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没作业     
今天晚学前,我们像往常一样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等待着姜老师给我们布置语文作业。可是过了好一会儿,姜老师还是没有来。“今天会不会没有作业?”“也许姜老师忘了吧?”“该不会姜老师外出学习了吧?”同学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小声议论起来。“姜老师会布置我们什么作业呢?作  相似文献   

2.
假如把生命倒计时,你今天会做些什么呢?会不会一片空白呢?会不会安静地躺着呢?会不会去见你最爱的人?会不会去向你曾经伤害过的人说对不起呢?会不会去原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呢?会不会去做你一直想做却还没有来得及做的  相似文献   

3.
“哇!今天居然没有作业?”怎么可能呢?平时非常严厉的王老师,每天放学都要布置一大推的作业压得我们抬不起头来,该不会是今天是什么节日吧!会不会是老师有什么喜事了!算了算了别瞎猜了,反正今天没作业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老师竟安排开家长会,并点名要昨天下午在家的家长来开。“什么意思嘛?”大家也都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是要调查一下昨天下午家长都带孩子去哪了,有的说只是普通的家长会,想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还有的说是要看看同学们在家爱不爱劳动,因为最近老师正在抓劳动问题。  相似文献   

4.
“天子”考     
“天子”一词,产生于西周。西周之前,商人不称“天子”。在商代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和有关历史文献中,没有“天子”一辞出现。《史记·股本纪》说:“汤既胜夏……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司马迁的这种说法,乃是根据后人的观念称呼古人的。在卜辞里,商王称“王”,称“余一人”。《商书·盘庚籍》里盘庚也自称“予一人”,不称“天子”。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说“汤乃践天子位?”会不会天禄石渠别有所藏?或太史公另有其据呢? 不会的。天禄石渠我们虽不可见,但从大量的卜辞来看,商代帝王与上帝的关系紧张,商王武丁就经常担心着上帝会不会作祸于自己。他问:“帝其作王祸?帝弗作王[祸]?”还问上帝会不会降(?)(饥馑,一说干旱)于自己的国家,会不会致咎于自己。如此担惊受怕的商王,那里还会想到去做受命于天的“天子”呢? 周代之前,人们对“天”的认识,还没有和万  相似文献   

5.
我们广东人每当“上火”的时候都喜欢喝凉茶来“去火”。那天我的牙很痛,妈妈就让我喝了一杯凉茶。过了几天,我的牙不痛了,可妈妈还要我喝。我想喝这么多凉茶究竟有没有益处呢?是不是什么凉茶都可以喝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特地到凉茶店作了调查。我发现去买凉茶喝的大多是中青年人,基本没有什么老人去买凉茶喝。我觉得很奇怪,难道老人就不会“上火”?于是我采访了一下凉茶店里的店员。店员告诉我老年体弱、体质虚寒、气血两虚的人都不适宜喝凉茶。怪不得没有老年人去买凉茶喝。看来喝凉茶也要讲科学,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喝凉茶的。在调查的…  相似文献   

