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小凤 《学周刊C版》2014,(10):157-157
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知道,人教版语文书每一单元围绕一个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可是我想,对于一个从不读课外书的学生来说,一学期四个多月只读32篇课文,如何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要求呢?我从教十几年,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总不理想。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很多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个盲区,教师无法进行有力的监督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正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知道,人教版语文书每一单元围绕一个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可是我想,对于一个从不读课外书的学生来说,一学期四个多月只读32篇课文,如何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要求呢?我从教十几年,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总不理想。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很多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个盲区,教师无法进行有力的监督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从教十年来,我接触了小学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感触颇深。课改第一年,有幸教了一年级。所以,我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系统的开始。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拦路虎。因此,我一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代替了过去陈腐的教学思想,是广大教师从未走过的新领域。它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形成符合课改精神而又具有个性的教学。作为一名实验区的语教师,为了尽快走进新课程,我积极地进行了教学反思,认真总结、积累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5.
师范学校一毕业,我就踏上了教师这个工作岗位,至今已有26年了。在这26年中,我做过教师,当过教研员,现在成为了奉贤区实验小学的校长,身份不断地改变,不变的是我对教学的热情与对学生的爱。回顾这26年,作为一个教师,我时刻保持着活跃的思维,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办学策略,因为只有这样才不愧为一个教师。我是一位校长,更是一名语文教师,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将其中的一些思考和经验整理出来.与其他教师共享。  相似文献   

6.
我们强调学生自主感悟,并不是淡化教师的指导,特别是对于处在学习阅读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仅就《秋天的雨》这一案例谈谈我对课改中教师的“导”的点滴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广大一线教师通过学习、培训,已经掌握了一些课程改革理念和教学理念,这些理念都会在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因此,课改课就成为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课程改革进程的代表。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发现,很好地发挥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作用,师生互教互学,彼此之间成为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不断地反思、批判与相互借鉴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课改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取得了宝贵经验,积累了大量鲜活的课改课案例。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教师对各种形式的课改课进行着冷静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李江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11):27-28
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课改”力度的不断加强,探究性学习也正在成为我地教学的热点,教师们在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探究性学习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探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透视当前我地教育现状,不难发现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如果要问一个语文老师教学中最怕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定然是作文教学;如果要问一个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定然是写作文。这是语文教学中最不该有但最普遍的一个怪现象。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作文难教难改,教师苦;作文难写不好得分,学生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曾有过如此困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在我的教学中行之有效,现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0.
梁淑玲 《广西教育》2007,(12A):24-2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也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感到难以突破,难以出成效;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着没内容写,没话写,语言平淡,缺少真情实感,对作文没有兴趣等问题。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验,我有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以一篇篇范文对象的语文阅读教学,到底承担着怎样的教学任务,应当教给学生什么内容,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些有关阅读教学的整体性的问题,在一些被习惯和现状牢牢束缚住的语文教师头脑中,也许并不是都有一个明晰的答案。确实,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难度很大,受制约的因素也很多,对于如何提高质量,每个语文教师也都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过对阅读教学来说,最值得考虑的是如何有意识地把阅读教学作为整体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并据此具体实施学方案。  相似文献   

12.
和红兵 《考试周刊》2012,(56):140-140
课改后,很多高一新生入学后都碰到了相当多的学习难题,在化学学习上也不例外。如何帮助高一新生做好初高中化学学科学习的衔接是课改中一个有意义的工作。作为一名化学老师,我经历了课改,从事过初中和高中化学教学。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认真思考及与其他初高中一线教师进行研讨,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谈谈心得。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中,如何培养学生积累意识和习惯呢?  相似文献   

14.
历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承载与激励的作用。当然,历史课程在学生的学习中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俗话说:"学史使人明智。"可见历史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在很多学生看来,学习历史对于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作用,基本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在课堂上的状态也是消极的,学习气氛也是死气沉沉的。而对于教师来说,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导致了教学的低效性。针对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进行历史教学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最难的莫过于作文教学。对于教师来说,难教,对于学生来讲,难学。作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必须上好第一堂作文课,让学生在第一堂课上就对作文产生兴趣。今天我就从我的教学体验中谈谈怎样来上好第一堂作文课。  相似文献   

16.
靳晓芳 《学周刊C版》2013,(1):158-159
在语文教学中,让语文教师最为头痛的就是作文教学。对教师来说,作文难教;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如何解决这些情况,是每个语文教师苦苦思索而又不得其解的问题。多年来,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作文教学的方法,力求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捷径。我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源,是基础,学生有了兴趣就能够解决困扰语文教师的作文难教的顽疾。一、从观察生活入手,在写实上下工夫在教师布置了作文题目之后,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写起来也只能是生搬硬套,废话连篇,距离生活越来越远。学生作文中很多字句不是从内心发出的,而是想一句写一句,词不达意,前后内容缺乏联系。其根本的原因在  相似文献   

17.
课改及课改实验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基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利于学生发展”是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如何把课改落到实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张扬学生个性,是工作在一线的厂大教师们苦苦探索的问题。在教学鲁讯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程中我忽生联想:作为课堂上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入探究,真应该想方设法让课堂成为孩子的“百草园”。  相似文献   

18.
秦阁 《陕西教育》2008,(11):80-80
当前,对于教育界来说,课改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而如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正确实施新课改的要求以及如何按照课改要求上好一节完美的课,就成了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切实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以前我们在接受新材料培训时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了解,并结合这一段实际教学中所得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我来谈谈关于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钟敏丽 《山东教育》2004,(16):23-25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也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上面所引用的这段经典名言不就是我们课改所追求的一种完美境界吗?对照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我才发觉自己在原来的教学中许多理念和做法都需要实实在在的转变。通过学习新课标,感悟很多。下面就是我和班里45位学生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学习课堂剪影。也就在这教学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到底如何进行,才能更好的达成这一目标呢?我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做过很多探索,并且也有了一点收获,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只有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师生才会全身心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