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平井井身轨迹地质跟踪与调整方法主要有地质综合评价法、三维地震资料法和三维地质模型法。地质综合法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方法,该方法将实时获得的测点信息和测点处油层展布描绘到剖面上,对标志层钻遇情况、探顶、中靶和水平段钻探控制过程开展精细地质分析。三维地震资料法具有宏观性,实施过程中将实时钻井轨迹展到地震剖面上,分析井眼轨迹与储层展布的空间组合匹配关系,依据三维地震资料对水平井井眼轨迹做出适当调整。三维地质模型法具有地质跟踪具有更清晰、更直观和定量的特征,该方法在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通过标志层、靶点位置的综合判别以及水平段跟踪调整等实现地质跟踪。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探讨了三维可视化的关键技术,接着研究了三维可视化中的交互技术,然后介绍了OpenGL和其它实现三维可视化的工具,最后分析了三维空间中数据插值的三种方法,为三维可视化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一直是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摄影测量、虚拟现实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X3D的相关知识,利用Java平台和X3D技术实现三维地形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4.
孙青  徐霞 《科技通报》2014,(3):91-94
针对海量数据的大规模三维城市模型可视化,通过分析线性八叉树的特征,提出了基于线性八叉树的LOD层次细节技术,为实现快速可视化,提出了视相关层次细节方法,运用此方法对某三维城市模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八叉树基础上,以细节层次及视相关技术提高了三维可视化的速度,又能实现细节观察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古平2井薄油层防碰绕障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古平2井钻井过程中井眼轨迹控制、轨迹测量、邻井防碰绕障等技术措施,详细分析了该井的技术难点以及解决方法。该井水平段设计靶半高为0.5m,中靶精度要求高、目的层浅、地层松软,还存在三口井的防碰绕障,轨迹控制难度大;采取合理利用单弯马达配合LWD的导向钻井技术控制井眼轨迹的方法,取得了高效、安全、精确地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6.
OpenGL技术的三维可视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OpenGL基本概念以及数字地面模型和构网技术,阐述了基于OpenGL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基本步骤,并对其重要步骤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讨论,并通过键盘,实现了人机交互的地形实时动态显示,实现了三维地形可视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不断应用到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领域,透明可视化技术这一形象直观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这一技术很大地提高了地震解释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从简单的可视化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地震数据在计算机中的显示方式,体绘制和面绘制成像的算法,以及三维立体视图中透明可视化的实现方法。研究了运用三维地震数据透明可视化模型分析其包含的地质资料信息的方式方法。以及通过设置不同的颜色值和光线旋转、缩放使不同数据体在三维空间的显示及叠和,从空间整合多种数据进行多角度多属性分析判断,更形象更直观地进行数据解释,从而提高数据解释质量,缩短解释时间。  相似文献   

8.
尹应东 《内江科技》2010,30(1):85-85,150
通过国内外资料的调研,叙述了国内外三维可视化地震追踪技术的研究和运用现状;目前三维可视化地震追踪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空间自动追踪、相切片、Voxel技术、相干体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等六个方面;三维可视化地震追踪技术正向着运用于储层和流体特征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覃海川 《大众科技》2013,(6):337-338
三维可视化数字技术以其强大的现代传媒特性拓展了人们想象和生存的空间,必将成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重要传播形式。文章分析了三维可视化数字技术的意义与现状、三维可视化数字技术作为一种传播形式的特点以及三维可视化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CT扫描以及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技术可可以实现化石标本的重建,在重建标本内部形态的过程中也可以形成动态的交角三维图形,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解剖和研究。除了技术之外,化石标本本身的质量也会影像3D虚拟解剖的质量。三维可视化技术使用的软件功能会影响虚拟解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徐学峰 《中国科技纵横》2011,(10):353-353,283
垦西地区中深井目的层厚度不足5米,针对这种薄油层利用水平井钻井技术使水平段的井眼轨迹始终穿行于储层中,从而增加油藏的裸露面积,可提高开采效果,在分析薄油层钻井难点的基础上.从优化钻具组合、井眼轨迹控制和地质导向三方面对薄油层水平井钴井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以垦761区块4口水平井的现场施工进行了具体总结。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当前中国电力设备仓库的发展现状,实现电力设备仓库与三维动态仿真相结合的研究。从电力设备仓库的实用性和直观性等方面考虑,提出了基于OSG(Open Scene Graph)的电力设备仓库三维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电力设备仓库的系统界面、场景漫游、设备移动和信息编辑、自动生成模型等人机交互功能,重点研究了自动生成模型和仓库自动布局,对电力设备仓库的未来发展以及三维可视化的应用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油气田开发阶段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海量数据的运算和应用成为了可能,三维可视化技术应运而生.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三维地震解释的流程和思路,为海上油气田快速、高效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新的应用平台.三维可视化技术在PH油气田开发阶段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石油钻井工程中,对井眼轨道设计和实际井眼轨迹控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在06、07年这两年中,石油钻井中水平井的钻井数量大幅度提高,水平井已成为今后石油钻井主要的钻井类型。直井要控制井眼轨迹,尽量把井打直是件很不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定向井,还是水平井,控制井眼轨迹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按设计要求中靶。但因水平井的井身剖面特点、目的层靶区的要求等与普通定向井和多目标并不同,在井眼轨迹控制办而具有许多与定向井、多目标井不同的新慨念,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来作为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定向井,还是水平井,控制井眼轨迹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按设计要求中靶。但因水平井的井身剖面特点、目的层靶区的要求等与普通定向井和多目标并不同,在井眼轨迹控制办而具有许多与定向井、多目标井不同的新慨念,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来作为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红岗区块是吉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块,快速钻井技术是该地区优质高效开发的重要措施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施工中采用比设计造斜率略高的螺杆钻具造斜,适当开动转盘提高携屑效率,及时破坏岩屑床,提高井眼轨迹控制精度和钻井速度。通过优化井身剖面设计和轨迹跟踪,直井段MWD跟踪,解决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的问题。通过优选钻井液配方,解决快速钻进下钻井液携岩及润滑问题。通过技术攻关,缩短红岗区块钻井周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工程应用日益广泛,但激光点云的海量数据特征和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导致激光点云数据后处理技术严重缓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窗口的三维激光点云交互可视化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首先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大数据引擎与三维交互可视化作为系统的核心,构建强大的后台数据库用于大数据存取的工作。在此架构上设计具有多窗口,且能加载大影像数据,具备点云分割、数据交换、点云配准等多功能的交互可视化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满足储层建模系统三维可视化改进的需求,在研究软件三维显示功能的基础上,针对原有软件的特点,提出一种将原先只使用OpenGL库进行三维显示的系统改造成利用Open Inventor库与OpenGL库共同实现三维绘制功能的软件思路和实现方法。分析和总结了使用Open Inventor调用OpenGL常见的几种技术。结合储层建模的一般原理,将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资料的计算和储层模型的可视化功能进行了分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三维模型交互式定位确定断层图像感兴趣结构像素坐标值的方法。方法:提出一种结合VTK(Visualization Toolkit)可视化工具包的提取类库功能与针刺取点算法特点的方法,通过交互式操作获取三维模型世界坐标,实现断层图像结构定位。结果:以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肠道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段肠道三维模型。通过交互式定位技术得到断层图像感兴趣结构的像素坐标。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定位技术实现方法可行,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