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教学设计思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种子的结构”这节课应该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施,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节课希望能够突破传统,进行创新。“种子的结构”这节课其实是一节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课,这么多年来就只有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教师先讲清楚种子的基本结构,然后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另一种是教师边讲解学生边实验,通过讲授法和实验法来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其实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没有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摒弃了传统的教学设计思路,提出…  相似文献   

2.
吴超 《贵州教育》2010,(17):44-44,48
“叶片与光合作用”是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中的内容,包含了光合作用、叶片的结构、徒手切片、临时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教学目的,我课前认真备课并制作了课件,准备了相关的实验器材,心想我这节课一定会上得很精彩、很成功。  相似文献   

3.
浅谈“观察叶片的结构”一节实验教学荆门市沙洋大桥中学李明(434560)笔者在执教“观察叶片的结构”一节实验时,将课文第二节“叶片的结构”与该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运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以学生实验、观察讨论及教师指导谈话相结合的探究式方法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呢,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青年教师尚颖,在教学实践中,作了深入的探究。她在哈尔滨市雏鹰杯教学大赛中,讲的《蜜蜂引路》一课就是成功一例,值得学习与借鉴。请看纪实:   (上课后,教师边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都读懂了什么,边板书:列宁、养蜂人,从“列宁”起画箭头指向课题的“蜜蜂”,横线上写“利用”,从课题“引路”下画箭头指向“养蜂人”,横线上写“找到”。 )   师:好,现在老师请大家再一次自由读课文,读后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现在开始吧。 (生读课文 )   师:…  相似文献   

5.
反应热的补充实验上海市药剂学校(200063)沙万光结合化学教材“反应热”一节的教学,为了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过程的热效应及反应热的量的含义,可补充几个简单的学生实验,在实验室里边讲边实验,或将简单的实验仪器和试剂拿到教室里做。建议在本节课的一开始,由...  相似文献   

6.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7年级上册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中的第1节是“叶片与光合作用”。该节要求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徒手切片,了解并识别叶片的结构,理解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本节内容涵盖了7年级上册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光合作用、叶片的结构,徒手切片、临时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绘图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本节教学在整册科学课中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比的意义”说课设计□锦州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陈文轩“比的意义”这节课是开启课。是“比和比例”这一单元的知识核心,对以后的学习有深远的影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第十二册第47~48页,是该单元的开端。讲好本节课,可以影响一大面,使教师一开始就掌握教...  相似文献   

8.
龚龙英 《江苏教育》2007,(12):39-39
“角的认识”是苏教版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内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经历了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通过三次教学使我切实体会数学教学如何运用新理念打造新课堂。  相似文献   

9.
《美丽的公鸡》教学节录曲兰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上节课你们刚刚接触了一篇写公鸡的课文,这节课老师给你们播放一部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录像片,请大家边看录像边思考,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看录像,回答问题:讲的是一只公鸡由整天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美丽转变为天...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和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进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节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张敏 《小学数学教育》2023,(9):38-40+43
<正>课前思考:1.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这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了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直观认识,积累了从边和角两个要素描述图形基本特征的经验。单元开启课“平行与垂直”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边的位置关系”这一视角来进一步认识四边形,从“平行”这一核心概念来区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相似文献   

12.
谈有效反思     
张旭芳 《宁夏教育》2010,(12):32-32
教师经常会为了某节课的成功喜不自胜,也会为某节课的疏忽、纰漏而不断自责,喜悦与难过包含了教学的反思。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也如此,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弄清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并体会在文中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梅花魂》。请一位同学读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练习”,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节课我们应该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   生:要知道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 ?   生:要搞清楚课文开头和结尾这样写的作用,还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说得很好 !老师现在归纳一下本…  相似文献   

14.
袁满 《山东教育》2007,(6):20-20
前不久,滨州市教研室来我校进行教学常规视导,我讲了“五四爱国运动”一课。听完课后,大家在一起评课,说出了这节课的不足,也正好点出了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波的干涉”一节是高一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该节所有的演示实验不易操作,演示效果也不明显:波的干涉理论的基础实验──波的叠加(绳波)实验几乎不能做成功,而且实验现象转瞬即逝,学生很难观察清楚;波的干涉现象实验──发波水槽实验操作复杂,实验现象受环境(光线)限制,效果不佳。这样就造成学生在缺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被动地听,老师在缺乏有力实验依据的条件下费劲地讲,最终使一节形象、生动的实验课,成为一节晦涩难懂的空洞理论说明课,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用多媒体电…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高中《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十三章第一节的教学中,对“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处理是按照教材的层次和条理,先介绍“α粒子散射实验”的史料,然后讲这一著名科学实验的发现,清楚地说明实验结果中的“绝大多数、少数、极少数”,然后得出“所以然”.这节课给学生的印象是,科学家不是凭空想象做个实验就有所发现.这既达到训练学生读书和思考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风.然而,上完这节课后,一位善于思考的学生问到:卢瑟福当年做α粒子散射实验时.为什么要选用金箔做靶而不选用其他金属呢?  相似文献   

17.
在上高中《生物》中的“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这节课时,我们发现知识点较密集,课容量较大,并且“脊髓的反射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条件反射的建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部分内容在旧教材中是用3课时完成的,而新教材是集中在1课时完成的。如何既完成教学任务,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做了一点尝试。下面就针对这节课中的“实验”的设置谈谈我们的体会。一、“股跳反射”实验——导入新课一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关键是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这节课我们设计了一个让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的简易实验来导入…  相似文献   

18.
边讲边练的教法好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王继珍一次听一位老师上“循环小数”这节课,老师采用边讲边练,练中有讲,让学生把知识一步步去掌握。课上学生学习、练习、纠错、强化概念,把认识过程暴露出来,老师讲课时及时反馈,根据学生表情、神态、发言、板演练习等方面了解教...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教改实验是从初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的,当时我们面对的是“收底”的学生.学生的现状是:课上基本不听讲,课下大部分抄袭作业,既使是做过的题,测验时大部分同学仍然不会,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教改小组在区教研室的帮助下,认真学习了现代教学的理论,借鉴黎世法同志的“最优教学方法”和北京七十九中学的“四环节”教学经验,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试验,设计了“读、讲、练、改、结”五环节单元结构教学. 如在《大气的压强》一节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发挥物理学科特点,激发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20.
1教材分析 1.1地位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中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