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职校课程改革中课程建设应建立在传统意义上的学科体系的"解构"和现代意义上的行动体系的"重构".但是目前,关于中职校课程"解构"与"重构"存在种种困惑,基于此从"整合化"、"学习(领域)化"、"多元化"、"区域化"、"项目化"等多个角度论述了中职校课程"解构"与"重构"的价值取向,并结合课改实践,从专业行业结合、课程体系重构、专业产业吻合等方面介绍了课程"解构"与"重构"的具体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教学系统在技术的冲击下面临解构,大量的教学技术元素的融入导致传统教学系统的四要素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需要进行哲学意义的重构。然而,教学技术元素的融入并不能改变教学系统的本性,一旦改变了,教学系统的教育性就将失去,技术性将主宰系统。桑新民教授利用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系统开展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为当前教学系统的解构和重构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因此有必要以此作为突破口和入手点,深入分析技术在教学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对教学系统的解构和重构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成为一种人类社会生存新常态,各国为获得强有力的全球能力,参与全球竞争,开始重新检视高等教育,导致高等教育管理原有模式发生隐性解构,并逐步在解构中重构新模式。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发生解构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加速蔓延,高等教育本质和功能的隐性嬗变以及教育国际化理念的日趋渗透。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重构呈现独有特征,即管理权力集中化和分裂化趋势共存,管理焦点监管与效能并重,政府管理角色干预与放任兼顾。探讨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重构过程中,在教育公平性、管理效能、职业自主性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出现新挑战,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扶桑》以现代叙事技巧讲述了海外华人在美国充满辛酸而富有传奇的经历,对百年来的华人移民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叙述者穿行于历史与现实之中,驰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先是质疑与解构那些带有偏见和歧视的史书,然后以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来想象和重构那段早已湮灭的历史,但最后又不得不解构自己重构的历史。新历史主义的突破与局限在小说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国特殊的诗教传统,中国的古典诗歌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诗歌的独立的审美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强调.五四白话新诗运动从语言形式上对传统诗歌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但由于启蒙的需要,诗歌的功利性传统并未改变.新月派上承南北朝诗风追求艺术独立性之余绪,外接康德美学审美无功利性之成果,对古典诗歌的功利性进行解构.但由于意识形态的渗入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新月派的解构遇到了困惑.为了走出困境,新月派采取了妥协的策略,从而达到了解构与重构的艰难弥合.  相似文献   

6.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开发高职课程体系,通过解构学科体系和重构行动体系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人才市场调研→职业分析→课程的职业行动能力→知识解构与重构→课程设计与过程设计→课程情境设计.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孙惠芬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思想及艺术特点,认为孙惠芬的“歇马山庄系列”小说用浪漫化的诉说展现了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构,表现了乡土中国文化转型的复杂性,以及农村乡土人格重构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英雄主义是军旅文学的灵魂,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这一主题经历了解构与重构两个发展时期。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是军旅文学对传统英雄主题的解构时期,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是军旅文学现代英雄主题的重构时期。石钟山的“父亲系列小说”是其中的代表作品。石钟山的“父亲系列小说”在重构“英雄”的努力中也阐释了现代人对英雄主义的理解。同时,“重构”英雄也意味着军旅文学领域对平庸化和非英雄化创作思想的反拔。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工学结合的时间矛盾与学分制的时间弹性,提出利用学分制的时间弹性调整学习、学校时间以适应生产、企业时间,以解决工学结合的时间矛盾的观点,并设计了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时间体制的解构与重构。  相似文献   

10.
文学语言“陌生化”的要义是解构语言能指与所指间习惯性、固定性、自动化的意指关系,摆脱由语言建立起来的习以为常的知觉经验,把语言置于重新命名的背景中,借以重构它的感性内涵,形成新的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