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追随着中国新闻出版业改革开放、发展前进的脚步,《中国出版》杂志诞生、成长、发展,也迎来了自己创刊三十周年纪念。《中国出版》原名《出版工作》,1978年1月创刊,当时是一本面向行业的内部刊物。1987年1月,杂志改版变为公开出版物,面向国内外发行。1991年1月杂志进一步改版并改名为《中国出版》。今特邀请杂志创刊时的工作人员、现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李炳银同志撰写了一篇关于杂志创刊情景的回忆文章。同时,凭借《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专号》这一平台,特开辟"回顾篇"专栏,选取《中国出版》历史上发表的少量相关文章,以此纪念杂志创刊三十周年并感谢多年来关心支持我们的作者和读者。  相似文献   

2.
当然,我们并不相信真有什么投胎。责任还在我们这些成年人身上:我们要选择为2013年出生的婴儿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今年《经济学人》杂志展望来年的年刊《2013年的世界》。其中一篇文章叫《生命的彩票》。说白了,这是一篇"投胎指南"。文章开篇提到,巴菲特在总  相似文献   

3.
风仪兼师友     
40年前,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介绍《保卫和平》杂志中文版的书评,那时我正在学写书评,被这篇观点鲜明,引证巧妙和文笔优美的文章深深吸引住,一口气读了几遍,留下难忘的印象。书评作者署名“郁进”。原来这位“郁进”就是我们出版社的戴文葆。他从上海《大公报》调到人民出版社前后,他的学识才思和编辑功力,早就在  相似文献   

4.
一八三九年三——四月份的《德意志电讯》杂志,连载了一篇没有署名的通讯《乌培河谷来信》。这篇鞭笞虔诚主义,揭露资产阶级的通讯的发表,在巴门和爱北斐特引起了极  相似文献   

5.
我们随州车务段三十余名通讯员,人人都有一位“良师益友”——《新闻通讯》。去年,我们段开展智力投资,为该段的通讯员每人订了一份《新闻通讯》。据统计,截止12月底,全段通讯员共投稿280篇,在全国十一家报刊、杂志、电台上刊用131篇,其中被铁路报刊采用80余篇,比1985年增加了38篇,在《中原铁道》  相似文献   

6.
值此《图书馆杂志》创办20周年之吉,特致诚挚祝贺! 《图书馆杂志》是我国图书馆领域最具优良作风和特色的刊物。光阴荏苒,10年弹指一挥间。10年前,我有幸阅读到张贤俭先生的《心系读者终不悔雅俗共赏甘自累——〈图书馆杂志〉创办10周年回顾》一文,至今情景历历在目。我通过这篇论文初次了解了《图书馆杂志》前10年的办刊历程与方针。当时《图书馆杂志》的办刊思路和经验,后来对我们《图书情报工作动态》的编辑实践中多有借鉴意义,尤其张先生文中显示的精神至今值得回味和发扬,故今日仍借张先生论文题目为题,以示纪念与祝贺。  相似文献   

7.
2008年7月5-8日,全国广电期刊专业委员会在银川举行了年会,评选出2007年度优秀稿件,并评选出首届中国广电十佳学术期刊和中国广播影视品牌期刊。其中7篇论文、3篇评论、5篇通讯、4幅美术摄影获得一等奖。《中国广播》杂志推荐的论文《从调查数据看城市广播发展态势》、《短信互动为广播带来的注水现象及预防初探》和通讯《2008奥运,我们来了》分别获得一等奖。来自全国广电系统的30多家杂志的5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  相似文献   

8.
黑纲领出笼的背景和经过十年前,陈伯达、姚文元合伙炮制了《把新闻战线的大革命进行到底》,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编辑部文章的名义出笼。这篇黑文(以下简称《到底》),是林彪反党集团和“四人帮”篡夺新闻舆论大权的黑纲领。揭露《到底》产生的背景,批判《到底》的谬论,肃清他们的流毒,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战斗任务。  相似文献   

9.
我曾经写过一篇《要用新知识、新观念写新闻》的文章,发表在2001年12月的《新闻知识》杂志上,后来又写了一篇《新闻理念的更新与新闻报道的创新》,先后在2010年6月的《中原声屏》(内刊)和2011年2月下半月的《新闻爱好者》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10.
《夏丐尊文集》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分编三卷出版,其第二卷《文心之辑》专收语文教学方面的论著,编入了与叶圣陶合著的《文章讲话》。《文章讲话》继《文心》而作,先在《中学生》杂志登载过一部分,后于1938年出书。讲话共计十篇,叶先生写了其中的第二篇,夏先生写了此外的九篇。 1982年,湖北人民出版社重印过这本书。重印本的末尾,有一篇不到一百字的简短《编后》,说明重印时编者对这本书曾经“略加修  相似文献   