6.
你去旅游过吗?在旅游之前你会做什么事情呢?是否一定会好好“策划”一番──想一想去哪里,是跟旅行团去还是自己去,是和家人一起去还是与同事结伴,坐飞机还是坐火车,准备花多少钱,想去看什么,希望有什么收获……无论是时间较长的旅行,还是三两天的旅游,我们都会做一番认真的策划才出发。应该不太会有一家人出游的时候会这样:“咱们五一去旅游吧。”“好啊.去哪儿?”“现在想它干吗?到时候再说。”等到五月一日早晨一家人出得门来,一个人问“去哪儿”,另一个人说“随便走,走到哪儿算哪儿,没钱就回来”。会有这样的旅游吗?有也只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7.
一天,6岁的小侄子问我:“姑姑,蚂蚁会游泳吗?”我一愣,对于这个问题,我还真给不了他一个准确的答案。于是,我反问道:“你说呢?你认为蚂蚁会游泳吗?”小侄子歪着脑袋,忽闪着两只大眼睛,说:“我觉得……它们不会游泳。”“你为什么会觉得蚂蚁不会游泳呢?”我继续追问。没想到,小侄子立即侃侃而谈:“我在动画片里看到过,有一只蚂蚁要过桥,可是有一个人在桥上横躺着,蚂蚁只好从这个人的身上爬过去,一不小心,蚂蚁滑了一跤,差点儿掉到河里去。幸亏它使劲地抓住了这个人的衣服,才没有掉到河里去。”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小学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缺乏写作动机,已成为提高写作能力的一道重要屏障。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使学生的写作从消极被动的“要我写”进入积极主动的“我要写”的良好态势,是进行作文教学迫切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分析中小学生写作动机产生的心理机制入手,探讨激发写作动机的一些策略。一、写作动机的心理机制什么是动机?心理学解释为:“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但可实现的行动倾向。它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对于中小学生的写作动机来说,我们可以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大类型。  相似文献   

9.
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学校里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内容会接二连三地提出诸多质疑。在美国的家庭中,许多家长问放学后孩子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你今天在课堂上向老师提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如果孩子有不理解的事而提不出质疑的话,将会受到家长严肃的批评。这种教育方式对我们很有借鉴价值。提出问题,是科技发明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杨振宁先生在与中国学生交谈时曾说过:“同学们在一些观念问题上有没有质疑的精神与能力?比如牛顿力学,会不会问,为什么要学习它?为什么它是对的呢?根据是什么?这样的年纪如没有这种态度,将来恐怕…  相似文献   

10.
假如在没有大人的世界里,我们这些小学生将不会受到大人们的约束,将不会受到老师们的管教,这时,我们最需要自觉,最需要懂事。假如在没有大人的世界里,有一些小孩儿可能会想到去游乐园玩儿。但是,没有大人,要让谁来建筑游乐园呢?那样的话,要去游乐园,简直就像是在“做白日梦”。假如在没有大人的世界里,又是谁来管我们的需要呢?像:吃饭、睡觉、喝水、穿衣或洗澡,这些都是需要大人的帮助的。如果“妈妈”这个名词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教育策划中的定位与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近半年的酝酿,由本刊策划的教育策划专题终于浮出水面。它应和了这样一种日渐凸显的趋势:这是一个策划的时代。什么是策划?首先我们需要把“策”与“划”区别开来。“策”是“策略”,是策划的中心要素,是使策划得以实现的具体行动方针和指导性手段。“划”即计划,是使策略得以落实的程序性、技术性手段。相比之下,“策”比“划”更重要,它是整体策划过程识别。比如:将学校发展定位在“艺术特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科研兴校”上,校长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有许多学校都选择这一定位,那么,我们如何做到与众不同?这就是识别要发…  相似文献   

12.
小乌龟今天去旅行了。它去哪里了呢?它会不会跑到冰箱后面了呢?它会不会跑到电视机后面了呢?它会不会跑到洗衣机后面了呢?它会不会跑到沙发后面了呢?它会不会跑到桌子下面了呢?它会不会跑到我的小  相似文献   

13.
为何不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和我们想像的一样,充满和谐和美好,富有童趣和新意呢?尽管我们的世界很现实。有哲人曾经说过:“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又有什么能限制得了我们发挥想像力,去憧憬一个心中所幻想的世界呢?当我们遇到不快或遭受挫折,便会感到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和我们过不去,有种失落的感觉。当我们渴望得到什么或达成什么,而发现现实与理想又相距甚远,又何尝没有一种郁闷的感觉呢?不能否认,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个现实得不能再现实的世界上,但我却无时无刻不在虚拟着自己心中蕴藏着的幻想世界,它带给我快乐,…  相似文献   

