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辩证论“减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的学业负担包括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负担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其核心是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目前,在“减负”问题上,存在着“减负”就是没有学习负担;“减负”就是教师轻松,甚至意味着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减负”就是不要考试;“减负”与家长无关等误区。科学“减负”,应坚持“标本要兼治,软硬一起上、减加一齐做、内外共同抓”的原则,使“减负”工作真正见到实效。  相似文献   

2.
一、减负,真的减了吗?在进行探讨之前,我们先要明白何谓“减负”?“所谓‘减负’,主要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很明显目前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存在“超标”的现象。学生因为课业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 1月 7日 ,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减负”)之后 ,全国积极开展了“减负”工作。在“减负”的落实过程中 ,又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就“减负”的认识和实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期对解决“减负”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正确认识“减负”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前提条件。“减负”要实现其目的 ,真正起到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首先必须有全面而正确的思想认识。(一 )学生负担的构成学生的负担主要有三种 :第一是心理负担 ,主要来自家长和教师两个方面 ,这种负担是由于家长和教师对学…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学校老师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更有社会的原因。“减负”要抓住根本,不能简单地“一减了之”。我认为在“减负”问题上,要避免步入以下误区。  误区之一:简单化,一刀切。  我认为,对中小学生“减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减负”要“减”的是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而不是不要负担。现在各学校的情况不同,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讲,重点学校,迫于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社会压力,学生的负担确实重,因而“减负”势在必行。而在一些非重点学校,特别是一…  相似文献   

5.
对于学生来说,“负担”不只是课业之“负担”,更有学习心理之“负担”,我们在倡导“减负”时,往往只简单的想到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对其心理的负担往往忽视。学生每天要在课堂上坐六、七个小时,还有早晚自习等,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呆板,语言枯燥无味,把学生的脑袋当作盛知识的容器,只管往里灌,学生的心理负担必然极重,对学习会感到厌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负担(隐性负担),这是广大教育工作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对中学生“隐性负担”的成因进行研究,并寻求有效的“减负”策略,对于引导人们对中学生负担的关注由学业负担(显性负担)深入到心理负担(隐性负担),进而全面“减负”,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无疑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于学生来说,“负担”不只是课业之“负担”,更有学习心理之“负担”,我们在提“减负”时,往往只简单的想到要减学生课业之负,而对其心理之负担往往忽视。学生每天要在课堂上坐六、七个小时,还有早晚自习等。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呆板,语言干巴无味,把学生的脑袋当作盛知识的容器,只管往里灌,学生的心理负担必然极重,对学习会感到厌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8.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更应明确“减负”的真正意义,“减负”不只是从作业、考试等“量”上去减,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教师的授课艺术上去体现,这样才能真正减负!消除机械、重复、盲目、无用的劳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相似文献   

9.
学校减负,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心理和经济负担,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充分的条件和更广泛的空间。但在实践中,需要辩证、科学地把握减负的客观标准,理解减负的本质,以避免走入种种误区。误区之一:减负(学习负担)就是减掉学生所有的学习负担。减负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其目的是要减掉学生学习负担中那些不合理的部分,而不是减掉学生所有的学习负  相似文献   

10.
“减负”,依我之见,不只是减轻学生的过重的学业负担,更重要的是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学校、教师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环境相对宽松、师生关系和谐的学习场所,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求知心态,才是“减负”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节公开课进行剖析,阐明学校“减负”不是单纯地减短课堂授课的时间长度,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量,而是应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堂心理负担;不光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消除教师的课堂教学心理压力也是不容忽视。只有师生课堂的心理负担得到真正的“减负”,教学双边活动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12.
落实“减负”的初衷,是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减轻作业或学习上带来的心理负担。“减负”既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要想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或心理负担,老师就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  相似文献   

13.
重要的是减轻中小学生的心理负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也是保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十分必要的举措。近来 ,全国各地纷纷采取各种有力措施 ,从不同的方面减轻学生的负担。对此 ,我想进一步提出的是 ,我们不仅要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 ,更重要的是要减轻中小学生的心理负担。在减轻青少年学生学业负担的过程中 ,我们已经听到了“减负从哪儿下手”的困惑。 (参看《中国教育报》 2 0 0 0年 2月 2 2日 )有的学校尽管在“减负”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仍然不敢不给毕业班补课 ,也不敢一点儿不许学生订购教辅材料 ;有的校长非常无可…  相似文献   

14.
虽然“减负”呼声喊了很多年,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依然沉重,表现为绝对负担量大而心理承受力小、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学生强迫、被动地苦学、累学和厌学。其实,“减负”并不单纯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数量上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渐进而深刻的革新,是教育观念的变革。要攻克这个“教育顽症”,需要全社会长时间的共同努力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15.
虽然“减负”呼声喊了很多年,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依然沉重,表现为绝对负担量大而心理承受力小、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学生强迫、被动地苦学、累学和厌学。其实,“减负”并不单纯是小学生课业负担数量上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渐进而深刻的革新,是教育观念的变革。要攻克这个“教育顽症”,需要全社会长时间的共同努力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16.
“减负”包括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此,要树立大教育观,形成科学的教学观和人才观,要在体制和机制上深化改革,把“减负”作为系统工程来抓。  相似文献   

17.
2000年伊始,教育部就召开“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的电视会议,这是在新的一年里推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它必将在全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其意义非常深远。我们要结合上海实际,下大决心,切实做好“减负”(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心理负担)工作。一、深刻领会陈至立部长的讲话精神,认清“减负”工作  相似文献   

18.
“减负”就是不另外给学生增添课业、精神、心理、身体等负担的前提下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而“减负”工作的具体操作者是教师,所以说“减负”要有实效,关键在师德。  相似文献   

19.
“减负”主要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减负的重要策略是教师队伍建设 ,“减负”工作的着眼点在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素质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学生“减负”工作的深入,“显性”负担(来自学校的课业、教辅等)已渐少,学校“减负”已成共识,而“隐性”负担(来自家庭的压力)却愈演愈烈。在“减负”过程中,家庭教育由于在认识、观念上的滞后性和教育行为的自发性、无组织,使得其“减负”成效收获甚微,甚至与学校“减负”产生一些矛盾,影响着“减负”工作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开展。当前,“减负”遇到的阻力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家长,出现了学校“减负”、家长“加负”,学校“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