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部對於修改職教組織法之說明 (一) 职業教育職業教育之目的,在於培養国民職業技能,以助國民經濟及國家產業之發展。中國職業教育,尚在萌芽時期,而國民經濟國家產業亦未發達,故職業學校為數甚少,年來又因制度未善,職業教育併入普通教育系統中,與中學混合設置,尤使職業教育無從滋長。本部最近增訂职業學校组織法,使職業教育切合社會實际需要,  相似文献   

2.
今日我國現象之呈現吾人眼前者,一方面爲工商凋敞,農村經濟破產。另一方面則學校雖多,都未能顧及社會之實在情形、及其現實需要,因之舉業於學校,失業於社會者比比皆是。充其極,將便教育愈普及,而失業者愈多,社會阢(阝白木)之現象,亦將愈甚。欲謨補救,非注重生產教育,即職業教育不可、然吾國職業教育之提創,亦既多年,先之以學者之鼓吹研究,繼之以政府之明合推廣、結果職業教育機關。質的方面未必有若何進  相似文献   

3.
工藝合作社是蘇聯國民經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份,是社會主義工業的一種類型。它在蘇聯建設社會主義及由社會主義逐漸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各個階段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對手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唯一正確的途徑,是國家大工業必要的經常的助手。如大家所知道的,沙皇俄國是經濟落後的國家,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居於重要的地位,其產品佔全部工業產品的三分之一以上,職工人數幾乎佔三分之二,在許多產品的生產上手工業成為獨佔的生產者。但在當時手工業者遭受着重重的壓迫与剝削,手工業陷於没落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各國對於職業補習教育,因社會經濟及政治狀况之繼續不斷的前進而漸趨複雜,均認為今后之重大問題。蓋義務教育完了,而因經濟或才力之限制不能升學,非向職業界謀生不可。同時又感觉到職業技能知識之缺乏,事實上不能適應生產环境,不得不另闢教育途徑,以  相似文献   

5.
偉大的蘇聯共產黨在天才的斯大林的領導下,領導着蘇聯勞動人民渡過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邁進了新的偉大的歷史時期——即社會主義國家工業化時期。国民經濟恢復時期最重要底成就,就是工業、農業及交通運輸業基本上達到了戰前的水平,並保證了工人階級所握有之经济命脈的领导權;在商品流轉方面,保證了國營商業和合作社的優勢地位。就在這樣的基礎上,一九二五年十二月蘇聯共產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决定了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为社會主義的國家工業化而鬥爭,為社會主義勝利而鬥爭,便成了黨医中心任務。’(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莫斯科外文明版局一九四八年版,第三三九頁)  相似文献   

6.
引言     
農村破產,社會崩潰,民不堪命,國將不國,我人生丁斯世,目擊艱危,束手待斃,自非所願,努力挽救,責無旁貸,此本社同人所以於提倡職業教育之餘,當民國十四五年之際,又有農村改進之舉;蓋將擴大職業教育之範圍,以整個農村爲實施對象,圖國家根本之鞏固也。發軔以還,繼續進展,初有徐公橋,次有黃墟,  相似文献   

7.
輓近物質愈進步,人類之分工愈繁複,個人职業之當否,愈益關係本身發展,及生產效率與社會全體之幸福,故近來各國教育界無不竭力提倡職業指導之事工,茲將最近各國職業指導  相似文献   

8.
一 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是国家發展的一個整個歷史時期。在这個時期,在經濟方面,由於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在国民經濟一切領域內的建立与鞏固,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在產生着,在不斷加强和勝利着。 過渡時期經濟的特徵,是經濟的多種結構,即這一制度中既有资本主义的成份、部分和因素,也有社會主義的成份,部分和因素。一九一八年五月列寧會寫道,在蘇維埃俄國有五種不同的社會经济結構:  相似文献   

