,是我国...  相似文献   

7.
群众性的出版科研好罗琳出版科研,除了专家学者为之,广大出版工作者的参与另有一番意义:可更直接地促进出版改革的深入和出版事业的发展;对于出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在当今出版业实现由数量规模向优质高效阶段性转移中,意义更显重...  相似文献   

8.
加快新闻出版阶段性转移的步伐张凤瑞新闻出版署提出出版业从规模数量的增长向优质高效转移已经3年,这3年来,出版业的发展思路经历了一个重大转折,取得了明显成果,出版工作呈现出健康有序发展的态势。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对新闻出版工作提出了总...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地方委员和华东地区部分科技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聚会江苏古城扬州,就加强和改进科技出版工作,加快阶段性转移步伐进行了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全国图书出版审读工作会议于4月14日至16日在浙江宁波召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图书管理处处长和主管图书审读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及8家北京地区的中央级出版社总编室负责人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新闻出版署党组成员、图书管理司司长杨牧之同志和有关同志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出版界贯彻新闻出版署狠抓图书出版优质高效,实现出版工作阶段性转移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认为,图书审读工作是抓好图书出版优质高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出版工作阶段性的转移提供了一定的保证。会议期间,各地新闻出版局和各出版社的同志详细介绍了近两年来在图书  相似文献   

11.
加强基础管理促进内部协作──改善省级出版系统管理之管见李润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对出版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推进出版事业阶段性转移,加强基础项目管理即加强人、财、物三方面的建设,促进省级出版系统内部协作,是出版事业管理的关健。一...  相似文献   

12.
关于阶段性转移与出版体制框架的探讨编者按199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和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出版科学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图书质量问题的分析及对策张兴彦我国出版工作阶段性转移的目标,经过两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图书质量总体趋好的大背景下,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对图书质量问题还应当深入研究,以寻求有效对策,使图书出版尽快转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一影响图书整体质...  相似文献   

14.
编辑工作“阶段性转移”的八个问题刘国藏全国出版界,对进行"阶段性转移"的工作思路,已经形成共识;对如何实施"阶段性转移",已经摸索出一些经验;对"阶段性转移"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在制定新的对策。就总体而言,"阶段性转移"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目标体...  相似文献   

15.
继续推动新闻出版工作实现阶段性转移于友先经党中央批准的《1996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指出:新闻出版工作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作的指示精神,把握正确导向,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推动出版事业的发展由数量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高转移。”中央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青年编辑与跨世纪出版战略──访中国编辑学会青年编辑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胡守文孙琇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新世纪的大门已经遥遥在望,在全国出版界实现“阶段性转移”和制订“九五出版规划”之际,中国编辑学会青年编辑研究委员会于1995年11月底,...  相似文献   

17.
出版体制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浅议─—兼谈股份制出版集团刘进社一、出版改革也要试行现代企业制度于友先署长在《坚持方向,深化改革,实现新闻出版工作的阶段性转移》(《新闻出版报》1994.3.2)一文中提到,新闻出版,特别是出版业,正经历着重大转折。其中,“...  相似文献   

18.
追求出版工作的高境界李海洲于友先署长在致署党组同志的信中提出“出版社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个性”的问题。这个意见,抓住了出版工作实现阶段性转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意义。每一个出版工作者和出版社都应把出有特色的图书、办有特色...  相似文献   

19.
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刚刚闭幕,友先同志在会议上作了《扎实工作,服务大局,继续推动新闻出版工作实现阶段性转移》的重要讲话。怎样扎实工作?用什么服务于大局?为什么这样强调实现阶段性转移?这是每一个出版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努力贯彻的根本性问题。 1993年、1994年出版工作波澜壮阔。一方面成绩很大,出版了很多很了不起的好书,另一方面形势严峻,问题不少,读者有意见。在中央的领导下,定思路,抓导向,建机制,立规  相似文献   

20.
“承诺”贵在落实张凤瑞1996年7月25日,山西省8家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向社会公开郑重承诺,要"坚持正确导向,严守出版纪律,争出优秀图书,不出一本坏书"。这是出版工作者自加压力,自我约束,自觉地推动出版工作实现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阶段性转移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