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小说有的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呐喊》、《彷徨》中共二十五篇小说,其中就有十一篇采用第一人称。在中学语文课鲁迅小说教学中,关于“‘我’这个人物是不是作者自己”这个问题,存在着分歧意见。有的同志认为,“我”是作者塑造的文学形象,不是鲁迅自己;有的认为,“我”就是鲁迅;还有的认为,在一部分小说中,“我”就是作者,在另一部分小说中,  相似文献   

2.
本刊今年第九期发表了朱玉贤“归国留学生待遇问题之我见”一文后,澳大利亚王建国读者来信提出自己的观点,刊登如下。欢迎更多的读者对这个问题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3.
<正>在分析《社戏》一文中,有一种意见认为,《社戏》中的“我”就是鲁迅本人的形象,并且根据鲁迅自己的思想和经历解释“我”前十年绝不看旧戏的主要原因是忧国忧民,辛苦工作,没有闲暇。我认为,这种意见不尽妥当。在这里谈点管见,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4.
“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较为确凿。”(鲁迅)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曾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节选的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两点:一要顾及全篇。入选课本的文章有些经过了删改,如《故乡》,编者选取了“寓有诗意”的后半部分,而删去了“我”在北平看戏的两次经历。原文中鲁迅将过去与现在对比,更突出自己对美好童年的无限依恋。所以,鲁迅先生说:“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我与地坛》全篇七节中,所写的人除母亲外,还描写了一群常来地坛的人,如一对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雪雨都相依来…  相似文献   

6.
鲁迅指出:“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认为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近乎说梦的。”鲁迅的“三个顾及”论文思想,实际就是针对阅读的片面性而发的。这对改善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支离破碎的分析现象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 鲁迅先生指出:“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在社会状态”中,“顾及全  相似文献   

8.
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近乎说梦的。这一通精辟宏论,是鲁迅一九三五年在《“题未定”草》中,针对当时学术理论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错误研究方法有感而发的。若依据这个观点,那么,我们今天在研究鲁迅本人及其著作时,就应将他的同时代人,特别是他生前知己好友所写的有关回忆和研究他的文章拿来作参考,力求达到“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风筝》一文,近年来有不少注释、讲解的文章,就作品中的“我”以及作品的主题,发表了不同的见解。现就我们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一、关于作品中的“我”《风筝》中的“我”和作者自己究竟是什么关系?归纳起来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反对小兄弟放风筝不过是一种艺术‘虚构’”,“《风筝》中的‘我’,根本不是鲁迅。”(闵杭生:《谈<风筝>中的“我”》,载《语文战线》80.7)  相似文献   

10.
本刊今年18期刊登了《讲一个童话给谁听》以后,有作者来信表达了不同看法,作者的关注显示了本刊的影响,在此我们表示衷心欢迎。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本期我们选登王存善的《人总要有一点精神》以飨读者。古语说“两论相订,是非乃见”,对客观事物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我们非常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真理是客观存在,事物的本质并不因不同的观点而改变,但是争论本身却可以提高广大读者的鉴别能力。我们相信读者会从争鸣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期待广大读者、作者不断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一、知人论世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鲁迅先生也曾说:“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要不然,是容易近乎说梦的。”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的时候,要了解作家的性格、生平、时代背景,把作品内容、时代精神与作家本身情况联系起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鲁迅论屈原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等论著中,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屈原及其作品作了科学的评论,一方面充分肯定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作品的主流价值,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屈原及其作品的局限性。鲁迅论作家作品,不仅顾及“全人”、顾及“全篇”,而且顾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为文艺评论树立了良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曾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节选的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两点:一要顾及全篇;二要知人论世。  相似文献   

14.
我所写的《关于鲁迅先生佚简答客问》在《中山大学学报》发表后,接到一些读者来信表示欢迎,因为基本上解开了一个疑团。但也有一些读者来信说,鲁迅先生的书信日记中多处涉及未名社结束时的经济情况,如有可能,何不将情况写得具体明白,使人一目了然呢。我很感谢读者们的关怀,但事隔几十年,我不容易满足他们的希望。今年五月,我到北京访问一个病友,无意从另一个朋友处听说,北京鲁迅博物馆存有一份未名社结束时的清单,是鲁迅先生保存下来的。我到鲁迅博物馆查看,  相似文献   

15.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许多优秀诗篇至今仍然脍炙人口,但他的词却没有诗那么出名。 鲁迅先生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陆词是全部陆游作品中的一部分,舍此不成“全篇”,不见“全人”。在这里,我想就他的词风,谈谈自己的看法。限于水平,很可能说不到点子上去,唯力求“知人论世”,力避“说梦”而已。 风格的形成,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就客观方面说,它与民族习惯、时代风气和文休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直作为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但是,对于其中的许多问题长期以来,看法不统一,分歧很大,而意见最多的还是集中在鲁迅对三味书屋中的那个“老秀才”、“宿儒”的评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鲁迅是热情赞扬“老秀才” 的,因为“这位塾师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态度是诚恳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塾师“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腐儒.……对这位老先生,作者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予以揭露的”我的看法是:“鲁迅对这位“宿儒”决不是热情赞颂,作为“尊师”来描写,相反是对他进行恰如其分的讽刺批判的”.  相似文献   

17.
拙在本刊2001年第10期刊出后收到了几位读的来稿来信。首先我应当感谢广大读对“问题之鉴”栏目的关注和支持。我特别欢迎广大读与我商榷,或对我的观点进行批判,还是那句话,真理越辩越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表示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认识角度,因而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观点。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只要他是在认真深入地思考问题,那么就一定会有自己明确的答案,无论这个答案是否正确。所谓“不讨论还清楚,越讨论越糊涂”只能说明自己认识上还不到位。而“越学越糊涂”,“越学越不知道该怎样做”,只说明还没有学通,必须加强学习。  相似文献   

18.
本刊84年第5期发表了安明道同志的《关于同一法逻辑依据的反例》一文,对“同一法的逻辑依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不少读者来信对此表示异议.现发表本文,目的在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开展对此一问题的讨论,以深化对“同一法逻辑依据”的认识和教学,欢迎读者来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9.
写作就是交流,哪怕只准备给极少数读者看,也会下意识地考虑到读者反应。在这一点上我并不赞成“作者无须顾及读者”的极端性说法。但修辞其诚,作者如果因为名利的考虑迁就一些特殊读者,比如评论家、出版商、评奖要员、流行舆论的控制者等等,就可能以牺牲“诚”为代价,就可能花拳绣腿装模作样,落入虚伪的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20.
阅读课文怎样才能达到透彻而深刻的理解呢?对小学生来说,基本要求是理解字词,读懂每一句话,能给课文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做到了这几点要求可以说是初步理解文章内容了,但还说不上透彻、深刻。因此,还应该提出进一步的要求。鲁迅先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这段话不是对小学生说的,用鲁迅先生“论文”的要求来要求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