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学目标】1.借助旁批和阅读提示,了解蝉的生命历程。2.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感知作者"科学"与"诗"结合的语言特点。3.激发阅读《昆虫记》的兴趣,了解此书的特点。【教学重难点】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感知作者"科学"与"诗"结合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记金华的双龙洞》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经典之作。从读小学时背诵到至今从教,我不说滚瓜烂熟,至少也是"谙熟"此文。但是,要真正走入文本去体验作者游览的奇乐妙趣,还需要再进一步亲近文本。如果说只是按作者的游览路线以及每一个景点的特点:山路(景多声美)——洞口(很宽)——外洞(宽敞)——孔隙(既暗又窄又小)——内洞(黑、大、奇)——出洞展开教学,那课只是浮于表面上,课堂肯定如一潭死水,激不起一丝波纹。于是,我寻思  相似文献   

3.
教材特点: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组成。除《内蒙风光》为参观访问记外,其它四篇均属游记。其特点为写景多依据线索组材:借助修辞和形象的语言突出景物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课文内部段的承接有着很强的连贯性。 教学目标: 1.学习围绕中心选材,依据线索组材的写景方法。 2.了解文章内部的顺承关系,体会借助修辞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突出景物特点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爰祖国河山的情感。 教学设计: 第一篇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教学要点 , 理清线索,明确所写景物;认识两洞特点;了解写法。 教学方法:质疑导渎、批注概括,讨论领悟。  相似文献   

4.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七册15课)是一篇游记,其中的第五小节既是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作了一些探讨。一.关于教材的理解这一节教材是作者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我的理解是,在游记中,作者写移步换位的过程是为了展示各种不同的景物。如这一节,表面上是写从外洞进内洞的过程,而实际上是写双龙洞的极为神奇的部位──沟通外洞与内洞的孔隙。通过作者过孔隙时的所见、所行、所感的描写来间接写出孔隙之小。全节一共九句话。第一句话点出这一节描写的中心──孔隙。第二句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琦君及其散文特点2.感受“泪”的深刻含义3.激发学生对泪珠的思考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领味泪珠与珍珠的关系2.难点:品味文中各种泪水包蕴  相似文献   

6.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洞口、外洞;再写孔隙、内洞;最后出洞。在游览过程中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本文从如何理清课文教学顺序入手,从"尝试利用微课受新知"、"感悟本文表达的生动准确"和"盘活教材习得方法"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及教学进行反思,能够引发读者共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第十册第二单元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是“理清文章的条理”,配合该重点训练项目的一类课文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本文是按作者游览顺序写的,依次写了游双龙洞路上的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游内洞,出洞的过程。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还要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8.
何桂芬 《教师》2014,(28):126-127
正【教学目标】(1)了解《林汉达历史故事集》这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能自己阅读《序》和《编后记》了解这本书的作者(林汉达),知道这是林汉达老先生的绝唱,弥足珍贵,激发学生认真阅读的热情。2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特点:真实性、时间性、图文并茂。3了解这本书的语言特点:口语化。(2)能根据这本书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进行有效阅读。【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时间】1课时。  相似文献   

9.
教学要求; 1.由扶到放指导学生阅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寓意。2.反复朗读人物对话,知道写人物语言除了选择好安放提示语的形式外,更主要的是对话要能揭示人物特点。教学重点: 朗读狼与羊的五次对话,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教学准备: 1.整篇课文的配乐朗读的录音。2.化装表演需要的道具。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小艇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2 .认识小艇在威尼斯城中的作用 ,体会威尼斯的美丽和风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材重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入 ,揭示课题。1 .通过描述著名城市与其独特的标志引出威尼斯与小艇的密切关系。2 .看录像初步感知威尼斯城及小艇。3.作者为什么选小艇写 ?带问题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 ,理清脉络1.讨论 :小艇的什么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三大重点。三、学习课文第 2、3节 ,落实训练点。1 .反复朗读 …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新词 ,正确地理解词语和句子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比喻的贴切。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4.了解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教学重点 :1 .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比喻的贴切。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比喻的确切。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 .学会生字新词 ,初步理解部分词语。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了解学生对瀑布的感性认识。二、自学课文。1 .读课文 ,画出生字…  相似文献   

12.
杜延霞 《现代语文》2006,(11):32-33
教学目标:1.了解王维及其山水诗的特点。2.体会诗中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3.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体会诗中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语:走进自然,拥抱自然是本单元的教学主题,颜元叔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教学目标1.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4.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全文分别记叙了作者在双龙洞的洞口、外洞、内洞看到的和听到的。作者在游览了宽敞高大的外洞后,要想一览内洞双龙的龙颜时,却被一孔隙挡住去路,真乃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想要探知双龙是什么模样,必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寓理的议论方法;3.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树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掌握有关说明的方法。感受金字塔的特点及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3.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遗产和对古埃及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了解金字塔的外形特点及构造,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难点:作者是怎样把金字塔的特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了解那树的品质、特点及其不幸命运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3、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教学重点:1、了解那树的品质及其不幸命运。2、品味本文简洁生动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2课。【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2.了解翠鸟的外形,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翠鸟的外形,抓重点词句品读课文;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阅读训练的同时,有效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教学过程】一、颜色导入,感受鲜艳,渗透语言训练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姓什么吗?出示"朱",学生进行扩词,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   1.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小艇与威尼斯水城的密切关系 ,认识威尼斯美丽的风光及独特的风情。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   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   一、整体导入   1.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 ?课文围绕“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这一中心句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   2.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板书 : 小艇的特点   主要的交通工具船夫的技术 小艇的作用   二、导…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第八册中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学习这篇课文,要使学生了解作者在路上和双龙洞的洞口、外洞、内洞分别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了解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而不仅知道课文讲了些什么,而且知道是怎样有次序地讲清这些内容的,还要体会出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