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程洁 《职业圈》2014,(4):41-43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所谓人性化管理,就足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相似文献   

2.
阳森  雷祎玮 《职业圈》2011,(29):20-20
尊重 一、从企业角度来讲。 第一,尊重个人。尊重个人,就是企业尊重每一位员工。承认员工的价值及其能力,并为员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员工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实现自我价值,为企业创造财富。企业招聘人员,本身即是对其的认可,员工以其劳力和知识为企业创造财富,获得企业的尊重是最基本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党向阳 《职业圈》2008,(10):15-16
日本松下幸之助的哲理名言:“当有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最前面,身先士卒,发号施令;当员工增至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中间,恳求员工鼎力相助;当员工达到1万人时,我只要站在员工的后面,心存感激即可;如果员工增至5~10万人时,除了心存感激还不够,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诚之心来领导他们。”企业要留住人才,是编织笼子还是建造巢穴?如何才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与员工间的心灵契约?本文的论述读来有益。  相似文献   

4.
查钢 《职业圈》2011,(13):26-27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人,好的员工是优秀团队的基石,在与很多企业管理者接触时,笔者常听到同样的声音,"为什么我公司没有好员工呢?""为什么我公司就招不到好员工?"相信很多企业老总都会有此困扰。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人,好的员工是优秀团队的基石,在与很多企业管理者接触时,笔者常听到同样的声音,"为什么我公司没有好员工呢?""为什么我公司就招不到好员工?"相信很多企业老总都会有此困扰。  相似文献   

6.
赵秀梅 《职业圈》2014,(15):115-115
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依靠人才,“在工作中愉快的生活,在生活中快乐的工作”,这是员工梦寐以求的,也是和谐团队工作的核心内容。根据员工需求进行管理,从关心员工细节小事做起,依靠员工、尊重员工、凝聚员工、发展员工;其实质是“以人为本”,遵循“人本”理念,实现“人本”目的;其策略就是从平等的角度出发,与员工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开展心与心的交流;加强与员工的情感沟通,实行员工自主管理,营造良好的亲情文化;其目的是提高员工自身素质,提升企业凝聚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7.
人本管理理念是酒店业的经营灵魂和发展基础.酒店中只有拥有了主人翁意识强的员工才能做到"宾客至上".因此酒店管理者要给予员工以爱护、信任,理解和尊重,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企业之“企”字,道出了管理的精髓——以人为本。离开了人,企业就会停止,就不能走远。尊重员工、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企业保持高效运营的基础。用企业文化管理员工,就是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员工尽心竭力地为企业工作,让员工有安全感、成就感和使命感,将企业的前途命运与员工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也只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的:“人力资源系统比财务系统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9.
作为省属国有发电企业,浙能兰溪发电公司通过搭建“多维”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平台,开展心理咨询师培训、建立职工心理疏导预控和危机干预机制、丰富活动载体和加强思想引导等举措,积极疏导排解员工不良情绪,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凝聚人的人本思想,让员工的心更美更健康,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营造了蓬勃向上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10.
在农发行不断深化改革的情况下,做好基层农发行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地寻求突破和创新,才能达到实际效果。一、在方法上求突破首先要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入手,寻找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无论做什么工作,离开了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关心,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工作对象,就更是如此。其次是认真听取员工的反映,为其解疑释惑。要正视员工的疑虑和困惑,鼓励讲真话,及时把疑虑和困惑谈出来。给员工上政治教育课,应当先收集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应当留出时间给员工提出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消除大家的误会,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上。第三是以培养学习型员工为手段,开拓员工的视野。要通过学好书、读好书,参加社会活动等,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增强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跳出个人的小圈子,把眼光放远,放弃眼前的得与失,自觉地把自己溶入到农发行的改革和发展之中,主动的为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管理科学理论和经营管理方式.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构成企业发展的经济要素,视为一种关键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共同点,即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知识由人在现代社会大生产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所决定的,在管理中二者都将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培养人作为共同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将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的潜能,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以及发挥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其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段俊平 《职业圈》2014,(13):78-79
在现代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已成了管理者的共识,管理学在经过了古典管理学和行为管理学后,终于找到了管理的实质,认为被管理者是社会人,并非是单纯的“经济人”,他们虽然有物质的需求,但这只是他们生存的要求所决定的,正如著名经济学家马斯洛所说的“员工更高的需求是精神上的满足,被人尊重是员工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挥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积极适应21世纪经济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大趋势,不断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公证处文化建设可参照企业文化,在其基础上进行合理改进.  相似文献   

14.
成新宇 《职业圈》2010,(17):13-13
企业文化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挥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积极适应21世纪经济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大趋势,不断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公证处文化建设可参照企业文化,在其基础上进行合理改进。  相似文献   

15.
让B级人做A级事.这是开发人才的一种成功做法.意思是让低职者高就,目的是压担子促成长.传统做法是什么等级的人就安排做什么等级的事.让B级人做A级事这种做法既不同于人才高消费,又有别于人才超负荷,比较科学,恰到好处,既使员工感到有轻微的压力,但又不至于感到压力过大,工作职位稍有挑战性,有助于激励员工奋发进取.  相似文献   

16.
贾倩 《职业圈》2013,(5):106-107
曾经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曾提出一个问题:在自己刚创业时,只有五、六个人,什么奖惩制度也没有。但是,大家工作热情极高,晚上经常加班,从没有人提出过加班费的问题,表现出的奉献精神至今令人感动;现在企业大了,员工多了,相应的奖励与惩罚制度也完善了,但是.员工的奉献精神却消失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制度越多,员工越自私”?怎样避免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7.
黄文峰 《职业圈》2014,(22):68-69
在与很多企业管理者接触时,我常听到同样的声音,“为什么我公司没有好员工呢”“为什么我公司就招不到好员工”“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人,好的员工是优秀团队的基石,相信很多企业老总都会为此而困扰。  相似文献   

18.
宋涛 《职业圈》2014,(29):86-86
当前,随着国家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员工的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员工在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思想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和变化。  相似文献   

19.
王靖印 《职业圈》2014,(10):104-104
企业安全文化指企业为了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尊重员工生命、实现员工价值的文化,是得到企业每个员工自觉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共同安全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刘鹏 《职业圈》2011,(16):40-40
尊重劳动价值。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落脚点就是要尊重员工的劳动价值。因为资本、劳动和管理是构成企业生产经营的三个重要因素。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他拥有的仅仅是自己的劳动。因此,必须承认和尊重员工的劳动价值,通过进行科学、合理的薪酬设计,建立全方位的激励制度,使员工的劳动价值得到合理回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劳动报酬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如工资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支付形式和支付期限不得违反有关规定等。更重要的是要坚决杜绝恶意拖欠、克扣工资的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