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灰土比的灰土进行击实试验,得到了不同灰土比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根据击实试验得到的不同灰土比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进行了相应灰土比的标准养护7、28、90 d的灰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分析了在相同击实功下,相同养护龄期时灰土比对抗剪强度的影响;根据库伦强度理论,建立了三个龄期抗剪强度的回归关系方程;分析了养护龄期、灰土比对灰土抗剪强度影响的规律。试验分析表明:随着石灰含量的增加,灰土的最大干密度减小;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与灰土比有很强的相关性;灰土粘聚力均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大,但不同灰土比增大的快慢不同;内摩擦角随养护龄期发生或增大或减小的变化;灰土抗剪强度随养护时间不断增长,工程中应尽可能利用其长期强度。  相似文献   

2.
水胶比和养护龄期是水工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反映不同龄期和水胶比的强度模型报导较少。文章基于不同养护龄期(7 d、14 d、28 d)、不同水胶比(0.33、0.41、0.50)下的水工混凝土开展了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试验,分析了两种因素对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发展规律,进而建立了反映龄期和水胶比的水工混凝土强度模型。研究表明,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随养护龄期增加而增加,随水胶比增加而变小;所建立的复合抗压强度模型和复合劈拉强度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不同龄期和不同水胶比下水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劈拉强度,为水工混凝土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不同非晶合金材料的拉伸、压缩变形与断裂特征,总结了不同非晶合金材料拉伸与压缩断裂的不对称性,观察到具有剪切变形行为的非晶合金,其压缩塑性随样品的高径比减小而逐渐增加;提出了剪切带旋转机制来解释具有高塑性非晶合金材料压缩变形过程中剪切带的偏转.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非晶合金材料的拉伸、压缩变形与断裂特征,总结了不同非晶合金材料拉伸与压缩断裂的不对称性,观察到具有剪切变形行为的非晶合金,其压缩塑性随样品的高径比减小而逐渐增加;提出了剪切带旋转机制来解释具有高塑性非晶合金材料压缩变形过程中剪切带的偏转,总结了钨丝和原位析出枝晶对非晶合金复合材料韧化效果的不同作用,讨论非晶合金材料压缩剪切断裂、劈裂和破碎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5.
韩献堂 《科技风》2014,(19):91-92
采用单辊熔体急冷法制备了非晶Fe39.4-xCo40Si9B9Nb2.6Cux合金薄带,在不同温度退火后得到双相纳米晶合金。研究了纳米晶合金的静态磁性随退火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490℃退火后可以得到最优的静态性能;研究了Cu含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u含量的增加,纳米晶合金晶粒尺寸得到有效细化,使得其静态磁性更加优良。  相似文献   

6.
渤海滨海重黏性盐渍土淋溶过程中的盐碱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渤海西岸重黏质盐渍土进行土柱淋溶脱盐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淋溶过程中,随着土壤含盐量的下降,在整个过程中,Na+、Cl-随土壤含盐量的下降而下降;由于土壤盐离子的初始含量和迁移能力的不同,K+、Ca2+、Mg2+、SO42-的含量随淋溶水增加而减小,在淋溶水接近土壤质量后含量稳定;而HCO3-与其它离子不同,出现随淋溶液增加而缓慢增加的趋势。随着土壤盐离子的迁移,土壤的pH值随土壤含盐量的的减小而呈现增大的趋势,从原土的8.50增加到土壤含盐量为1.6g/kg时的9.86,并在土壤含盐量小于1g/kg后又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淋溶实验表明,在滨海重黏性盐渍土的淋溶改良过程中,需要注意因脱盐而造成的土壤碱性增加的现象,控制淋溶水的数量和采取其他相应的降碱措施。  相似文献   

7.
赵敏 《科教文汇》2009,(29):282-283
本文以加水量、粗骨料含量为变化参数,设计了10种改性灌浆料的配合比,通过试验,研究了改性灌浆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水量增加,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均逐渐降低;随着粗骨料的增加,弹性模量逐渐增加,而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逐渐降低。13%、14%加水量的改性灌浆料基本力学性能各指标均比加水量15%的改性灌浆料好;30%粗骨料含量的改性灌浆料力学性能指标优于粗骨料含量为0%、15%、40%的改性灌浆料。  相似文献   

