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文】药香如蝶 吴克诚 所谓的药都是些亡去很久的草。长得正好的草是不配叫药的,即使辟放进药屉,不久它也会烂掉,因为它未经晒、烘、焙或炒——九九八十一劫,少了一劫,也不能成药。  相似文献   

2.
药香如蝶     
所谓的药都是些亡去很久的草。长得正好的草是不配叫药的,即使硬放进药屉,不久它也会烂掉,因为它未经晒、烘、焙或炒——久久八十一劫,少了一劫,也不能成药。所以药都身世沧桑。身世沧桑的药只能以文火慢熬。我喜欢这个“熬”,“煎药”的煎太轻薄,与药的身世不协调。导读与思索从生到老,谁也离不开药,这平常的令小孩子拒绝的药却在作者的笔下满室飘香,翩跹如蝶,作者把药的身世与历史、人生的沧桑巧妙联系,新颖生动,发人深省:人生之药到底是什么?急火出菜,文火出药——饱经沧桑之心,除了以文火轻拢慢捻,是断不能把它再打开了——且看文火不疾…  相似文献   

3.
好草都死了     
儿子大学毕业后回到公司,在机关里当一名小职员。父亲退休在家。家住一楼,屋后一方小园,养了许多兰草,其中不乏珍贵之品。公司内外不少人高价求购,父亲却说:“好草无价!”心存侥幸者再问,父亲道:“草就是我,我就是草,买得了吗?”遂绝了上门讨要之人。一天,儿子对父亲说:“爸,有一件事,我想……”“啥事?”儿子犹豫了。“啥事呀?”“我们处长,想要一盆兰草。”“兰草——”父亲看了儿子一眼,“你拿一盆送去吧。”说着指了指屋后墙角的那一片。儿子回头一看,是父亲经常送人的那种,又说:“爸,处长要那种……那种叫瑞雪兆春的。”父亲半天不开腔…  相似文献   

4.
年少     
因为年少所以轻狂总把一份纯净的感情当成生命的全部因为年少所以痴迷总把意识的迷恋当成梦中的玫瑰花香因为年少所以烂漫总把一次远行当成岁月中的永恒可是当一切迷惘烟消云散后才发现青春的童话虽然能轻易在繁盛的季节里上演终究难以支撑整个人生待我们再回首时一切早已风轻云淡  相似文献   

5.
香木     
那年春天,我家老屋的院子的西北角长出一株小树苗,那时候,我刚刚懂事,还识别不出那是一棵什么树。于是,我找来一些小伙伴辨认,他们也同样识别不出来。后来,我拉着父亲去看,问道“:这是一棵什么树?”父亲看了之后,微笑着说“:这是一棵香木。”我感到好奇,继续问道:“香木是什么啊?”父亲煞有介事地说:“香木啊,就是能散发出香味的木头。”我听了,更加惊讶了。因为此前,我曾在广播的《杨家将》的评书里听说过,穆桂英破“天门阵”时,有一种神奇的香木叫“香龙木”。莫非这株小树苗就是那神奇的“香龙木”?我赶紧俯下身,在小树苗的嫩枝上嗅了半…  相似文献   

6.
月光雪     
正岁月里总是有许多鳞次栉比的细节,在这如月般清朗、如雪般干净的记忆里缓缓流淌,不知是要低眉自喜,还是该黯然神伤?月光匝地的时候,我总会按捺不住地走出房间,到清辉洒洒的院落里徜徉。"月下一瘦墨,揽得满怀香",我虽学不来高风雅致,但也不忍心辜负这一地如雪的月光。是的,月光如雪。  相似文献   

7.
开门     
父亲喝得醉醺醺地从酒吧出来,正好和放学的儿子一起回家。到了家门口,父亲掏出钥匙,但怎么也插不进锁眼里去。儿子在一旁说:“爸爸,我来帮您开。”  相似文献   

8.
卑微的伟人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又过了一年,父亲又带儿子去了丹麦。到安徒生的故居前去参观,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怎么他生前会在这栋阁楼里?”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里。”  相似文献   

9.
罗翔 《教师博览》2007,(7):27-27
1979年.我高中毕业后在村里担任了民办教师。那晚父亲乐颠颠地说,祖宗烧了好香,这回咱家里出了一个“先生”了。乐过之后,父亲郑重地告诫我:“翔儿,千万要把娃儿们教好,给咱家争口气。”我把父亲的话揣在心窝子里。  相似文献   

10.
赵义 《中学生百科》2014,(36):15-16
乒乓球社[岁月如球拍,年少之时挥斥方遒挥汗如雨挥拍暴扣,等它破了旧了,我们也走了散了。怀念那段“乒乒乓乓”的岁月以及岁月里的那些人。]高中军训,苦中有乐。虽说痛并快乐着,但这种别扭还是不要为好。我一痛苦就会大吃大喝大疯大玩,钱包实在受不了这种变态“减肥”,我更受不了这种演变下去就是极端堕落的变态快活。又是军训时。偷个懒溜到生活区闲逛,正碰到乒乓球社招新,反正无聊,遂凑上前询问一二。一来二往,  相似文献   