14.
敢问是创见的蓓蕾。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李政道在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师生谈话时,特别强调要从小培养敢于提问的精神。他说:“同学们在一些观念问题上有没有提出过疑问?比如对牛顿力学,会不会问:我为什么要学习它?为什么它不可能是不对的呢?……你老师讲牛顿力学,为什么是对的呢?根据是什么?这种年纪还没有这种态度,将来就作不了第一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你知道汽水与矿泉水有什么差别吗?如果你同时用力摇晃,汽水和矿泉水会产生什么不同的结果?汽水经过摇晃之后,会产生惊人的爆破力,溢出许多汽水和汽水泡沫,而矿泉水不论经过多大的摇晃及振荡,当摇晃的动作停止之后,保留原有的状态,不会溢出一丁点儿水。结果大不同晚餐时间到了,一家三口正在享用美味的晚餐,大儿子对妈妈说:“我今天和同学约好要去体育场踢球,你的自行车借我好不好?”“不行,我等一下要去买东西,如果我不去买,你们明天就没有东西可吃了,这个事情比较重要,打球随时都可以去,你明天不要出去,乖乖的呆在家里看家!”妈妈语重心长地…  相似文献   

16.
数学问题 ,千变万化 ,不同问题 ,思路各异 ,很多问题经过正面思考 ,综合分析 ,寻找条件与目标间的联系 ,可以得到解决办法 ;但也有一些问题 ,运用正面分析 ,却很难找到解题途径 ,有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如 :试说明经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 .“不能作圆” ,用常规的思路和方法 ,怎么解决呢 ?显然无从下手 .这就引导或激励我们要去思考 :“能作圆”情况如何 ?这里我们能否从“能作圆”这个问题入手呢 ?“能作圆”是“不能作圆”的反面 ,现在 ,我们就从这个问题的反面———“能作圆”入手 ,看看会出现什么结果 .假设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能作…  相似文献   

17.
一次,唐代诗人李白漫游到了山东,路遇许多唯知死读书而无所作为的书呆子。他觉得这些人于社会无益,派不上什么用场,就写了一首《嘲鲁儒》的讽刺诗,诗中提出,如同“鲁叟”这样的对社会没有什么好处的人,还是“归耕汶水滨”,回自己的老家种地去吧! 李白的这个观点,不一定对头。一则,反映了他轻视农业劳动的封建思想意识;二则,“归耕汶水滨”者,都是些只会啃书本而不会做实事的人,农业生产就只能长期处于愈加落后的局面,这怎么行呢? 作为农村的“汶水滨”,要不要有人去“归耕”呢?自然是要的。但在“归耕”者应是  相似文献   

18.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多多对小狗汪汪说:“今年香港要回归祖国,我们到香港去,和香港的小朋友一起过‘六一’吧。可是坐什么去呢?”汪汪说:“我们不是有一条小马飞船吗?我们坐它去。”多多拿着钓鱼竿上了飞船。“你带这个  相似文献   

19.
无论……     
今天老T要请大家学会用“whatever”这个词。在英语里它可是神通广大,称得上是王牌单词了。记住下面几句简单的句型吧,适当的时候甩出一句,会让同学们对你刮目相看哟! Whatever的意思是“无论什么; 不管什么”。看看下面的对话,仔细体会一下吧。 Shall we play ping-pong or badmiton? 我们是打乒乓球还是羽毛球呢? Whatever you say.随你便。  相似文献   

20.
问题四:怎样设计一门课程? 如果认为设计课程只是确定目标,找到通向目标的途径并朝向它前进,这是天真的想法。很遗憾,在实践中这样一种简单的课程研究方法并不存在。试想,人们都在七嘴八舌地议论学校应该教什么,在一片喧嚣声里,怎会让你平安无事地选择目标呢?在教室的日常活动里,要让接下去的几步简易地产生作用是不可能的。在喧闹的教室里最后要去判定目标是否达到也真正是太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这样说,我们到底应当从哪里开始工作呢?或者,这项工作本身是否就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