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具有神话特征的小说。根据弗莱的原型理论,原型可以是人物、情节、主题等的原型。因此,本文采用原型理论对盖茨比的原型进行探讨,使读者对盖茨比及其短暂的一生有更清晰地认识。  相似文献   

2.
《圣经》作为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原型。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从语言原型、人物原型、情节原型、观念原型、意向原型和音乐原型六个方面对新版影片《大地惊雷》中蕴含的《圣经》原型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弗莱作为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创始人,认为文学产生于神话,神话是最基本的文学原型。英国作家托尔金的《魔戒》中的人物个性鲜明,与许多原型相呼应,是对亘古存在的神话原型的继承与发展。针对目前对《魔戒》进行原型研究文献较少的问题,应用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魔戒》中人物的原型进行研究分析,寻找《魔戒》与原型之间的关系,在探讨托尔金的写作意图的同时,也可使人们更透彻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以及更好地理解《魔戒》的深意,探索其自然内涵,并为人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句法结构、语义结构以及语言运用方面,if条件句都是语言学习中比较难以处理的语言现象。传统语言学家多从逻辑、语义、功能和语用的角度来研究if条件句并对其进行分类,而较少从认知角度对if条件句进行分析。从认知的视角来看,if条件句是一个原型范畴,包括原型与非原型。原型范畴理论对if条件句有着较强的解释力,能充分地描述if原型条件句的相关特点。在此基础上,语言研究者可以更准确地认识if原型条件句,而且对if原型条件句的理论描述为语言研究者探讨非原型if条件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体”是英语动词非常重要的一个语法范畴,动词进行体除了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事件”外,还有许多特殊的意义和功能。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指出进行体的各种意义和用法构成一个原型范畴,具有原型范畴的特点。对进行体用法进行原型化分析,有助于认清各种用法背后所隐藏的认知规律,弄清各用法之间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6.
原型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所有概念的建立都以原型为中心。原型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纲领性文件,对时态范畴的阐释有更强的解释力,二者的结合能促进人们对时态范畴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在原型理论的基础上对致使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致使结构的分类和其原型特征,指出致使结构的原型是表直接致使意的形态型致使结构。同时,本文根据Langacker标准事件模型提出了致使结构的认知原型。  相似文献   

8.
王亚琳 《海外英语》2012,(13):187-188
《宠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丰富的《圣经》文化和黑人文化。在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中,神话原型的应用随处可见,这些原型都是黑人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分别从《圣经》原型和神话原型角度对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进行深层剖析,深刻揭示奴隶制度的残忍,有助于对黑人文化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挖掘出隐藏在文学文本最后的神话原型的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9.
杨启帆 《海外英语》2011,(3):248-249
文章提出了英语动词进行体的语义实质是过程性的观点。并从这一语义实质出发,以原型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进行体的原型和非原型,以及由原型向非原型转化过程中所运用到的隐喻拓展机制。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个认知过程,是一个原型范畴,翻译是对源语语篇和译语语篇进行原型分析进而确定最佳译文的过程。诗歌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也应该从原型理论视角进行分析,从而使译者采取正确的翻译方法,再现原文的神韵。  相似文献   

11.
教材原型是指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包括教材中描写的人、事、物、景、情等。利用教材原型进行再造想象作文,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展开联想,对原内容进行扩展、填补、再现或重新组合,使原内容进一步凸现、延续和深化。利用教材原型进行再造想象作文,既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荣格对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进行补充,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在他看来,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就是原型。原型是一种在人类原始文化里隐藏着的"原始意象"。现在有民间原型研究的称法。在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中,不论是作品内容还是人物塑造都体现着荣格的原型方法。有神话原型的借鉴,也有仙话原型和民歌以及民间传说、故事的原型体现。沈从文通过这些原型借鉴以及再创造,表达了自己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3.
对国民性进行批判,是鲁迅贯穿其一生的文学主题。对社会人情心理进行洞幽烛微的描写,是鲁迅国民性批判的一个组成部分。鲁迅小说中的人情心理描写可以归纳出这样几个原型:变色龙原型、隔膜原型、看客原型。每个原型都有自己的特质。鲁迅对它们的批判对当下也有着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启帆 《海外英语》2014,(18):267-268,275
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经验之一。然而,语言学家们对感知的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句法层面。很少有人从概念范畴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研究。文章以原型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感知概念的生成,感知概念的原型与非原型,以及由原型向非原型扩展过程中所运用的认知机制。对这一概念的探讨将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人类认知的发展规律,并深入地掌握句法层面中各种感知结构的生成,及其表达的各种涵义。  相似文献   

15.
原型理论清算了经典范畴理论中众多与人类认知不符的概念,为范畴研究作出巨大贡献。但在其发展的40年里,学界对范畴原型的作用和本质始终聚讼不断。在对复合范畴原型文献进行重读后发现,批评者并没有认清原型理论的真正作用在于描述人们对范畴的外部判断而非解释范畴的心智加工,因此质疑不足以撼动其科学性。文章通过综述相关研究,厘清正反双方争论焦点,进一步提出应当将"原型"的本质定义为一系列具有权重的特征,而非单个原型实例。  相似文献   

16.
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经验之一。然而,语言学家们对感知的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句法层面。很少有人从概念范畴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研究。文章以原型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感知概念的生成,感知概念的原型与非原型,以及由原型向非原型扩展过程中所运用的认知机制。对这一概念的探讨将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人类认知的发展规律,并深入地掌握句法层面中各种感知结构的生成,及其表达的各种涵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对英汉“爱情”进行了认知原型分析,由此可知,英汉情感概念“爱情”是以人类身体体验为基础,以原型为认知参照点,通过隐喻认知机制而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白鲸》是一部宗教色彩浓重的小说,诸多文章只是从人物形象及主题对作品进行解读。本文运用原型意象理论,对作品中体现的原型意象进行研究,并对小说说体现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原型理论建立在亚历士多德的古典范畴理论基础之上,并对它进行继承和创新。原型理论对哲学,认知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有深远的影响。该文分析了现在外语词汇学习中的问题,试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角度提出解决的办法,希望对外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以体验哲学和原型范畴化理论为指导,对英汉"恐惧"进行了认知原型分析。首先提出英汉"恐惧"这一情感概念是在人类相同的或不同的认知体验之上演变而来,具有相同和不同的认知原型。然后对其进行了认知解读,得出:英汉情感概念"恐惧"是以人类身体体验为基础,以原型为认知参照点,利用家族相似性,通过隐喻认知机制而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