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导学生习作要更加注重学生对于习作的兴趣,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注重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平时的一些做法,就如何迎合学生的习作口味,使学生乐于习作。谈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2.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的习作再现了真实的生活,是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包含了学生创作的心血与汗水,只要是学生用心写的习作,教师都要给予赏识与肯定。教师在给学生撰写习作评语时,要做到以生为本,对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表示尊重,对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行关注,用"情感"化评语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3.
习作教学强调让“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张扬,鼓励他们天马行空地放飞想象。然而,由于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和指导,许多学生习作中表现的想象往往非常随意,忽视了想象的主体合理性。为了让学生既能无拘无束地驰骋想象,又不至于使想象变成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我在习作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4.
本次共同体活动,来自川内的六节习作指导课闪亮登场,带给我们一场习作教研的视听盛宴。集中时间欣赏到不同内容、不同设计、不同生成的七节作文课,自然更多地引发了对习作教学的思考。一、习作教学内容和目标的确定直面现状,怀揣梦想,习作教学应致力于如下三方面的内容优化。第一是习作应试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充分体验考场作文成功的愉悦,征服阅卷老师"冰冷的心",赢得尊重和肯定。第二是教材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册都规定了习作要素,相当于规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有了习作要素的引领,习作教学就会初见成效。如何把习作要素落实到习作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习作中“我”意识缺失的现象,对习作教学再次深度追问探寻,显得任重而道远。文章以“三问三寻”的形式对学生习作中“我”意识缺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七》。教学理念"写作教学不能放弃对写作知识与技能的坚守,不能忘记对儿童活动和游戏本性的尊重。"针对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习作基础,充分利用教材  相似文献   

7.
儿童生活作是指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赋予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情实感,使习作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习作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是尊重和张扬学生个性的习作教学,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为了学生生活的习作教学,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习作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的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8.
小学习作教学一般遵循这样的三部曲:指导一批改一讲评。教师往往非常重视习作的指导,而对学生习作的评改,随意性比较大。那么合适的习作评改该如何操作呢?  相似文献   

9.
吴要金 《广西教育》2010,(13):53-53
习作是呈现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是回归心灵、体味生命意蕴和情趣的必然。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立场,解放学生的心灵,关注人性本真,让他们在习作天地里构筑起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  相似文献   

10.
习作教学是小学中年级的教学重点,亦是教学难点。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的初始阶段喜欢上习作,快速提高习作能力和水平,写出好文章呢?我采取了“看”“记”“评”习作教学策略,开展三项有针对性的习作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精准习作知识教学,是发展儿童写作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倡导精准习作知识教学,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语文教师要具有开发精准习作知识的素养。只有了解精准习作知识属性与特征,充分尊重精准习作知识的教学逻辑,辩证理解精准习作知识的教学功用,习作教学才会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12.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不知从何写起;教师头痛,公开教学唯恐避之不及。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很多教师的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了习作教学中的趣味性和人文性。教师在习作课上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兴味索然,久而久之,对习作产生了厌烦心理。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导致学生的习作只会"克隆",而不会倾吐真情。笔者认为,要使学生的作文写出童真,首先要让学生通过感悟大自然、关注家庭、校园、社会来体验童真,建立素材库,厚积以薄发;同时教师还要关注个体、激活"童言",让学生释放童真,灵性飞扬。一、真实——根植生活的沃土所有的文章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来,反映真实生活的,小学生习作也一样,它真正的本源是现实生活。因此,习作教学要  相似文献   

14.
习作评价对习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改进习作教学方法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习作评价注重终结性结论,忽视形成性评价,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习作方法、习作习惯以及  相似文献   

15.
习作教学中,由于习作目标太过笼统,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课堂习作没有方向和重点,各单元、各年级之间缺乏连贯和梯度,因而习作教学难题多、效益低。  相似文献   

16.
“儿童生活习作教育研究”是我校参加的一个省级课题。儿童生活习作是指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赋予教学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情实感,使习作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习作教学研究是尊重和张扬学生个性的习作教学,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为了学生未来生活的习作教学,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习作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莫过于习作教学。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走出盲区,发挥习作的功能,是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难题。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童话编写习作中的感悟,紧扣“真”展开论述,摆明了“真情实感才是习作之生命”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宗文菊 《生活教育》2012,(17):47-48
当前我们的小学习作教学因为比较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疏远了儿童的亲身经历,导致习作言之无物;疏远了儿童亲身经历中的真切感受,导致习作言之无情。我们老师习惯了将成人的体验强加给学生,过分地拔高要求,追求一些不切学生实际的表达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习作逐渐远离了儿童的真实生活,失去了儿童的纯真本色,因此,习作质量提高缓慢就不足为奇了。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习作教学就亟须回归学生的生活——"儿童世界"中去,这样才能使习作真正达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才能真正呈现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呈现学生生命灵动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 1.为学生现场提供写作素材,使习作教学成为愉快的师生交往过程,使学生的习作成为“有米之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习作教学课堂是激发习作兴趣、强化习作训练、提升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立足"三个基点",即以解决"写什么"——激活学生生活储备及思维能力,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教什么"——教给学生习作方法,让学生学会作文;"怎么教"——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