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一个冬天。一场一场的雪接踵而至。这不,快过年了.窗外大片大片的雪又慢悠悠地飘了起来.把娘的心飘得火烧火燎。刚开始飘雪团的时候,娘就把家里能烧的柴草背到堂屋的灶旁.  相似文献   

2.
脑力对对碰     
《科学启蒙》2014,(12):26-27
正一年即将要翻过去了,大博士又和同学们相约在"脑力对对碰"啦!上期给大家出的题目,你们是否都解答出来了呢?大博士要揭晓答案咯,仔细对照下,看看答对了没有?上案答期1.《删数字》:正确结果如右图所示:2.《修烟囱》:烟囱的作用是把热的烟气抽出房外,这主要原因是热的气体密度比其周围的空气小,所以烟囱中的热烟气柱的重量就比同样高度的空气柱轻,这样就产生了气压差,驱使烟囱中的烟气上升,从烟囱冒出。烟囱高,压差大,抽力才能强。把烟的出口安置在炉旁,压差很小,当然烟就不能抽出,烟囱的出烟口建高处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烽火台在中国古代,为了传递军事情报,人们曾设立过烽火台,利用火与烟传递信息。烽火台白天烧狼粪,夜间点柴草。传说烧狼粪时有很大的浓烟直冲蓝天,在白天比火光更易被人发现,因此烽火有时又被称为狼烟。当发现敌情时,烽火燃起,台台相传,一直传到军营。在2700多年前的周朝时期,烽火告警系统就已经很完备了。  相似文献   

4.
这种笔触细腻而又缓柔.她穿越条条杨柳间的感伤,以绿肥红瘦书写离愁:她也会孱卧树枝屋檐的窝居,寻觅柴草中的坎坷:她书尽花谢花飞、红销香残之怜。  相似文献   

5.
很多农家仍然习惯烧柴做饭、取暖,但烟囱倒烟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烟倒灌进屋内,人被呛得又是咳嗽又是流泪,而且火还烧不起来。本发明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具有防倒烟、防漏雨水、节能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地窝子的窗子在屋顶上,屋子里有了烟,打开门烟跑不出去,把窗子打开,烟就很快跑出去了。 娘做饭时,柴草烧出的烟,一部分从灶口跑出来,满屋子都是。这个时候,我就举一根棍子,把天窗顶开一条缝,让烟跑出去。  相似文献   

7.
问不倒博士说:有了烟囱,房子里的烟就会从烟囱里跑出去,不会弄得满屋子都是。我们烧饭做菜的时候,免不了会产生很多烟。现在很多家庭使用上了抽油烟机,于是,连着抽油烟机的管道就代替了连着炉灶的烟囱,烟囱就下岗啦。小鸟要是飞过,闻到烟,会被毒死的!(工厂的那些大烟囱的确是杀害了很多小鸟的罪魁祸首。) 黄滢霏(4岁)不让大灰狼从烟囱里爬进来。(但是圣诞老人也进不来了啊。) 朱迪飞(3岁)我家不住在楼顶,烟囱没地方摆。(这倒是个难题。) 郑国豪(3岁)为什么现在很多房子都没有烟囱  相似文献   

8.
吃货的等待     
去年过年,外婆蒸的是高粱面年糕,又红又软,摆放在长长的高粱叶上,真香!其中也有我的功劳,因为是我烧的火嘛. 今年外婆的技术更新了,改蒸玉米面年糕,我还是争着烧火.外公一边往后拖我一边说:"你穿着新衣服还蹲在锅边,真不知道爱干净!"我像一头小犟驴,一个劲儿地往前冲.发现灶里缺树枝,我立刻把树枝往锅底捅;发现鼓风机不给力,我立刻让它吹起一片红霞.站在灶台边的外婆妥协了,说:"让她烧吧!"  相似文献   

9.
火旺烟就少     
记得小时候,家里炒菜做饭都是烧柴火。一次,母亲炒菜时,要我帮着添柴。可不知怎的,灶火却烧得直冒浓烟,呛得我咳嗽不止。"怎么这些柴烧得尽是烟呢?"我埋怨着。"不是这些柴烟多,而是你没有把柴烧好。"母亲说着,拿起一根棍子,蹲在灶前,把棍子伸进灶里拨弄着。  相似文献   

10.
放烧火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我们农村。放烧火的传统还在流传。放烧火.就是把一堆堆草放在田里点燃.然后让草堆迅速燃烧起来。人们烧的是柴草,寄托的却是一份感激、一份期盼……  相似文献   