11.
邹俊 《同学少年》2008,(9):38-38
匆匆的岁月带走我无忧的童年,年少的无知也悄然消失在远方。我坦然前行,为他寻觅挡风遮雨的地方。——题记父亲这些年一直在外忙碌,很少回家。也许是出于叛逆,我与父亲关系很冷淡。每到那虫鸣渐歇,秋风瑟瑟之时,年少的心总是感到无限的惆怅与凄凉。上学的路上,只有我独自一人,背起行囊,没有十里相送,亦无反复的叮咛,就这样离去。走过花雨交织的季节,没有人为我指引方向,曾经徘徊,也曾经迷茫。回到空荡荡的家,泪如潮涌,寂寞填满心头。  相似文献   

12.
留一道缝隙     
张润田 《新读写》2009,(1):45-45
棋中理趣多,棋里岁月长。小作者从与父亲对弃的几局输棋落笔,领悟到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计长远打算”的哲学道理,井由此升华到人生如棋,“要在做事之前考虑周全……又要做事果断,不能举棋不定”的道理,真是一语点睛。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一句话一直鼓励我前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天,我看到一株长在墙缝里的小草。我感到很惊讶,心想:小草怎么可能长在墙缝里呢?它是怎么长出来的呢?下午放学时,妈妈给我买了一个西瓜。我吃西瓜的时候不小心把西瓜籽掉到了墙缝里,正好,我倒要看看它能不能长出西瓜苗来。  相似文献   

14.
父亲失约     
故事发生在丹麦的一家美丽如画的小旅舍里。这种旅舍备有酒食招待游客,通用英语。我和父亲这次旅行,既为了公事,也为了游乐,有空的时候玩得挺欢。父亲说:“可惜你妈不能来,要是能带她来逛逛,该多好。”父亲年青时到过丹麦。我问他:“你上次来是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5.
有一则笑话——“考试得了多少分?”“3分。”话音刚落,“啪、啪、啪”。小明的屁股上挨了爸爸3巴掌。“下次再考,还敢考3分吗?”“呜……不敢了,1分也不能考!”爸爸的意思是要儿子好好学习,多考分数,儿子的理解却正好相反。有一篇短文《贫穷》——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父亲想让儿子见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在农场最穷的一户人家里他们待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奥秘,引人无限神驰的符号。在无涯的宇宙,在漫长的岁月,在人的旅途上,“?”编成无数纵横交错的路,“?”开凿出一道道时空的沟壑。“?”如跳跃的鼓点,不停地敲响在人们的耳畔;“?”如抽动的藤蔓,不断地引你向  相似文献   

17.
我的龟龟     
“龟龟”也是个捣赁鬼?记得昨天我姥姥过生日,剩下一块蛋糕放在桌子上,正好“龟龟”也在桌子上。“龟龟”一闻到香昧就猛一下子  相似文献   

18.
我的蓝天     
岁月轮回,不经意间,我考入了远在市区的南通一中,从此,父亲的信就像系着风筝的线一样紧紧地系着我的心,系着我的思念。父亲的信每次都会准时送到我的手上,读着一封封父亲的信,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泪满衣襟。喜悦的心总是无力摆脱那无法排遣的亲情,亲情之中又总是抹不去父亲的身影。直到现在,才知道“家书抵万金”的含义。一个人身在异乡,心中满载着对家乡、家乡人的思念,常常坐立不安,吃饭也不香,一个人总是傻傻地托着腮,呆呆地望着地图上那不知名的小城,心想:这个时候,他们应该都睡了吧?城市里的霓虹灯还亮着吗?他们在想我吗?知道我在想他们吗…  相似文献   

19.
星期天,爸爸带小光到三楼房顶的阳台上去玩。小光看见阳台上长满了小草,就奇怪地问:“爸爸,是谁在阳台上种了这么多草?”爸爸笑着说:“是风爷爷。”小光更奇怪了,“风爷爷怎么会种草呢?”爸爸说:“草种很小,刮风时,风把泥沙、草的种子都带到空中,吹到四面八方。有的草种落到阳台上,而阳台上的薄薄的一层泥沙、灰尘,正好成为长草的土壤。下雨天,阳台上能淋到雨,晴天,能晒到太阳。这样,种子就发芽了,长  相似文献   

20.
熬药     
所谓的药都是些亡去很久的草。长得正好的草是不配叫药的,即使硬放进药屉,不久它也会烂掉,因为它未经晒、烘、焙或炒——九九八十一劫,少了一劫,也不能成药。所以药都身世沧桑。身世沧桑的药只能以文火慢熬。我喜欢这个“熬”,“煎药”的“煎”太轻薄。与药的身世不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