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宝泉 《班主任》2000,(2):18-1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生关系已从陈旧的“师道尊严”的堡垒中解放出来,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生关系已从陈旧的“师道尊严”的壁垒中解放出来,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造就人。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健康、和谐,学生才会接受教育,才有可能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特别需要关心和帮助。生活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  相似文献   

3.
教育本就是一件双向互动的事情,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其各项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生为本"、"生本理论"逐渐出现,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讨论的话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研究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和谐教育是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以美育为桥梁,使德、智、体、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本文具体阐述了会计学科教学中的计算机教学,和谐教学重点强调的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相似文献   

5.
一、营造和谐学习氛围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问题。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是支配,而学生是被动、是服从。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不要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甚至正常的人格电难以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田云 《考试周刊》2012,(16):174-174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给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更可以让老师在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教育教学,利于师生两方面的发展。可见,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刻领悟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和增强,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积极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德国教育家沛西·能曾指出:"生命的历史就是向往个性的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依赖于接受教育和学习的过程,而师生关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所以,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和能动的发展,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其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动力和条件.师生关系虽然是双边的,但是否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讲关键在于教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必须摒弃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9.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的环境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探究环境,使学生由被动的、消极的接受式学习向积极的、主动的研究性学习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和谐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意义出发,在篮球教学中采用幽默的教学方法、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构建和谐高校篮球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王超 《中国教师》2010,(Z1):416-416
<正>教学中的"教"与"学"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便是教学的前提,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共同合作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和谐统一。教育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育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效。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是指语文教师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与评价学生,特别是在回答问题、分组讨论、写作训练等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手段不仅能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激发学生潜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好赏识教育,可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新的教育理念把和谐的师生关系摆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位置,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校教育、师生关系达到和谐呢?  相似文献   

14.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建立. 一、真诚热爱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热爱学生的真诚,以"爱"感人,以"爱"化人.当教师真正从内心关爱学生时,才会有共同构筑的"凝聚力"教育工程,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振和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和互补.爱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支柱、精神、灵魂.  相似文献   

15.
宋丽 《华章》2010,(12)
大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师生角色,构建民主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全新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林敏 《考试周刊》2014,(14):91-91
<正>陶行知先生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大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教师的神圣职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营造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布卢姆指出:"应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情感与学生交往,在教学中使学生尽可能少地感受到威胁,因为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下,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主动体验成功的前提,是培育学生创新意识的必备环境,只有  相似文献   

17.
正自主学习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主动体验教学过程,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呢?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发展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摈弃那种"教师是权威"的心态,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积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激励、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就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作了详细解析,分别从情感教育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成绩,有利于学生和谐的发展和学困生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务实的学习态度、有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构建当代教育中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雅珍 《陕西教育》2010,(11):64-64
师生关系是在特定的教育结构中表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不但能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还有利于培养师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机.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友好,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学生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构建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中值得我们教师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一、爱学生是建立尊重、平等师生关系的前提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确实,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