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1953年,林彪卷入了"高饶事件"。林彪与饶漱石不熟悉,没有什么瓜葛。但林彪与高岗在延安时就打过交道,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一起共事,林彪担任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称东北野战军)总司令,高岗则担任东北局常委、东北野战军副政委,主管后勤和后方工作,两人合作得很好,关系密切。高岗的资历特殊,是  相似文献   

2.
我爱观音山     
高岗,这是我的家乡,它见证了我的成长,它像母亲一样抚育着我。高岗是多么的美啊!来高岗的人一定会到观音山,因为它是高岗的象征,是高岗的闪亮点,是高岗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林彪拒绝去朝鲜打仗,并开始小病大养,长期蛰居幽室。除了研究一些中医外,林彪更注意的是研究党内政治气候,揣摩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心理、动向、好恶。我们可以从林彪在书中隐隐约约、欲断又连、既明且暗、时露时潜的小注、眉批中,找到林彪揣摩、分析毛泽东的心理、“研究”毛泽东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阳山县阳山中学组織革命师生和工农兵一起批判林彪鼓吹的孔孟之道,使师生在批林批孔斗争中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图为该校校长温进德同志,在孔老二的忠实信徒——韩愈的“读书台”前召开的现场批林批孔大会上,揭露和批判林彪、孔老二“克己复礼”的罪行.  相似文献   

5.
共和国元帅之最陈春云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有10人,即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统称“十大元帅”。“十大元帅”中,授衔时资历最深、年龄最长的是朱德(当时69岁),授衔时年龄最小的是林彪...  相似文献   

6.
散文两篇     
诗意耕读 春天的田野分外妖娆。 故乡并不富饶,但那里春天的田野却和别处的田野一样绚丽多彩。站在高岗,放眼平川,铺展开来的,是一幅绮丽迷人的织锦,绿油油的是麦苗,黄灿灿的是油菜,红艳艳的是紫云英。它们被春姑娘有意无意、自然天成地织在一起,让大地升腾着一种照彻心扉的明艳。  相似文献   

7.
在十年活动中,周恩来对林彪、江青反党集团插于外交工作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抵制,维护了外交工作的运行。“文革”时期,周恩来巧妙地把握时机,采取高超的斗争策略,斩断林彪、江青的“臂膀”,结束外交部的“夺权”闹局。他坚持“不要四面树敌”的外交策略,妥善解决因极左思潮而造成的外交工作被动局面。70年代初,周恩来协助毛泽东作出战略决策,打开中关关系的大门。周恩来的丰功伟绩将彪炳青史,与日月同辉!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某些负责人紧跟林彪、“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步伐,在我市教育战线制造了一起起所谓“复辟”、“回潮”的事件,打击陷害广大干部和教师,搞乱学校,使我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与林彪之间有着43年的交往,两人关系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两人是亲密战友和同志,足知心朋友。后一时期,林彪逐步蜕变为野心家、阴谋家,两人关系演变为政治上的“同盟军”。两人关系的变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阿让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3(2):F0003-F0003
文革中非正式出版的《毛主席诗词》铅印本,版本及印数无法统计。重庆市新六中32111战斗团1968年编印的《毛主席诗词》(增订本),是这类出版物中内容最为丰富、完备的版本之一。红色塑封,隶体书名,烫金,封面是《七绝&;#183;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目录页前有4幅彩色图片,内容依次为: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毛泽东站立天安门城楼的半身像、毛泽东和林彪在一起、文革时天安门前爱检阅的方阵。正文收录之前已经发表的37首诗词。  相似文献   

11.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林批孔运动的高潮中,史地系七三级工农兵学生和十四位教师、干部于二月十七日奔赴兴安县农村,在秦始皇时代劳动人民修建的灵渠旁边和当地广大工农兵一起投入批林批孔的战斗,在三大革命斗争实践中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进行开门办学。 遵照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导,师生一到兴安县湘漓公社,立即参加了公社举办的批林批孔骨干学习班,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一起战斗。学习班上,贫下中农对林彪、孔老二“克己复礼”、“仁者爱人”等反动谬论的深刻揭露和批判,给工农兵学  相似文献   

12.
林彪是黄埔五期的学生,参加过北伐,井冈山时期是军团长,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115师师长,解放战争指挥四野从东北打到海南。有关回忆林彪建国后的文章总说,林彪怕风怕光,住宅的窗帘厚厚的,屋里白天也要开灯。人们纳闷,叱咤风云的将军身体如此是如何打仗的呢?  相似文献   