9.
一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我國開始了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国家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實現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把我國建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经济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分配法則的科学。我國現正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因此在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上,必須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一九三六年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開於講授政治經濟学的幾個問題的决議中,即會强調指出政治經濟學是歷史的科學,應當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去研究。當前在政治經濟学的教學中,如果不從理論上阐明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不從理論上阐明黨的總路綫是我國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法則的反映,不引導同学為貫徹總路綫而奮鬥,那就不能把政治經濟學運用來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就會犯教條主義的錯誤。教学中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從政治經濟学這門科學來說,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問題。我國正在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必須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特别是列寧、斯大林关於從资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經濟學說,來分析我國過渡時期中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我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十月革命後蘇聯由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循的方向及其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從资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理論,對我們也是適用的。但由於中國社會經濟的特殊歷史條件,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走的具體道路和步驟,將不會和蘇聯完全一样。所以,祇有正確地認識了中華人民共和国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况及其規律性,才能勇氣百倍地去為實現黨在  相似文献   

10.
一毛主席指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基本上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農業、對手工業、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線、應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各項工作離開了它、就要犯右傾或左傾的錯誤。」毛主席早已指出:「當作國民文化的方針來說,居於指導地位的是共産主義的思想,並且我們應當努力在工人階級中宣傳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並適當地有步驟地用社會主義教育農民及其他群衆。」「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由於其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緣故、就都具有社會主義的因素,並且不是普  相似文献   

11.
在人民革命勝利以後,我們黨和全國人民的基本任務就是要使我国由落後的、貧困的農業國家變成富强的社會主義的工業国家,即實现社會主義工業化。我国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本環節是發展國家的重工業。只有重工業,才可以建立國家工業化與國防现代化的基礎;只有重工業,才可以在最新的技術基礎上進行對全部國民經濟的改造。如列寧所說的,我們才能逐漸從窮苦莊稼漢的瘦馬跨上巨大机器工業的鋼馬。 對外貿易必須服從我國過渡時期總路线的要求。在實現我国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鬥爭中,對外貿易起着巨大的作用。如所週知,對外貿易是资金積累的來源,對外貿易可以為國家工業化提供大量资金。 對外貿易在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進程中,還有一種特殊的重大的作用。這就是通過国際貿易,按照我國经济建設計划的要求,以我國的土特產品交換發展工業的生產資料——機器裝備,從而加速我國工業化的實现。机器裝備進口是我国工業化時期對外貿易的主要任務。工業化要求進口貿易向着最大限度地增加机器裝備的比重的方向發展。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經驗證明:‘在發展底现階段實行工業化,有賴於盡量輸入机器裝備,而擴大輸入的可能性則取决於發展出口貿易与使国内可產商品不再入口的情形。’列寧和斯大林非常注意机器裝備的進口問題。早在一九二○年,列寧在论及蘇俄爭取自资本主義国家進口机器裝備問題時指出:‘……要儘快獲得購買必需机器的可能。我們這一點作得愈快,我們就愈早有經濟上不依賴資本主義  相似文献   

12.
(一) 根據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於生產力性質的經濟法則,黨在過渡時期對我國農業提出來的基本任務是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把個體分散的小農經濟改變為社會主義經濟。在我國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必須以列寧的合作社計劃為指針。正如斯大林所教導的,列寧的合作社計劃‘對一切具有人數相當衆多的中小生產  相似文献   

13.
敬啓者,社會生產落后,國民生計日窘,為中國目前最大險象,教育部有鉴於此,乃有四月三日提倡職業教育命令,同人十餘年來,奔走呼號,努力研究者,亦惟此職業教育,至此始獲社會之同情,政府之提倡,實符私願。惟辦理職業教育,千端萬緒,難乎其難,質言  相似文献   

14.
問題解答     
爲什麼說,甲乙二類工業比例關係中反映出社會主義再生産各方面極其不同的、極為複雜的政治經濟,過程之間無數的相互聯系。 這可以舉很多例子來說明。甲乙二類工業比例關係的性質,不僅决定生產資料生產與消費資料生產間的比例關係,而且表現着其他政治經濟過程之間的無數關係。首先,甲類與乙類比例關係,表現着消費與積累的比例關係。甲類產品是用於擴大再生產的,而乙類產品是用於個人消費的;所以消費與積累的比例關係是取决於甲乙二類比例關係的,因為它决定着那些產品可以去用作積累,那些產品可以去用作消費。這是反映經濟的過程。  相似文献   

