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意识是指环境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包括生态、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立法、文化、美学等方面的认识或见解。环境意识是环境行为的先导,影响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对防止环境恶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和谐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基础和资源保障。生态和谐的实现离不开环境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过程包含了五个基本的环节,即环境道德认知、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信念、环境道德意志和环境道德行为。环境道德教育是提高人类环境道德素质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生态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和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课题,是中学理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环境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判断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态度。本文介绍日本环境教育的发展过程,环境教育的理念和中学理科的环境教育内容,论述了理科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和谐统一,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系统论的国有农场环境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国有农场是一个大系统,需要进行各种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国有农场物质和能量交换影响着环境发展和建设。以系统论角度出发对国有农场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如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经过调研可以认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两类环境,这两类国有农场环境营造对国有农场环境营造起非常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环境素养的涵义 人类的环境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经过后天的不断学习而获得和形成的,是关于环境知识、环境意识、环境行为和环境技能的综合体。环境知识主要指全面、扎实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生态学基础知识、环境问题调查及公民行动培训知识。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划分纷繁复杂.其实,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始终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现实中的个人”.人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活动所处的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永恒主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活动环境中,个体的认知环境是基础、情感环境是核心、意志环境是精髓.同时,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选择环境和交往环境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环境.  相似文献   

7.
一、教师角色的变化当代艺术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学环境的改革。教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物理环境是指座位形式、课桌、教具和班级规模等。  相似文献   

8.
朱丽娟 《考试周刊》2015,(11):189-190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造和利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室内环境是幼儿教育环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室外环境是幼儿进行创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室内环境的延伸和强化。利用环境,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让幼儿拥有活泼开朗、自信勇敢等健康人格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会三大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教育也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课堂语言环境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最重要的环境,是学习汉语的主渠道,学校的软环境和硬环境是巩固和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有利场所,社会环境是验证留学生汉语水平、让留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平台。留学生要学习好汉语要充分利用课堂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长时间地浸染在汉语语言环境中,汉语水平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钱春莲 《早期教育》2011,(11):32-33
游戏环境是幼儿园中的一个特殊环境,也是一个让幼儿参与的、开放的、自主的环境。它能够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在游戏中得到锻炼、提升和发展。游戏的实施离不开环境的创设,环境的创设为游戏服务,游戏的开展和环境的创设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杨浩韦 《考试周刊》2009,(43):178-178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和行为、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尊敬师长、自学互励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的心理环境是课堂心理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是由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治学精神、管理方式,特别是道德品质和行为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  相似文献   

12.
环境道德意识是环境道德原则、规范等的内化,是在人的思想意识中形成的稳定的、持久的按照环境道德价值观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想和观念。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强化环境道德意识,增强环境道德价值观念,发挥环境道德意识对人行为的规范、约束和调节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社会。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结合法治教育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加强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道德意识是环境道德原则、规范等的内化,是在人的思想意识中形成的稳定的、持久的按照环境道德价值观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想和观念。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强化环境道德意识。增强环境道德价值观念,发挥环境道德意识对人行为的规范、约束和调节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社会。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结合法治教育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构建湖北省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体系和指标体系模型,从社会环境、行政审批流程、市场环境和要素成本四个方面对湖北省营商环境作出评估,最后对湖北...  相似文献   

15.
李青莲 《西藏教育》2008,(12):23-24
一、地理教学是实现“在环境中的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于环境的教育”是指教育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个人环境的知识和信息,他们之间具有密切的相互关联性。早在70年代,英国学者卢卡斯就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模式”,即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人居于环境之中,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人生的幸福与否,在《论语》中孔子对环境是非常重视的,包括人物成长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艺术环境等,尤其是其中的社会环境,是孔子环境思想的核心。其中的朋友关系、邻里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因为在情感上的敬畏与爱、理性的中庸和对情理冲突的审美超越,共同铸成了孔子的乐生思想。  相似文献   

17.
环境是人类赖于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大问题.但在当今世界,环境被污染和破坏的问题很严重.生态环境失衡,不仅是区域性问题,也是全球性问题.环境问题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健康发展,我国也不例外.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为环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促进环境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是帮助公民养成亲环境行为和提升环境行动能力的重要途径,对缓解环境问题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信息可视化软件,利用2000年以来国外环境教育研究文献绘制该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解读.研究发现,21世纪国外环境教育研究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本体知识、环境保护价值取向、环境教育测量与评价、环境行为四大领域;亲环境行为、环境行动能力、自然连接性和儿童环境教育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教育与环境关系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理论是对环境论的丰富和发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理论框架和体系等方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理论研究有待深化、环境变迁新要素有待挖掘、环境育人功能中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有待整合。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需要合理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研究,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0.
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的支持系统.一是营造优化的就业指导环境,包括执行性环境、反馈性环境、协调性环境、跟踪性环境和指导性环境;二是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抓好队伍建设、队伍培训和队伍管理;三是健全高效的就业指导机构,包括学校的"直线-职能式"结构和就业职能部门的直线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