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兰科学家玛丽·居里(1867—1934),通称居里夫人。同她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而闻名于世。《我的信念》是这位伟大的女性和著名科学家在晚年回顾一生和抒写信念的篇章。文章质朴真诚,夹叙夹议,展示了她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以及作为女性的兴趣、爱好和情操。“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文章开篇明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一位女性 :“我对她人格的居里夫人 (MarieCurie,186 7~ 1934)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 .她的坚强 ,她的意志纯洁 ,她的律己之严 ,她的客观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的身上 .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 ,她极为的谦虚 ,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她就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 ,现代原子物理学奠基人之一 ,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 ,2 0世纪最有声望的女性——居里夫人 .一、艰难的求学历程居里夫人本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 ,186 7年11月 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 .父亲是一所中学…  相似文献   

3.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她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金,成为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侨居法国的波兰人。这一年,波兰邀请她回国参加在华沙举行的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在主席台上,国家领导人、各国著名科学家和她的  相似文献   

4.
【课堂实录】师 :今天 ,我们走近的人物是科学家玛丽·居里。首先请大家浏览以下图片和文字 ,你会用怎样的一句话评价居里夫人。 (出示一张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工作的图片和一段简介居里夫人生平的文字 )(观察后 )生 :她是了不起的 ,获得了那么多的奖项 ,那么多的荣誉。生 :应该说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人。生 :她还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在失去丈夫后 ,仍坚持研究 ,取得成绩。师 :是啊 ,居里夫人是一位贡献卓越的科学家 ,她是如何成功的呢 ?让我们走进《我的信念》一文 ,一起倾听这位科学家的述说 ,感受她伟大的人格。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了解…  相似文献   

5.
居里夫人不仅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性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和伟大的母亲! 作为一个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伟大的。她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位女性,并且是第一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对于初中学生兴趣尤其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兴趣是他们的学习动力.化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谈谈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居里夫人是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是人类放射学研究的先驱。她的处事态度和工作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中,选录了她的作品《我的信念》。课文注释中把居里夫人的国籍介绍为波兰人,是不够准确的。本文通过对初中全套语文教材在作者注释方面的深入分析,结合居里夫人的具体生活经历,认为应该将居里夫人介绍为法国或法籍波兰裔科学家。  相似文献   

8.
一次,居里夫人被邀请回波兰参加华沙镭研究所成立的开幕典礼。她坐在主席台上,周围簇拥着各国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台下有许多人,捧着鲜花向她表示欢迎。典礼即将开始,居里夫人忽然站了起来,匆匆跑下主席台,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会场角落的一部轮椅前。轮椅上坐着一位老年妇女。居里夫人俯下身,吻了吻这位老人的面颊,并亲自推着轮椅,和老人一起来到主席台上。“她是谁?”人们纷纷猜测。居里夫人崇敬地说:“这是我小学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居里夫人是放射性元素镭的"母亲"、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和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然而,大家是否还注意到: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用对待  相似文献   

10.
朱永新 《生活教育》2011,(17):61-62
众所周知,居里夫人是放射性元素镭的"母亲"、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和两次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然而,大家是否还注意到: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用对待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对待女儿,给我们每个做父母的留下了一面宝贵的"人镜"。  相似文献   

1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低年级的作文教学,应该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做到以"趣"激发,以"趣"教学,以"趣"追求个性……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进而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呢?下面的教学案例分析也许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并让我们的学生作文妙笔生辉。一、激发课堂之"趣"案例一:有一位学生在一篇《我的梦想是……》命题作文中写道:爸爸出差去外地了,他临走时对我说,儿子,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个科学家。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居里夫人,你也许会连珠炮似地说:这还用说吗,谁不晓得她呀!她是既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又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她还先后担任过25个国家各种学会、学院的名誉会员、会员、博士、院士等107个荣誉职位!这么伟大的女科学家,早就人人皆知啦!可现在我们要说的,是居里夫人童年的故事。这些故事呀,你不一定都知道,不是吗?  相似文献   

13.
<正> 结合本系统学员实际使用好教材,这对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一、灵活地使用教材在尊重教材,不打乱知识的系统性,执行省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或略讲部分与学员工作实际联系不大的教材内容。例如,在讲元素和元素符号一节时,因比较枯燥无味,学员感到没有兴趣。而元素和元素符号又是进入化学知识大厦的第一阶梯,必须打好基础.为了引起学员兴趣,力求实效,就从道尔顿的元素符号讲起,直到卡尔斯卢会议制定的:一切化学元素符号,都采用该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的化学历史。特别是有些元素的发现和命名,元素的颜色、状态,与发现元素的科学家、国籍等都有密切联系,就把它们结合起来讲.例如,碘的原意是紫色的意思,钋是波兰的意思.再把门捷列夫、居里夫人、诺贝尔等著名科学家的生平故事与他们所发现的元素结合起来讲.这样不仅丰富了学员们的化学历史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 把教材上的知识尽量与学员的工作实际联系起  相似文献   

14.
化学课兴趣教学初探魏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对于初中生来讲,兴趣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兴趣是他们的学习动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一、激发兴趣化学是以实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创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和水平,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一直都是化学教师追求的目标。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直接影响化学教学的效果。提升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居里夫人-玛丽·居里是一位享有盛名、受到全世界爱戴和尊敬的科学家.还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从姐姐的书箱里找到一本《居里夫人传》,从中我第一次认识了这位坚强的女性.居里夫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一个出生在19世纪末波兰贫困家庭  相似文献   

17.
居里夫人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她出生在波兰,真正的名字叫玛丽,因为嫁给了法国年轻的学者彼埃尔·居里,后来被称为居里夫人。在居里夫妇发现镭元素之前,人们刚刚知道有一种稀有金属叫做铀,能发出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线,这就是x射线。居里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想到也许还有别的物质  相似文献   

18.
1.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一位法国籍波兰科学家。她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了一系列新元素,包括镭和钋。此外,她的放射原理以及放射同位素分离法都是非常有名的。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尔一起荣获诺贝尔奖。当时放射性元素的破坏作用还没有被发现,居里夫人在工作时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有时将装有放射性元素的试验试管放在衣袋里,有时放在抽屉里,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最终在1934年7月4日死于恶性贫血。  相似文献   

19.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居里夫人是放射性元素镭的"母亲"、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和两次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然而,大家是否还注意到: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用对待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对待女儿,给我们每个做父母的留下了一面宝贵的"人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