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问题.如何树立课改新理念?如何开展校本研训?如何推进课程改革?我校作为广东省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主要做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新课程理论付诸实践的关键环节。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和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课改工作怎样来搞?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抓:一、更新教育观念。任何改革总是同观念的更新同步进行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3.
齐立彬 《考试周刊》2014,(34):147-147
<正>"以学生发展为本"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地理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新形势下,地理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和新课程成功推进的重要保证呢?笔者就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谈谈认识。1.教师要增强课堂教学能力。1.1能够应用新颖教学方式。地理教学方式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尤  相似文献   

4.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较准确地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身的教学行为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根本变化。下面,就新理念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论,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新一轮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改革。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与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是…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因此,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学校改变管理理念.提高办学效益的必然选择。如何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6.
柯东林 《甘肃教育》2008,(11):36-36
如何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真正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到底要发生怎样的变化,是教师培训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怎样组织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实施,全新的课程标准、全新的教材体系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那么,作为一线高中生物教师如何去适应这一极具挑战性的变革呢?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备课观念的革新,只有树立正确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备课观才能真正实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新的教育理念也越来越深入地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进而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实践,改变着教学的整个过程。近几年来,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积极、全面地推进、落实素质教育中,我们意识到课堂教学仍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构建课堂教学结构新模式为突破口,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结构,开拓教改、科研新思路,提高教师素质,深化和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转变课程观念、教学模式,在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同时加强自身素质,才能提高教学能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遵循“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培训原则,强调改革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张扬个性,使课堂教学符合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专业结构,提升素养,使教学行为符合规律,促进教育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面临不少的问题。在众多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使他们的理念与教学行为体现课改要旨。在通识培训的基础上,如何让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深入的认识,并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呢?这就要做好校本教研这篇文章。以…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专家可以从教学理论方面去评判一堂语文课是优是劣。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评价一节语文课。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评判自己所上的每一节是优是劣呢?笔者认为没有哪位教师会认为自己的语文课堂是无效的。然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及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成了众多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于语文好课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的推进,校长和教师们日益关注这样的问题:如何创新学校的管理理念和行为,才能够很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并与之形成一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如何从学校组织层面推进新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进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对此,北京建华实验学校在理念和实践层面都进行了探索与实验。记者日前走访了该校校长刘可钦。 刘可钦认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的变革,是学校必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教师培训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各部门主要采取诠释“课程理论”的主题培训方式,让教师认识并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及改革的具体目标、相关政策,树立起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从思想上、舆论上做好新课程实施的准备工作。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对教师培训则侧重于“专题研讨式”、“行动研究式”、“案例分析式”培训,即以新教材实验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为主题,进行平等交流、对话,把培训和研究整合为一体,进行专题研讨,解决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是学校当前的重要任务,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校长。实践证明,当教学括动模式改变而学校管理模式没有作相应变化时,教学活动不仅得不到有力的支持,还会处处受到制约。因此,作为校长,对新课程改革必须有十分明确的认识:要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管理理念,不断进行管理工作层面上的思考,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使自己的管理思想和学校的教学改革相匹配,这样的校长才能真正成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的领导者。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不妨进一步思考,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校长要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一、管理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认识1、充分认识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做枝本培训的领航人。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旧知,补充新知,转变教学观念。专家讲座、大规模集训是时下流行的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但这种方式要受时间、经费、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相比之下校本培训是最实际、最有效的培训形式了。校本培训的优点在于:(1)教师使用共同的教材,面对共同的教育对象,便于发现问题,共同研究。(2)便于学校领导者深入课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  相似文献   

15.
教研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肩负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师教学方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任.在新课程实施中该如何发挥教研员的研究、指导、服务功能?如何突显教研员的组织、示范、引领作用?笔者认为教研员"走进课堂上课、走出课堂研讨"则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可在聚焦课堂教学、促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教研员、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思想交流、思维碰撞、心灵沟通.下面就以笔者策划的一次教研活动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6.
将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中心工作,也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将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二十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笔者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为了在实践中改变、完善教学理念,各学校采取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经过长久的摸索、学习和探讨,逐步建立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的理念要求教师改变教法,学生改变学法,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使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促戏改,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笔者带着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调研。一、扎实搞好校本教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健怎样做才能使教研活动真正发挥效益呢?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规模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与形式并没有跟上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培训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因此培训的效果受到多方面质疑。针对这种质疑,笔者试图探讨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改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自主性,提高中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改革所要推进的重要内容。新课程要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的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