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社会排斥视阈下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出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流动儿童.到目前为止.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同题、受教育状况、医疗卫生状况、犯罪和童工等社会同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有助于从本质上解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平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关键性目标以及政策话语,弱势群体公平问题是社会热点话题之一,而教育是改变弱势群体儿童现状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当下我国弱势群体儿童学前教育不公平的关键原因与政府责任,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顺利落实政府责任的同时保证弱势群体儿童学前教育更加公平、规范、有效,促使弱势群体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于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政策已较为完备,为流动儿童在城市中公办学校入学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不少障碍,如流入地政府财政困难,公办学校管理难度较大,流动儿重家庭自身的原因等,影响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落实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必须重视中央政府的作用,建立中央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经费,地方政府提供服务以及社会各方共同监督的机制,充分保障少年儿童享受公平的义务教育权,同时,可以考虑统一教材或统一教材难度,解决流动儿童转学困难.  相似文献   

4.
城市流动学前儿童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的受教育状况不仅关系到流动人口家庭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本文通过对流动学前儿童的家庭、幼儿园教师及社区居民的调查和访谈,分析长春市流动学前儿童受教育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转化型留守儿童是指本来在城市接受教育的农民工子女再次回到原来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的儿童。[1]205转化型留守儿童如候鸟般游走于城乡之间,是感受冷暖最深的一个弱小群体。从法律的视域下分析出现转化型留守儿童受教育不公问题的社会根源,提出解决转化型留守儿童受教育不公问题的法律保障和途径,进而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之我见——公平的教育解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方面内容,具体可分为3个层次(1)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我国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表现为现实的不公平和制度性的不公平.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促进教育公平才是最现实、最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总结出城市流动儿童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与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并指出影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来自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多个方面,据此给出了改进流动儿童适应性的基本策略,包括政府提供政策与财政的支持;学校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家长从自身出发,注重与子女交流等。  相似文献   

8.
金时,国力较弱,政治、经济体制发展都不尽完善,民族教育公平问题突出.统治者面对这些问题,采取实施科举考试、崇儒兴学等诸多策略和措施,促进民族教育公平发展和民族阶层流动,金的许多做法和措施对今天民族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整理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对珠三角地区城乡学前教育公平的差异及其对学前儿童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发现:二语习得的等级投入体制、城乡的分级等级规划、城乡学前教育两极分化的双轨倾向都是导致学前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为此,必须遵循教育公平和共同发展的改革理念,建立城乡学前教育统筹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对农村学前教育给与适当的重视和合理的倾斜,才能解决农村学前二语习得发展的短板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儿童是中国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相比普通城市家庭的儿童,特殊的环境使流动儿童产生了自卑、孤独和学习困难等心理问题。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