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贺连萍 《山东教育》2004,(28):24-26
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包括《小松鼠找花生》《雪地里的小画家》《借生日》《雪孩子》《小熊住山洞》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六和口语交际。  相似文献   

2.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散文所占比重极大。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三篇散文。教学时,可依循散文特质,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结合文本内容和课后习题设计逐步推进,引导学生读书、感悟,逐步学会积累喜欢的语句,关注生活现象,习得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立霞 《小学语文》2009,(10):16-18
在中国的语文课堂上讲鲁迅、读鲁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让鲁迅进人小学语文教材,是我们教材编写者的夙愿。与鲁迅相关的课文,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主要有三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有的人》。这几篇课文是分散安排的,前两篇在教科书同一册次的不同单元,后一篇编排在另一册。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则专门编写了“初识鲁迅”专题,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篇课文外,新编入了《一面》。  相似文献   

4.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缅怀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父亲,饱含着一个孩子失  相似文献   

5.
一、课前备课时进行的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大熊猫》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动物”为主题,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一方面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另一方面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它是一篇说明文,主  相似文献   

6.
王璐 《山东教育》2004,(28):26-27
人教社大修订版第七册语文教材的第八单元,由两篇精读课文《钓鱼的启示》《小珊迪》、两篇略读课文《打赌》《同一个名字》和“积累·运用八”组成。本组内容是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课文讲述的都是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故事,蕴涵着比较深刻的做人道理,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同时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以期在阅读实践中进一步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一、整合教材,全面落实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同时…  相似文献   

7.
[单元概说]这是反映古代生活的单元,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走近古代文人骚客的生活,体验他们对人生的认识与评价,对景物特别的观察感受,同时积累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提高欣赏水平。5篇课文,从体裁上看,前3篇是散文,第4篇是寓言,第5篇是古诗。从内容上看,前3篇散文写作特点各不相同,《五柳先生传》重在高超的写人技巧,《小石潭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2010,(9):54-56
《蒲公英的梦》是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在城市的街心公园里,一棵蒲公英开花了,但是她深受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渴望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后来她的愿望在梦中实现了。  相似文献   

9.
文本解读: 《斑羚飞渡》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所选的一篇精美文章。本单元编选了《珍珠鸟》、《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一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标准”提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应该积极提倡。”本文就综合性学习的选题与设计 ,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教学密切照应阅读教材中 ,每单元之间的课文是相互关联的 ,综合性学习也就可以成为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人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为例 ,本组课文安排了《鲸》、《蟋蟀的住宅》、《雪猴》等课文 ,这些课文分别讲述了动物知识、人与动物之…  相似文献   

11.
《夕阳真美》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中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给人一种“诗中有阎,画中有诗”的美感。通读课文,发现课文不仅写出了景(夕阳)美,还写出了情美(爷爷奶奶晚年的幸镉生活)。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五篇课文除《诗词五首》外,其余各篇都是历代著名的山水游记。学习本单元课文,重在阅读与积累。具体目标有三:一是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二是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三是通过几篇课文的比较阅读,体会各自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而体会山水游记的一般写法。  相似文献   

13.
唐汇清 《湖南教育》2002,(21):45-45
一、制作与之相关的网页,激发兴趣,明确主题。学生对感兴趣事物才会主动观察、调查和探索,获得牢固的知识和技能。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拨动学生的兴趣弦,让其在积极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时,教师可制作与这一单元内容相关的“知识网页”。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夏天也是好天气》和《秋魂》。选的是描写四季的散文,向读者展示了各不相同的四季特征。训练重点是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课文中有些描绘一幅幅流动变化的画面、景物…  相似文献   

14.
本单元教材重视在整合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看图学文,一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积累&;#183;运用”。本组课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的介绍了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有的描写出了伟人小时候读书学习的地方,有的叙述中蕴含哲理,有的体现了人间真情。  相似文献   

15.
一、说教材《珍珠鸟》这篇课文选自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三篇课文分别是《诚实与信任》《珍珠鸟》和《九色鹿》,都围绕"诚实守信"这一主题设计。《珍珠鸟》这篇散文是人与  相似文献   

16.
《槐乡的孩子》是三年级语文教材里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再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体会到了槐乡孩子的可爱之处.感受到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我见本课的学习要求已经达到,正准备进行小结的时候,一学生突然插话:“老师,这些孩子怎么没去上学呢?”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等4篇课文组成,都包含着如何做人的哲理,给人以深刻启示。“生活”是一本永远读不完、也读不够的书。我们每天接触千奇百怪的人、事、景、物,  相似文献   

18.
【单元描述】亲爱的同学们,新的一单元学习又开始啦!这一个单元主题是"用心感受生活的乐趣",共有五篇课文,三篇精读课文:《养花》《古诗二首》《山中杂记》,两篇略读课文:《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这五篇课文涵盖劳动之趣、田园之趣、动物之趣、山间  相似文献   

19.
《促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2019年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文言小说,语言并不艰深,篇幅也不算长,但作为语文教材里的常青树,它的教学价值还有待语文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挖掘。一、《促织》解读1.蒲松龄及《聊斋志异》蒲松龄(1640~1715),清代杰出文学家。  相似文献   

20.
曹跃进 《考试周刊》2013,(71):31-31
一、教材简析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所属单元的整体目标是“亲情依依”。课文记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大街上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