15.
趙宋三百年的历史行程中,封建的社會經濟已經發展到高度水平。單從手工業生產方面來說,無論從它的發展的廣度和深度,或是它的組織、分工以及技術的提高等等,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如果要想給這个發展高度的手工業以較為清晰的描述,那就必須將手工業的多式多樣的發展形態,手工業生產的內容及其在當時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以及它和農業、商業等方面的聯系,都得加以探討。這樣做,當然不是這篇短文所能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共产黨中央委員會和毛主席直接领導下编製完成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割已经在第一屆全国人民代麦大會第二次會議上通過。這是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勝利以後进入革命第二阶段,即社會主义革命時期的偉大的具體的行動綱领。它是我們建设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国家的奠基的計划,为我国在地渡時期質现總任務打下了坚固的基礎。李富春同志在報告中说:‘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概括地说來,就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国设計的一百五十六個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額以上的六百九十四個建設單位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农业生產合作社,並發嶇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對於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上把资本主義工商業分別地納入各種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軌道,建立對於私营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這就充分说明了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是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义改造的奠基的大事業,是實现国家過渡時期總任務的一個重大的步驟,是在我國實現社會主義帶有决定意義的一個偉大的網领。 為了完满地达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務,国家在五年計划中為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建設投资總數為七百六十六億四千萬元,折合黄金七万萬兩以上。国家用這樣巨额的资金投入經濟建設,這不僅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偉大的創舉,而且它的性質和意義是為了社會主义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为了在我国实現人類最理想、最幸福、無剥削、無階級的社會主義社會而進行的巨大的投资。這就再明確不過地說明了:只有在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领導下,只有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之後,才能開始這樣的偉大的建設事業。正如李富春同志在報告中说:‘只有在工人階级領導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政府,才可能來這樣做。’  相似文献   

17.
一商品運输合理化的意義和途径 發掘運輸潛在力量,進一步適應國民經濟建設事業對運輸日益增長的需求,這是目前擺在運輸部門和國民經濟各部門面前的重要任務之一。合理地有计劃地組織商品(或產品)運輸,是勝利實现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重要保證。  相似文献   

18.
從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時起,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時止,這是一個過渡時期。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周年的口號’中,明確地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綫,即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私营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口號中也指出了從一九五三年開始的我國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的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材,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有步驟地促進農業、手工業的合作化,繼續進行對私營工商業的改造,正確地發揮個體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作用;保證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成份的比重穩步增長,保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這是一個偉大的光榮的歷史任務。它像一座燈塔,照耀着我國人民前進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論經濟區劃     
一什麼是经濟區 經濟區是社會發展的產物,不是也不可能是自然特點的反映。但經濟區不是從有人類社會以來就存在的,而是隨着资本主義的發展逐漸形成的。為什麽只有在資本主義社會才能形成經濟區呢?這是因為,以前的各社會階段,生產力水平很低,農業的生產幾乎完全是為了‘自給自足’,很少出賣;手工業產品不僅數量少,而且交換範圍很小。一般的講,這時生產和交換僅具有地方的意義。只有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由於大機器的應用(雖然和社會主義比較,那是極不普遍的),經濟部門分工的詳細化和深刻化,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國  相似文献   

20.
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社會各階級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世界上已是革命和反革命兩大勢力作最後鬥爭的局面。‘這兩大勢力堅起了兩面大旗:一面是紅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國際高舉着,號召全世界一切被壓迫階級集合於其旗幟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國際聯盟高舉着,號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於其旗幟之下。’(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一九二一年,蘇聯肅清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和結束國內戰爭以後,進入恢復國民經濟的和平工作時期;一九二六年蘇聯開始了為實現社會主義的國家工業化的建設。蘇聯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不僅給中國人民以革命勝利的很大的鼓舞和希望,而且蘇聯人民,特別是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又從各方面幫助中國人民的革命運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