8.
木塑材料中的木质纤维极易受到细菌和霉菌侵蚀,影响材料的外表美观和力学性能。本文首先以PP和天然小麦秸秆作为主要原材料,加入吡啶硫酮锌作为抗菌剂,制备了秸杆/PP复合材料,然后研究了POE和吡啶硫酮锌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吡啶硫酮锌含量对抗菌防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OE含量的增加,秸杆/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冲击强度呈现上升趋势。随着吡啶硫酮锌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呈现轻微下降趋势,而抗菌和防霉性能呈现提高趋势。当吡啶硫酮锌含量为4wt%时,有强抗菌性能,防霉性能达到0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了铸态Mg-Li-Zn-Gd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发现,铸态合金中形成了α-Mg+β-Li双相基体,同时形成了I相和W相两种第二相。随着Zn和Gd元素含量的升高,铸态微观组织随之细化,I相和W相的相对含量逐渐升高。Zn和Gd元素含量的升高,显著提高了铸态Mg-Li-Zn-Gd合金的强度,其中铸态Mg-9Li-9Zn-3Gd(wt.%)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204.1 MPa和262.1 MPa。铸态合金强度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微观组织细化和第二相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冻融循环次数和胶凝掺量对胶结粗粒土强度特性的影响,对胶结粗粒土进行冻融循环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胶结粗粒土的抗压强度值随胶凝掺量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长趋势;冻融循环后,胶结粗粒土抗压强度明显降低,强度损失率随胶凝掺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胶凝掺量一定的条件下,抗压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多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研究混凝土强度、氯离子含量、钢筋保护层厚度和外部湿度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影响。研究发现钢筋腐蚀速度随氟离子含量提高而增大;氯离子含量在0.1%到0.8%,腐蚀速度增加缓慢;氟离子含量在0.8%到2.0%,腐蚀速度增加显著。氯离子含量0.1%时,混凝土强度对腐蚀速度有影响;氯离子含量2.0%时,强度、湿度、保护层厚度对腐蚀速度都有显著影响,湿度的影响强于强度和保护层厚度。  相似文献   

12.
朱雪梅  张彦生 《科技通报》1992,8(4):197-200
采用阳极极化测量、俄歇能谱仪与X射线光电子谱仪研究了Fe-30Mn-(1~9)Al系奥氏体合金在1mol/L Na_2SO_4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钝化膜.在弱酸性介质(pH=5.55),中,随Al含量增加,自腐蚀电位E(corr)升高,自腐蚀电流密度I_(corr)减小,Al量增至5%,合金呈现钝化.Al是钝性元素,形成以Al_2O_3为主要组分的钝化膜.因此,增加Al含量,可以显著提高Fe-Mn-Al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影响孕镶齿强度因素有胎体配方、金刚石粒度和浓度、烧结工艺以及金刚石表面状态等诸多因素。本文针对胎体配方、金刚石粒度、金刚石浓度这三个关键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了解影响孕镶齿强度的主要因素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金刚石浓度是影响孕镶齿强度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金刚石粒度和胎体配方;孕镶齿强度随金刚石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随金刚石粒度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添加Ni对Sn-0.7Cu焊料的物理性能及其润湿性能的影响,分别测试了焊料的熔化温度、电阻率、热膨胀系数、抗腐蚀性能及其润湿性。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的Ni元素使得Sn-0.7Cu合金焊料的熔点有小幅度的升高,当添加Ni含量为0.2wt%时,Sn Cu基焊料熔点为228.83℃;焊料电阻率随着N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焊料的热膨胀系数随Ni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Ni含量为0.12wt%时,焊料在室温到100℃区间其热膨胀系数为12×10-6/℃。同时,增加焊料中Ni元素的含量提高了焊料的抗腐蚀能力及其在Cu基板上铺展面积。  相似文献   

