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定义法 例1 已知△ABC的顶点B、C的坐标分别为(-3,0),(3,0),AB和AC边上的中线交于G,并且|GF|+|GE|=5,求点G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2.
1问题提出 例1已知圆C1:(x-2)2+(y-3)2=1,圆C2:(x-2)2+(y-4)2=9,M,N分别是圆C1,C2上的动点,P为x轴上的动点,则|PM|+|PN|的最小值为()  相似文献   

3.
杨金成 《高中生》2014,(3):28-29
策略1:抓住图形特点求最值 例1已知圆C1:(x-2)^2+(y-3)^2=-1,圆C2:(x-3)2+(y-4)^2=9,M,N分别是圆C1,C2上的动点,P为x轴上的动点,则|PM|+|PN|的最小值为A.5√2-4 B.√17-1 C.6-2√2 D.√17.  相似文献   

4.
题目已知函数f(x)=x+ √2/x的定义域Z为(0,+∞).设点P是函数f(x)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分别作直线y=x和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则|PM|·|PN|=  相似文献   

5.
一、巧妙运用定义例1已知点F是椭圆x^2/25=1的右焦点,M是该椭圆上的动点,A(2,2)是一个定点,试求|MA}+5/4|MF|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6.
解如图1,先求|PC1|+|PC2|的最小值.作点C1(2,3)关于x轴的对称点C3(2,-3),则|PC1|+|PC2|=|PC3|+|PC2|,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PC3|+|PC2|.  相似文献   

7.
江西卷     
1.直线y=kx-+3与圆(x-3)^2+(y-2)^2=4相交于M、N两点,若|MN|≥2√3则k的取值范围是()  相似文献   

8.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数学会考第41题:圆C与Y轴相切于点T(O,2),与菇轴正半轴相交于两点M,N(点M在N的左侧),且|MN|=3(1)求圆C的方程;(2)过点M任作一条直线与圆O:x^2+y^2=4相交于两点A,B,连接AN,BN.  相似文献   

9.
两点的距离公式主要用于求两点的距离.若能灵活应用,则可使有些数学问题的解决更直观、明了.现将在高中数学中的几种常见用法归纳如下.一、解方程例1 解方程|3x-2|+|3x+7|=9.解:原方程化为|x-23|+|x-(-73)|=3.①根据两点的距离公式的特殊情形,即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可知①式即求点M(23)和另一点N(-73)的距离之和等于3的x的值,显然-73≤x≤23是原方程的解.例2 解方程x2+y2+(x-2)2+y2+(x-2)2+(y-4)2+x2+(y-4)2=45.图1解:…  相似文献   

10.
宋书华 《数学教学》2007,(12):41-41,34
1.提出问题 (2007年北京文科卷第20题)已知函数y=kx与y=x^2+2(x≥0)的图象相交于A(x1,y1)、B(x2,y2),11、12分别是y=x^2+2(x≥0)的图象在A、B两点的切线,M、N分别是l1、l2与x轴的交点.(1)求k的取值范围;(2)设t为点M的横坐标,当x1〈x2时,写出t以x1为自变量的函数式,并求其定义域和值域;(3)试比较|OM|与|ON|的大小,并说明理由(O是坐标原点).  相似文献   

11.
错在哪里     
1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刘希栋(邮编:222023) 题 已知两个复数集合M={z|z—cosθ+(4-m^2)i,m∈R,θ∈R},N={z|z=m+(λ+sinθ)i,m∈R,θ∈R),且M∩≠Ф,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2.
1.引例 已知点M(x,y)与两个定点O(0,O),A(3,0)的距离之比为1/2,那么点M的坐标满足什么关系?画出满足条件的点M所形成的曲线.  相似文献   

13.
问疑答难     
1.平面上有两点A(-1,0)、B(1,0),在圆C:(x-3)^2+(y-4)^2=4上求一点P,使得|AP|^2+|BP|^2取最小值.  相似文献   

14.
定理如图,设F是圆锥曲线Г的焦点,E是准线与轴的交点,P是F相对应的顶点.过F、P、E的直线分别交Г于点A、B、P、Q、M、N.(若Г为双曲线,6个交点均在F相对应的一支上).若三条弦MN、AB、PQ互相平行但不与对称轴平行,则e^2|MN|^2+|AB|^2=(e^2+1)|PQ|^2,其中e为Г的离心率.  相似文献   

15.
2014年浙江省高考数学理科末题是--已知函数f( x)=x3+3|x -a|( a∈R)。 (Ⅰ)若f( x)在[-1,1]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 a)、m( a),求M( a)-m( a); (Ⅱ)设b∈R,若[ f( x)+b]2≤4对任意x∈[-1,1]恒成立,求3a +b的取值范围。 预备知识追根溯源,流畅解答这道高考末题需要熟悉(可用导数探究或验证)三次函数的如下相关知识--缺二次项的三次函数S( x)=ax3+px +q的图象是关于点O′(0,q)对称的中心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16.
问题:(2007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Ⅱ第12题) 设F为抛物线y^2=4x的焦点,A,B,C为该抛物线上三点,若^→FA+^→FC^+→FC=0,则|^→FA|+|^→FB|+|^→FC|=( ).  相似文献   

17.
刘克笑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5):94-96,99
研究全纯函数与其微分多项式分担函数,得到了如下的正规定则:设F是区域D内的全纯函数族,k是一正整数,h1(z),h2(z)在区域D内的解析,满足|h1(z)|2+|h2(z)|2≠0。若f∈F,f的零点重级至少为k,且f(z)=0|f(k)(z)|≤M(常数M〉0),(z)=αi(z)L(Z)=αi(z),i=1,2,其中L(z)=f∞(z)+α1(z)f(k-1)(z)+…+αk(z)f(z)为f的微分多项式,αi(z)(i=1,2,…,k,k≥1)在D内解析,那么F在D内正规。  相似文献   

18.
1课本原题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P100第10题)已知点M(x,y)与两个定点O(0,0)、A(3,0)的距离之比为丢,那么点M的坐标应满足什么关系?画出满足条件的点M所形成的曲线.  相似文献   

19.
1问题生成 下课了,一名学生跑着来问一道题: 已知A(1,2),B(8,3),在x轴上找一点M,使2.|AM|+|BM|取得最小值.笔者让学生先去上第二节课,下课后再来……  相似文献   

20.
笔者见过以下几个有趣的题: 1.(2004年全国高考题)O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动点P满足↑→OP=↑→OA+λ(↑→AB/|↑→AB1|+↑→AC/|↑→AC1|)(λ∈0,+∞)则点P的轨迹必过△ABC的(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