13.
背影     
那片墓园曾经是荷西与我常常经过的地方。过去,每当我们散步在这个新来离岛上的高岗时,总喜欢俯视着那方方的纯白的厚墙,看看墓园中特有的丝杉,还有那一扇古老的镶花大铁门。  相似文献   

14.
在辽沈战役即告结束,淮海战役正在顺利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毛主席鉴于华北之敌已成“惊弓之鸟”,非常及时地组织指挥平津战役,令我东北野战军迅速隐蔽入关,同华北兄弟部队一起,突然包围分割华北之敌,就地全歼,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为此,毛主席在辽沈战役结束前的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九日和十一月一日连续电示林彪,令担任塔山阻击战后正在原地休整的四纵、十一纵先遣入关,向北平方向速进。而林彪拒不执行毛主席指示,又不向下传达毛主席命令,时隔半月之久,部队入关行动仍然遥遥无期。毛主席于十一月十六日再次严令林彪,主力早日入关,包围津、沽,唐山,在包围姿态下进行休整,使敌无法从海上逃跑。林彪仍抗拒毛主席的指示。他在十一月十七日给军委的电报中胡说什么“东北主力提早入关很困难。”这是极大的谎言!  相似文献   

15.
1950年2月28日,毛泽东访苏归来到达沈阳。在毛泽东休息时,叶子龙让卫士李家骥看一下饭准备情况。服务员对李家骥说:“都是东北特产,不用看,差不了。”李走进食堂一看,果然如此,非常丰盛,比北京政协开会还好!李想,这么干要坏事,非挨批评不可。后来听说,这是高岗的旨意。 毛泽东在高岗等领导陪同下来到食堂,一进餐厅,李家骥就发现毛泽东的脸沉了下来。就餐时,毛泽东只吃了面前的空心菜等,喝了几口葡萄酒,又吃了点饭。除礼节性地请胡志明多吃多喝外,毛泽东不大一会儿就放下筷子,吸起烟来,整个晚饭只用了半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16.
建国前后,党的工会工作一度出现波动。邓子恢向中央汇报了中南区的情况,引起刘少于和而岗的关注。刘少奇与高岗等针锋相对.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工会理论。李立三在邓子恢报告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工会的立场问题作了更加详细的阐述。并上书毛泽东谈了自己的观点。毛泽东为了确保人事稳定。以牺牲李立三消弭了高岗、刘少奇之间的分歧。李立三的跌落虽然暂时缓和了中央高层之间的分歧与争论,却强行阻止了邓子恢、刘少奇等人对工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使得新中国的工会长期萎缩.失去了自己特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关系的视角是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时常用的视角之一,它主要指将社会整体、社会的各构成部分、社会中的个体视为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关系网络,在分析一个社会现象时,必须将其放在相互联系的关系网络中加以理解与解释。如果示明一种社会构成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意义,理解其在...  相似文献   

18.
四十多年前发生的高、饶事件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毛泽东与刘少奇之间在关于工会工作方法、农业互助合作、推行“新税制”以及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等问题上的分歧,给一直想取刘少奇而代之的高岗造成可乘之机。高岗联合饶漱石,用一系列阴谋手段向刘少奇屡屡发难,结果反而将自己推上政坛末路。七届四中全会上,我党在组织方面成功地解决了高、饶问题,却未能在政治思想上澄清是非,由此埋下了刘少奇晚年悲惨结局的苦果。今天回顾这一段历史,不难发现七届四中全会的偏误与我党和毛泽东当年的认识局限有关。探讨高、饶事件与刘少奇的关系,其意义不仅在于纪念刘少奇,更应在于牢记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9.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会闭幕。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委员56人。  相似文献   

20.
邓付主席最近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林彪、‘四人帮’是一伙,早就勾结在一起,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林彪对军队毒害很大,过去没有怎么批,被‘四人帮’包下来了。他们不批林,假批孔,把矛头指向毛主席、周总理、叶付主席”。邓付主席的讲话一针见血地戳穿了“四人帮”喧嚣多年的假批孔的罪恶阴谋。“四人帮”的假批孔,发端于教育战线,查一查它的历史背景,他们的罪恶用心就昭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