11.
如果大清早刮东风,那时空气潮湿,炊烟贴着房顶朝西飘.清早柴禾也潮,冒出的烟又黑又稠.在沙沟沿新户人家那边,张天家的一溜黑烟最先飘出村子,接着王志和家一股黄烟飘出村子(烧碱蒿子冒黄烟,烧麦草和苞谷秆冒黑烟,烧红柳冒紫烟,梭梭柴冒青烟,榆树枝冒蓝烟……村庄上头通常冒七种颜色的烟).  相似文献   

12.
烟囱的学问     
一天,我在房间里看书。忽然,一阵烟呛得我连声咳嗽,原来是平台上的烟囱冒出的烟被风吹进了屋里。“让烟囱高一点不就行了。”我找来一截旧铁皮管子,把它立在烟囱口上。烟囱加上铁皮管子,高了半米多,我找来一些布条堵住缝隙,心想这下  相似文献   

13.
曲突徙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相似文献   

14.
我可爱的家乡在嘉兴市新丰镇,它是杭嘉湖平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素有“平林古镇”之称。在我们新丰,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生动有趣的传说典故太多啦。我们通过实地采访,决定选取新丰“三宝”——花、饭、茶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花——灶花我们新丰的“名花”可不是牡丹或君子兰,而是“开”在每家每户烧菜煮饭的灶头上的“灶花”。听长辈们说,北面的嘉善、南面的海盐等地,他们的灶都是白灶,没有漂亮的花纹和图案,只有新丰的土灶最具特色,是设计巧妙、功能齐全的花灶。在灶肚(烧柴火的地方)、灶面、灶山(防烟灰用)和烟囱上,都绘有各种各样的图…  相似文献   

15.
故乡的炊烟     
许多年前,在我故乡的每一座瓦房或草房的后边,都有一根矗立的烟囱。早晨、午间、傍晚,每一根烟囱里都会飘出袅袅的炊烟,缓缓地向天空飘荡,村庄里到处都弥漫着柴草燃烧后的那种淡淡的、糊糊的气息。如果你站在山坡上,把目光凝聚在村庄,你就会看到几十根、上百根烟囱里冒出的青烟是多么的壮观。这样的景象,比任何一幅山水风景画都优美十倍,让你无法忘却,伴着你生生世世,永远留在你的记忆深处。在我的印象中,最美的炊烟是清晨的炊烟。清晨的炊烟,淡淡的、蓝蓝的,在村庄的房舍、绿树上弥漫,很容易让人想起清晨山野树林里飘动的雾霭。偶尔有微风…  相似文献   

16.
小学自然第三册第十九课<什么力量使大气流动成风>中有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如图所示.这个实验演示的目的是让学生看到,在木匣内的蜡烛未点燃时,檀香的烟是竖直向上升的(无风),在匣内蜡烛点燃时,檀香的烟从小洞里钻进匣内,从蜡烛上方的烟囱里升上去(风把香烟吹进了匣内).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第三册第十九课《什么力量使大气流动成风》中有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如图所示。这个实验演示的目的是让学生看到,在木匣内的蜡烛未点燃时,檀香的烟是竖直向上升的(无风),在匣内蜡烛点燃时,檀香的烟从小洞里钻进匣内,从蜡烛上方的烟囱里升上去(风把香烟吹进...  相似文献   

18.
预防的作用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做任何表示。  相似文献   

19.
正孩子渐渐长大离家,故乡的炊烟依旧袅袅盘绕。无论离家多远,看到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我对炊烟有一种无师自通的辨识能力。灶里烧的是生柴,房顶上的炊烟便色黄而浓稠,如果烧的是干柴,炊烟则是稀薄的淡蓝。刚生的火,冒出的烟是厚密的。火愈烈,则烟愈淡。火燃得最旺的时候,炊烟渐淡至无。我甚至可以从炊烟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锅里是要煮米了还是要炒菜了。煮米的时候,火不需太大,灶里的柴也不需要时时攒动,炊烟是清淡而平和的。  相似文献   

20.
    
荷香桥镇的桔子树全部被虫吃了。那一年一个桔子也没结。整个夏天.枯子山里,没有碧绿的叶子.没有金黄的枯子.树干和树枝夏天一过可能就干了.砍回去做柴烧.可惜。不过也只能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