11.
现在,我已过“天命之年”,离退休也不远了。在学校里由于没担主要职务,有了些闲空儿。一次去县委宣传部找朋友聊天,无意中发现了《新闻爱好者》杂志,展卷细阅使我爱不释手。我几乎是一口气把那本杂志看完的。里面的内容使我很受启发,又萌发了采写新闻的念头。近两年来,我为报社和杂志社写稿约50余篇,其中有22篇被《商丘日报》、《教育时报》、《党的生活》等采用。这对我这位“老兵”来说是多么大的鼓励和支持啊! 为了不断提高新闻素质和写作水平,我特意订了《新闻爱好者》杂志。同时还经常翻阅大量报纸和杂志,从中及时了解…  相似文献   

12.
大千世界新闻迭出,文坛世界也迭出新闻。不久前,大型文学刊物《黄河》编辑部在一篇题为《辉煌的秘密——中国两弹研制秘闻》报告文学开头本来用作安排题图的位置上,发表一篇“郑重声明”。声明的主要内容是,在该刊发表这篇报告文学正要付印之际,同一作者所写的内容基本相同的另一篇报告文学已在《当代》杂志发表出来。声明说:“作为一名从事创作多年的部队专业作者,彭子强同志不可能不懂得这种‘一稿二投’的性质和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一我们为他的行为感到遗憾、羞耻和忿慨。”为此,该刊编辑部决定,将“扣除彭子强同志全部应得稿酬,以敬效尤。”  相似文献   

13.
今年第一期《新闻记者》杂志的“向您推荐”专栏,摘登了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罗伯特·卡恩1968年写的调查报告《救救国家公园》,同时还刊登了推荐文章《见微知著妙笔生花》。读了这两篇文章,感慨良多。我不想贬低卡恩的作品。在当代美国记者的报道中,他这篇《救救国家公园》算得是杰出之作,不然他怎么会获得美国1969年“普利策全国报道奖”呢?我认为《新闻记者》杂志推荐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1997,(12)
一桩不可忽视的小事文\湖北·张赫玲7月18日的《新闻出版报》发表了江苏一位通讯员写的《自由谈》,文中提到《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给作者寄用稿通知单一事。这桩小事我们虽然做了几年,可过去想得不多,只觉得用了人家的稿儿,就应该先让人家知道罢了。读了这篇《自由...  相似文献   

15.
“改变中国历史在世界史上的不合理地位,只有靠我们自己把中国史放进世界史中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后导师、美国《世界史杂志》特约编委刘家和教授正是这样在致力古史研究。最近,由武汉出版社出版的45万字的《古代中国与世界——一个古史研究者的思考》,反映了他近4O年对中外古史的研究成果。 《古代中国与世界》收文21篇,正文20篇论古史,另附1篇治学经历  相似文献   

16.
致报刊编辑     
《致读者》在我们的报纸、杂志上是屡见不鲜的。去年的《江西医药》第五期也刊登了一篇《致读者》,写道:“承蒙踊跃投稿,我刊甚为感谢,但请自留底稿,来稿一般不退,超过三个月未接到刊登的通知时可自行处理。”阅后感触万千,特写此《致报刊编辑》如下。“编辑同志:为什么我们的报纸、杂志多实行不退稿制度?是由于编辑部的人手少忙不  相似文献   

17.
张蕾  青石 《档案时空》2005,(3):9-12
自1963年9月6日这一天起,中共中央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的名义,陆续发表了针对苏共中央的九篇系列论战文章,即所谓“九评”。  相似文献   

18.
一篇值得细读的力作 由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陆小华撰写的《新闻研究与新闻专业期刊的变化趋势》一稿,是一篇站在改革潮头,用经济眼光、社会眼光、未来眼光,特别是战略眼光展望未来五年我国新闻研究与新闻专业期刊变化趋势的力作,对于我们今后工作方向作出的分析和判断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和战略价值,勾勒出的十大趋势令人沉思、令人振奋、令人紧迫。本期特别刊出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我订阅《新闻通讯》有六个年头了。在我的“新闻之路”上,《新闻通讯》就象一盏闪亮的明灯,把我引进了新闻这个辉煌的殿堂! 《新闻通讯》栏目众多,指导性强。随便翻开一期杂志,稿件都不会少于30篇,与杂志的订价相比较,还不到一分钱一篇。而其中的“通讯员促膝谈”、“新闻业务研究”等,则是广大通讯员最喜欢的栏目了。它通俗易懂,指导性强,这对众多还在新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七年初,我们怀着无限崇敬和思念之情,在开展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活动之际,根据有关线索,翻阅了二十年代的旧报刊,从天津《益世报》中发现周恩来同志旅欧时期撰写的旅欧通信五十四篇,近二十四万字。这一发现真使我们感到莫大的欢欣和鼓舞。其后,在有关单位的支持帮助下,我们又发现了发表于天津《益世报》的通讯一篇,发表于当时的内部刊物《觉邮》和《少年》的文章、通信各五篇。以上总共六十五篇,约二十五万字。这是截至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周恩来同志在旅欧期间所发表的全部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