15.
土体中砾石的含量和高应力下破碎率的不同,对土体的力学特性和强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土体中不同粒径粒组的砾石进行了8 MPa、12 MPa、15 MPa竖向应力的侧限压缩试验和砾石含量为20%、40%、60%粗细粒混合土,分别在100 kPa、200 kPa、400kPa围压下进行三轴剪切(CD)试验,比较分析得到结论:(1)终止竖向应力越大,砾石破碎率增加。(2)粒径及级配对破碎影响显著。相同终止竖向应力下,粒径越大,破碎率越大;级配越良好,破碎率越小。(3)试样在CD条件下表现为低围压时主应力差(σ_1-σ_3)最大值随细粒含量减少而增大,60%试样增加明显;高围压时,体应变也明显增大,砾石含量越多应变硬化的特性明显,偏应力显著增加。(4)在CD试验条件下均为体缩,无剪胀发生,随着砾石含量的增加,体变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一个一维柱对称的计算模型,模拟了水下爆炸的冲击波及气泡脉动过程,定性的研究了冲击波传播及气泡脉动的规律以及装药深度对水下爆炸冲击波、气泡脉动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髓着装药深度的增加,距爆心相同位置处的冲击波强度有所增加,而冲击波的压力冲量和冲击波的能流密度则减小;气泡第一次脉动的周期和最大膨胀半径随装药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而气泡内的压力的最小值和气泡能则随装药深度的增加逐渐变大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多齿型结构面,但对于双齿型结构面的研究不够深入。为了探究双齿型结构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因素和规律,首先对比了单轴压缩试验结果与颗粒流计算结果,得到了较准确的细观参数,然后基于该细观参数和颗粒流程序建立了不同法向应力、齿高和齿距的颗粒流直剪试验数值模型,并从峰值抗剪强度和峰值摩擦角的角度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峰值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齿高皆呈现出正相关;峰值抗剪强度随齿距的增大而减小;峰值摩擦角随着法向应力和齿距的增大而减小;峰值摩擦角随齿高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组织观察和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固溶处理对Al-7.0Zn-1.7Mg-1.1Cu铝合金挤压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0℃~480℃范围,随固溶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非平衡相回溶效果提高,合金强度增加;继续提高固溶温度,合金强度逐步降低;试验合金适宜的固溶制度为470℃×60min。  相似文献   

19.
邵晓丽 《内江科技》2010,31(11):131-132
济阳坳陷原油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变化范围并不大,碳元素含量为81%~86%,氢为11%~14%,氧为1%~4%,镍元素含量明显大于矾含量,表明济阳坳陷的原油具有典型的陆相原油特征。原油的族组成以烃类为主,随埋深的增加,饱和烃增大,而芳烃和非烃+沥青质含量较小。在平面上,洼陷中心部分烷烃含量较高,而向边缘或凸起部分则趋向减少。原油中碳元素、氢元素含量随埋深的增大而增大,氧元素含量则随埋深的增大而减小,矾、镍、铁、镁和钠等金属元素的含量随着埋深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海冰资源品质评定是实际工程性开采选址的有效依据,海冰理化特征分析是海冰资源品质评定的基础和内容。本文主要选择海冰全盐量、氯度、硬度、pH值、硫酸根、油类含量、悬浮物含量等7项理化特征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平整冰的全盐量、氯度、硬度、硫酸根以及油类含量要高于堆积冰,但低于母体海水;冰样的硫酸根和油类含量高于母体海水。海冰全盐量、氯度、硬度、硫酸根空间分布特征为:海上辽东湾渤海湾;近海区总体上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加大的趋势。海冰pH值总体呈碱性:海上辽东湾渤海湾;近海区总体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海冰悬浮物含量:渤海湾辽东湾海上,迎风岸背风岸;近海区总体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海冰油类含量:辽东湾西北海岸渤海湾辽东湾东南海岸海上;迎风岸背风岸。实际进行工程性开采时,需要结合海冰理化特征和冰情参数,进行资源品质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