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潘心 《陕西教育》2009,(5):79-80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办[2009]9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做好2009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办[2009]9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做好2009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9年7月17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要在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突破810万人,在校学生规模突破2000万  相似文献   

4.
《西北职教》2008,(6):22
4月22日,甘肃省职业教育工作暨经验交流会议在平凉市举行。会议总结交流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分析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学习传达了教育部200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全省2008年职业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这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2005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的精神,总结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深化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部署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5年3月24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来自全国近百名职成教处、招生处负责同志和部分职业学校校长出席了会议。教育部职成教司副司长刘占山、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崔炳建、河南省招生办主任孙洪臣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会议由职成教司学校管理处处长陈先主持。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习贯彻2005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精神基础上,全面总结了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成绩,研究部署了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并强调指出要继续深化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制度改革,以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详细内容见本刊刘占山司长讲话)。会议下发了《教育部关于统筹管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5]3号)。会议代表针对《通知》精神和刘司长的讲话进行了分组讨论。代表们在分析各自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今年招生工作的责任和任务:探讨了灵活多样的合作办学形式和经费筹措机制;初步拟订了招生工作的实施方案(本刊将选发座谈会部分内容)。相信这次招生工作会议.定会为加快中职发展、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5年,广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等职业学校认真贯彻落实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200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精神.采取有力措施,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超额完成了教育部下达我区的中职招生任务。现将2005年广西中职招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广东教育》2009,(4):62-62
3月26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切实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战略突破口,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上。通知强调,各地要把2009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增量部分主要用于中等职业教育,扩大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积极推进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9.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通知》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对高中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统筹和领导。加大高中教育阶段结构的调整力度,按照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分别确定本地区2007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6月中旬由教育部等七部委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职业教育新的大发展,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教育部于7月16日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部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特约记者 陈光 安钢):教育部2005年度全国职成教工作会议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之后,各地紧紧围绕200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扩招100万这个中心工作,把抓好今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以下简称中职招生)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各种形式积极组织学习传达2005年度全国职成教工作会议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努力使今年中职招生规模达到650万人.  相似文献   

12.
部委     
200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中职招生工作会议3月31日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去年职业教育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分析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同时对2008年的职成教工作进行部署。会议由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主持,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实现中职招生820万人,进一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行为、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学校倾斜等举措成为今年职业教育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 戈壁):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各地2002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经验,分析中职招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和部署2003年中职招生工作,3月4日至6曰,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山西太原召开了2003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4.
又到一年一度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最繁忙的时候,如何做好今年中职招生工作,落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总体保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需要我们认真总结2011年中职招生工作,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困难问题,针对招生工作的新情况,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一、关于2011年中职招生任务完成情况及相关分析2011年,教育系统职成教育战线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精神,积极落实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  相似文献   

15.
动态     
《现代技能开发》2013,(8):112-112
教育部:普、职高招生要大体相当 “原则上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每个学校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20%(不含择校生)”.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强调将把普高职高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列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教育》2009,(5):9-9
860万 日前,教育部就做好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下发通知。今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扩大规模,在去年招生810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50万人,达860万人。  相似文献   

17.
刘丽娜 《职业技术》2009,(6):F0002-F0002
2009年5月15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洽谈会在昆明市召开。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做好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及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进一步落实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招生任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张昭文出席了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8.
《云南教育》2011,(9):39-41
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要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完成820万人招生任务,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起好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现就做好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就做好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提出了要求。通知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对高中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统筹和领导。加大高中教育阶段结构的调整力度,按照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分别确定本地区2007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对高中教育阶段各类学校招生实行统一管理,把技工学校和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纳入当地整个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划。[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记者大漠):2010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10]5号),通知指出: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形势下,各地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